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142章 浙海危局

字体:16+-

“说说吧,”

朱瞻基看向为首那人,“谁派你们来的?”

那人咬紧牙关不说话。

“不说也没关系,”

朱瞻基不以为意,“从你们的装备和技术来看,无非是那几个西方势力。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我大明的实力,”

朱瞻基正色道,“以为凭着一艘新式潜水艇就能在我们的海域横行。殊不知这些年来,我们也没有停止发展。”

说着,他示意手下打开另一个箱子。

里面是一些残破的零件和图纸。

“认识这些吗?”

朱瞻基问道。

那群水手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这些都是他们之前损失的潜水设备,有些甚至是最新研制的原型机。

“你们……”

为首的水手终于按捺不住,“这些东西你们是怎么弄到的?”

“很简单,”

朱瞻基笑道,“你们觉得之前那些‘意外’失踪的探测船,真的是因为触礁或者风暴吗?”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些所谓的海难,都是明军有计划的行动。

通过研究这些缴获的设备,他们不但掌握了敌人的技术,还研制出了相应的防御手段。

“带他们下去,”

朱瞻基挥手道,“好好审问。我倒要看看,这些年来他们在我们的海域里究竟做了些什么勾当。”

待俘虏被带走后,郑和有些担忧:“陛下,他们背后的势力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那就来吧,”

朱瞻基望着茫茫大海,“让他们知道,这片海域究竟是谁说了算。对了……”

“陛下还有何吩咐?”

“派人去查一查,最近有没有可疑的商船进出太仓。我总觉得,这次的事情还没完。”

太仓港码头灯火通明,几艘商船正在卸货。

表面看来一切如常,但暗处却布满了盯梢的官兵。

“大人,查到了。”

一名密探快步来到朱瞻基面前,“那艘停在东码头的葡萄牙商船有问题。”

朱瞻基点头:“说详细些。”

“这艘船表面是运送香料和布匹,但根据码头工人反映,货物重量明显与申报不符。而且……”

密探压低声音,“我们发现船员经常在深夜与岸上可疑人员接触。”

“守了多久了?”

“已经三天。按照他们的规律,今晚应该还会有一次接头。”

朱瞻基沉吟片刻:“告诉弟兄们,今晚按原计划行事,不要打草惊蛇。”

入夜后,港口渐渐安静下来。

只有零星的更夫打更声在街巷间回**。

果然,约莫到了子时,那艘葡萄牙商船上亮起了一盏昏黄的灯。

没过多久,岸边的杂货铺里也亮起了回应的灯光。

“来了。”

暗处的官兵们精神一振。

就见一条小船悄无声息地从商船划出,向着岸边驶来。船上隐约可见两个人影。

当小船即将靠岸时,暗哨们正要行动,却被朱瞻基抬手制止。

“再等等。”

果然,从杂货铺里走出两个人,蹑手蹑脚地来到岸边。

双方简单交谈几句后,开始交换某些物品。

就在这时,朱瞻基一声令下:“动手!”

早已埋伏好的官兵瞬间包围了现场。

那些人显然没想到会遇到埋伏,顿时乱作一团。

小船上的人想要划回商船,却被早已准备好的渔网拦住。

“都别动!”

官兵们举着火把围上前。

等把人带到灯下一看,发现小船上的是两名葡萄牙水手,而岸上的竟是本地的商人。

“搜!”

很快,从他们身上搜出了一些图纸和文件。

朱瞻基随手翻看,脸色逐渐凝重。

“好大的胆子,”

他冷声道,“这些都是我太仓港的军事部署图?”

那两个本地商人“扑通”跪倒在地:“大人饶命!我们也是被逼的!”

“被逼的?”

朱瞻基冷笑,“说说看。”

经过审问,原来这两个商人在海外欠下了一笔巨债,被债主威胁利诱,这才答应充当内应,为他们收集情报。

“把他们都押下去。”

朱瞻基挥手道,“至于那艘商船……”

“要现在抄查吗?”

郑和问道。

朱瞻基摇头:“不,按兵不动。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后手。”

果然,第二天一早,那艘葡萄牙商船就急匆匆地准备启航。

“大人,要拦截吗?”

部下请示。

“让他们走,”

朱瞻基望着远处的商船,“不过……”

他转向郑和:“调两艘快船,远远跟着。我要看看他们到底要去哪里。”

郑和领命而去。

朱瞻基继续注视着渐行渐远的商船,若有所思:“这帮家伙,未必真的是冲着太仓港来的……”

三天后,密探带来消息:那艘商船并未按计划返回澳门,而是绕了个大圈,驶向了浙江方向。

“果然如此,”

朱瞻基点头,“太仓港只是他们的障眼法,真正的目标是……”

“大人!”

一名官兵匆匆跑来,“刚收到浙江发来的急报!”

“报告大人,浙海水师传来消息,近日在舟山一带发现多艘可疑商船。这些商船打着经商的旗号,实则在暗中测绘港口地形。”

朱瞻基接过密报仔细查看:“果然如此。这些人是想摸清我们整个东南沿海的虚实。”

“那艘商船已经与其他几艘船在石塘附近会合,”

郑和补充道,“据探子回报,他们似乎在等待什么人。”

朱瞻基在舆图前来回踱步:“石塘……石塘……”突然,他停下脚步,“你们可知这个位置的重要性?”

众人摇头。

“石塘位于浙东沿海,不但是必经的航道,更是进入内海的关键节点,”

朱瞻基指着地图解释,“如果让他们在这里站稳脚跟,将来就能轻易监视我们的海上贸易线。”

“那现在……”

“传令下去,”

朱瞻基果断道,“命浙海水师严密监视,但不要轻举妄动。另外……”

他转向郑和:“你亲自带一支精锐,借渔船掩护,暗中靠近石塘。本官怀疑,他们这次聚集,恐怕不只是为了测绘海图这么简单。”

数日后,石塘岛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