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山走到刘大夫面前,
“刘大夫,我走了,药铺就拜托您了。”
“大山,你放心去吧,药铺有我呢。”
张大山又叮嘱了王三和李二几句,便骑着三轮车,朝着县城的方向驶去。
一路的颠簸,让他又一次真切地体会了这个时代的交通不便。
他回想起在二十一世纪,想去哪里打个车,或者自己开车,都十分方便。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张大山终于到达了县城。
县城比他想象的要繁华许多,有穿着中山装的干部,有穿着碎花裙的姑娘,还有穿着补丁衣服的农民,形形色色。
张大山将三轮车停在县医院门口,然后拿着包裹,走进了医院。
他来到门卫室,向门卫说明了来意。
“我是济世堂的张大山,受邀来参加医学交流会的。”
门卫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他上下打量了张大山一番,然后拿起桌上的登记簿,翻了翻,
“济世堂的张大山…”
他抬起头,再次看向张大山,
“你稍等一下。”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院长办公室吗?这里有一位叫张大山的医生,说是受邀来参加医学交流会的…”
过了一会儿,门卫放下电话,对张大山说,
“张大夫,院长办公室让你去会议室。”
“谢谢兄弟。”
张大山道谢后,按照门卫的指示,来到了会议室。
会议室位于医院的三楼,房间宽敞明亮,摆放着几十张椅子。
此刻,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他们大多穿着白大褂,胸前挂着工作牌,一看就是医生。
张大山环视一周,发现会议室里只有一个空位,位于最后一排的角落里。
他便走到空位前,坐了下来。
他放下包裹,开始观察周围的人。
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医生,她长着一张清秀的脸庞,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看起来文静而知性。
张大山注意到,她手中的书是《黄帝内经》,一本中医经典著作。
他心中暗自赞叹,没想到在县医院,竟然还有人研读中医经典。
他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试图引起女医生的注意。
女医生抬起头,看到张大山正看着自己,礼貌地笑了笑,
“您好。”
张大山也笑了笑,
“您好,我叫张大山,是济世堂的医生。”
“您好,张大夫,我叫林雪,是县医院的内科医生。”
女医生自我介绍道。
“林医生,您也在研究《黄帝内经》?”
张大山指着她手中的书籍,问道。
“是啊,我对中医很感兴趣,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翻阅一些中医书籍。”
“张大夫,您也是中医?”
“是的。”
“那真是太好了!”
林雪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
“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和中医同行交流一下,学习学习。”
张大山笑笑说,
“互相学习,互相学习。”
两人正说着话,一位身穿白大褂,头发花白的老者走上了讲台。
他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目光炯炯有神,脸上带着一丝慈祥的笑容。
“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老者洪亮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
“欢迎大家参加一年一度的医学交流会!我是县医院的院长,我叫李国强。”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李国强院长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这次交流会的主题是‘中西医结合,共同发展’,我们邀请了来自全县各地的优秀医生,共同探讨医学发展的新方向。”
“这次交流会,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他就是来自济世堂的张大山大夫。”
李国强院长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坐在前排的几位医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和不解。
他们都是县医院的资深医生,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建树,对于张大山这个名字,他们却感到十分陌生。
“济世堂?没听说过啊。”
一位医生低声说道,他翻看着手中的会议议程,试图找到关于张大山的介绍,却一无所获。
“是啊,我也没听说过。”
另一位医生附和道,他转头看向坐在最后一排的张大山,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一个小小的济世堂,能出什么名医?”
坐在张大山身旁的林雪听到他们的议论,有些不悦地皱了皱眉。
她虽然对张大山也不太了解,但她相信李国强院长的眼光,既然院长特意邀请张大山来参加交流会,就说明张大山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李国强院长继续说,
“张大夫虽然年轻,但他医术精湛,尤其是在针灸和草药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他曾经用针灸之法,治愈了多例疑难杂症,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看着台下的医生们,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
“我相信,张大夫的经验和心得,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李国强院长介绍完张大山后,转向他,做了个“请”的手势,
“张大夫,请您上台。”
张大山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衣衫,深吸一口气,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讲台走去。他走到讲台前,向李国强院长微微鞠躬,以示感谢。
然后,他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台下的医生们,语气平静地说,
“各位前辈,大家好,我叫张大山,是济世堂的医生。”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礼貌周到,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医学交流会,和各位前辈一起学习交流。”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台下再次响起一阵掌声,只是这次的掌声,比之前要稀疏了一些,也显得有些敷衍。
一些医生依然带着怀疑的态度,他们对张大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医生,依然抱有一定的成见。
张大山并没有在意这些,他将带来的笔记放在讲台上,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分享他行医多年的经验和心得。
“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他语气平缓,娓娓道来,
“中医的理论基础,在于阴阳五行、经络穴位、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