费章节点
这个方子,连蔓儿用目光征询了连守信五郎和小七的意见,这才缓缓地说道,我并不想卖我们乡下人,没有想着要发横财我们不怕辛苦出力气,有这个方子,每年都能赚些钱,细水长流,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好的
武仲廉和武掌柜听连蔓儿说不想卖方子,而且看来也不是虚词,两个人就都有一些着急炒货的生意不显山不露水,看起来本小利薄,但是真正做起来,就会,这是收益非常丰厚的买卖
小姑娘,你们还是要好好想想,方子的价钱,咱们好商量武仲廉就道
武大爷这么想买?那么,打算出多少钱买我这个方子?连蔓儿低头沉思了一会,这才问道
武仲廉就是一喜连蔓儿这么问,就是说他还有希望能买到这个方子
小姑娘你刚才说,你们拿着这个方子,一年能赚八两银子,那么我就出十年的价钱,给你八十两银子样?武仲廉沉吟了一下,说道
他原本并没有打算出太多的钱来买连蔓儿这个方子,想着十几两最多二十两银子,就可以哄着连蔓儿高高兴兴地将方子交给他他没想到连蔓儿这么精明,又不肯卖方子,因此只好大出血他心里很看好蒜香花生,他计划拿到了方子后,大量地制作,不仅在的铺子里卖,还可以批给别的杂货铺,小商贩去贩卖八十两银子,一年,甚至不用一年就可以收
当然这还是让他肉疼,可他没法子,听连蔓儿说的话,没有这么多的银子,人家根本就不会动心思将方子卖给他
连蔓儿听武仲廉肯出八十两银子,面上做出有些心动,又有些为难的样子来,其实她心中已经比划了一个胜利的手势武仲廉想买她的方子,却故意作态要压价,她自然要礼尚往来,做足功夫,提高她这方子的身价现在看来是她略胜一筹
连守信五郎和小七脸上都现出了喜色
八十两银子是十年的钱,可是咱们卖,能卖好多个十年连蔓儿就对连守信道
我们东家这个价格给的可不低了,机会难得啊武掌柜忙在旁边劝道
我们一家得商量商量,到底卖还是不卖连蔓儿就道
毕竟这也是一件大事,人家要商量是合情合理的
行,那你们就商量商量我的耐心有限,可不会等的太久哦武仲廉故意道他已经看出来,连家除了连蔓儿,其他的一大两小都已经愿意卖了
连蔓儿就和连守信五郎小七从雅间中出来,到旁边的一间屋子里坐了下来
这方子,咱们是卖还是不卖?连蔓儿就问
连守信五郎和小七一都没有连守信还有些迷迷糊糊的,这蒜香花生的方子能卖八十两银子,这是他无论如何没想到的在他看来,这蒜香花生,就是家里几个孩子瞎琢磨出来的,运气好,每个集上都能赚些零花钱,改善家里的生活而已可是今天看武仲廉和连蔓儿你来我往那么一说,这方子,竟然这么值钱
八十两银子,可是不少看几个孩子都在看着他,等他拿主意,连守信想了想,就说道,就算方子再巧,十年的功夫,也保不齐别人就做不出更好吃的来要我看,这个价钱行,能卖
连蔓儿暗暗点了点头,她料定连守信会这么说
我是这么想的连守信又接着说了下去,不过,蔓儿,最后卖还是不卖,听你的
连守信是这么想的,方子是几个孩子琢磨出来的,而且刚才连蔓儿和武仲廉对答,显得很有主意,甚至想的比他更细更远,所以他说明了他的态度,最后的决定还是交给孩子们
连蔓儿就笑了,这是连守信的优点,对的孩子都给予尊重,不会妄自尊大不懂装懂或者以父亲的身份摆架子将他的想法强加在孩子们身上这是相当难得的品质
哥,小七,你俩咋想的?连蔓儿就又问五郎和小七
我看也能卖五郎道
八十两银子哎,我拿都拿不动小七也点头,他两眼里都已经闪着银元宝了
行,那就卖了吧连蔓儿见大家都同意要卖,也就点了头
那咱这就连守信道,他是怕武仲廉反悔
爹,等一等,还有件事,咱们先商量一下连蔓儿忙道
连家父子几个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才返回到雅间中武仲廉坐在那里,看清几个人脸上的表情,就这桩生意做成了
武大爷,我们商量过了,这个方子我们卖了连蔓儿爽快地说道
好好武仲廉接连说了两个好字,请连守信连蔓儿几个坐下,又让伙计重新送上热茶来,又换了两样热点心那方子
武大爷的银子可准备好了吗不跳字连蔓儿笑着问
武仲廉哈哈笑了两声,就吩咐武掌柜去取银子武掌柜出去一会功夫,就捧了一个大托盘进来,托盘上是整整齐齐的四封银子
小姑娘,咱们可有话在先,你这个方子卖给了我,可就不能再给别人了武仲廉就道
这个我们懂,武大爷尽管放心连守信就道
那就好武仲廉就让武掌柜将银子放在连蔓儿几个人的面前
武大爷,我们这个方子卖给了你,就不会再告诉别人不过,我们家做一些吃,应该没问题吧连蔓儿笑着问道
这个无妨武仲廉笑道,不过,这个方子,以后可就姓了武,不再姓连了同样的,在不同人的手里,价值就不一样比如这个方子,如果对方不是连蔓儿,而是另一个没有见识的农家女孩,就不值八十两银子而方子到了他手里,只要连蔓儿不再将方子给别的大商号,大量生产,那他根本就不会有值得关注的竞争对手
那就好,请武大爷拿纸笔来,我这就把方子给武大爷连蔓儿道
武掌柜亲自捧了笔墨纸砚,在另一张桌上摆好了连蔓儿就走拿起了毛笔,然后她就顿住了
她也不是不会用毛笔写字,她前世是学过写大字的,但是她没耐心,写的并不好而且还有一件,她或许能猜出一些繁体字的大致意思,但是要她写,那就太为难了
在这里,她是个文盲,客气点说,也是个半文盲连蔓儿被这个想法打击到了
没办法,连蔓儿就将眼光转向自家的三个人
连守信搓了搓手,他是念过两年书,认得几个字,但要说写字,那却并没有机会认真学过而五郎和小七,更是只和连老爷子学着念过三字经,几首简单的诸如悯农这样的小诗,根本没机会跟学习认字写字就是这样,在乡村人家已经是不的了毕竟,要念书,是需要很大的花费的还不说精通四书五经,就说学写字,就要买字帖笔墨纸砚,这些对乡村人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如果没有高明的老师指导,只靠自学,也根本学不出来
连蔓儿见连守信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五郎则是黯然,小七则是眨着大眼睛看她,心中不由得一酸
武仲廉察言观色,连家几个人都不会写字,就站起身,走了
小姑娘你来口述,我来写武仲廉就道
也好连蔓儿道,除此之外,她还能说那
武掌柜连同屋里的几个伙计都忙退了出去,连蔓儿低声将蒜香花生的方子说给武仲廉听,武仲廉在纸上记了下来
看了一眼记录好的方子,武仲廉点了点头,佩服方子的配伍精巧,同时暗赞连蔓儿的心思细密,其中有两味是药食同源的香料,连蔓儿从来没在香料铺子里买过,怪不得他们仔细查访了,却还是不能做出连家的蒜香花生
虽然八十两银子有些肉疼,买这个方子,却也值得了
武仲廉将记录方子的纸折叠起来,收进袖筒里
武大爷,这方子就是这样了,我再将制作的法子仔细和你说说连蔓儿就道
好武仲廉点头,就是连蔓儿不说,有些事他也是要再问一问的
大家又重新坐到方才的桌边
要花生快些入味,可以在每个花生上稍微剪开一点,用温水浸泡,更容易入味连蔓儿丝毫没有隐瞒,将她们制作蒜香花生的一些诀窍都告诉了武仲廉,如果天气好,能晒干是最好如果不行,就要烘干比如今天,我们送来的花生里,有五十斤就是用火炕烘干的武大爷做炒货的生意,这个烘干应该难不倒武大爷
武仲廉一边听一边点头,觉得连蔓儿说的都很有用,而且他看得出连蔓儿是倾囊相授,没有藏奸隐瞒
等连蔓儿说完,武仲廉又问了两个问题,连蔓儿都认真的回答了武仲廉很满意,就招呼武掌柜准备一桌饭菜,要招待连蔓儿几个
这个先不急连蔓儿就道,武大爷,我还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