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防止诬告陷害。”
朱瞻基说,“检举必须有确凿证据。诬告者要从重处罚,以儆效尤。”
最后是培训体系。
他深知,要维持这套制度,关键是要有合格的人才。
于是在几个主要港口设立了培训机构,专门培养航海、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培训要注重实践。”
他要求道,“不能光靠念书,要让学生实地了解航海和贸易的各个环节。”
这三个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后,效果明显。
各港口的管理更加规范,效率也大大提高。
商人们也习惯了这种制度,主动配合管理。
“还有个问题需要解决。”
郑和提出,“就是信息传递。现在各地情况变化很快,如何及时通报很重要。”
朱瞻基认为这个建议很有价值。
他立即着手建立快速通报系统。
在各个重要港口之间设立驿站,定期传递各类信息。
“要重点关注几类信息。”
他说,“第一是天气海况,第二是海盗动向,第三是市场行情,第四是政策变动。这些都要及时通报。”
此外,他还特别重视航海图的更新和完善。
派专人定期测绘航道,记录水文变化,及时修正航海图。
这些资料编成手册,发给各港口使用。
“这些都是基础工作。”
朱瞻基对众人说,“看似繁琐,但必须做实做细。只有基础扎实了,整个贸易体系才能长久维持。”
大半年过去,朱瞻基的各项改革措施终于显现出明显成效。
这天,他正在查看最新的统计报告。
“大人请看。”
赵明递上一份详细数据,“今年前六个月,正常登记的商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两倍。税收增长更是超过三倍。”
朱瞻基仔细查看报告。
不仅数量增加,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海难事故大幅减少,商业纠纷也比以前少了很多。
“最重要的是这个。”
郑和指着一组数据说,“海盗活动几乎绝迹。整整三个月没有发生一起劫掠案件。”
确实,随着巡检制度的完善和商船护航的加强,海盗已经失去了活动空间。
那些想要铤而走险的人,也会受到严厉打击。
“各港口的情况也不错。”
马哈木补充道,“商人们都说,现在做生意比以前踏实多了。货物安全有保障,规费也都明码标价。”
朱瞻基最关心的是民生变化。
据报告显示,由于贸易秩序的改善,物价趋于稳定,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
“不过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他提醒众人,“比如一些商帮还在暗中较劲,有些地方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够严格。”
“属下认为。”
郑和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巩固已有成果。这套制度运转起来不容易,一定要防止反弹。”
朱瞻基点头:“说得对。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完善制度,堵住漏洞。特别是要防范几种情况:”
“第一,防止有人钻空子。规章制度再完善,总会有人想投机取巧。要加强检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第二,防止官商勾结。有些商人喜欢走后门,要严格监督,决不姑息。”
“第三,防止制度松懈。随着时间推移,有些人可能会放松警惕,这是最要命的。”
正说着,外面传来喜讯:暹罗派来大批商船,要求建立固定的贸易关系。
这表明我们的治理成效已经得到了周边国家的认可。
“这是个好机会。”
朱瞻基说,“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但要注意,贸易扩大的同时,管理不能放松。”
他随即下令:一方面欢迎外国商船来往,给予必要的便利;另一方面要求他们严格遵守规章,不得例外。
“我们的目标。”
他对众人说,“是要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贸易体系。这个体系要能容纳各方利益,但必须在规则之内运行。”
傍晚时分,朱瞻基站在港口瞭望台上,看着繁忙的码头景象。
来往的商船井然有序,装卸货物的工人干劲十足,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人在想什么?”
郑和走来问道。
“在想下一步的规划。”
朱瞻基说,“现在的基础已经打好了,但要发展得更好,还需要有新的突破。”
他转身指着港口的几个位置:“比如这里,可以建造更大的码头,容纳更多商船。那边可以扩建仓库,增加储存能力。”
“还有最重要的。”
他继续说,“要建立一个商品交易中心。让商人们能够集中交易,形成公开透明的市场。”
郑和点头赞同:“这确实很有必要。现在各地物价不统一,常常造成投机。如果有了交易中心,价格就能趋于合理。”
“不止是价格问题。”
朱瞻基说,“建立交易中心还有更深的考虑。”
他解释道,集中交易可以更好地监管商品质量,防止假冒伪劣。
同时也便于收集市场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还有,”
他补充道,“要鼓励商人们在本地设立商行。这样可以形成稳定的贸易网络,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正说着,马哈木带来了几个外国商人。
他们听说要建立交易中心,都表示很感兴趣,愿意参与投资。
“这是个好兆头。”
朱瞻基对郑和说,“说明我们的改革得到了商人们的认可。”
接下来,他详细询问了这些商人的想法。
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比如如何安排交易场所,如何制定交易规则等。
“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朱瞻基对手下说,“这个交易中心不是我们一厢情愿,而是要满足各方需求。”
他特别强调要注意几点:
第一,交易规则要公平合理,让各类商人都能参与。
第二,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及时发布市场行情。
第三,要有严格的监管措施,维护交易秩序。
“总之,”
他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把这里建设成为南海贸易的中心。不仅是货物集散地,更要成为价格形成、信息交流的枢纽。”
“这些都需要时间,但只要方向对了,脚步就不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