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没读过什么书啊。”
“呵,现在就需要你这样的实战派!”
朱瞻基说,“书呆子我们有的是,但能在大海上独当一面的人才不多。你就放开手脚干吧!”
王小虎挠挠头:“那……我尽力而为。”
“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带出一批好徒弟来。”
朱瞻基笑道。
接下来的日子,航海学堂忙得不可开交。
扩建校舍、增设课程、招募教师、选拔学生……一系列改革措施紧锣密鼓地展开。
虽然过程中难免遇到阻力,但在朱瞻基的强力推动下,改革还是稳步推进。
王小虎的实践课很快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
这个粗人虽然不善言辞,但实战经验丰富。
“你们这些小兔崽子,光会读书有个屁用!”
他经常这样训斥学生,“到了大海上,就得靠真本事!”
虽然骂人难听,但学生们都服他。
因为他教的都是实用的本领,每节课都能学到新东西。
朱瞻基经常微服去听课,看到王小虎忽而骂骂咧咧,忽而手把手地教学生,心中甚是欣慰。
这才是他要的教学效果!不拘一格,只求实效。
三个月很快过去。朱瞻基亲自去检查改革成果。
新扩建的校舍已经投入使用,容纳了更多的学生。
课程也按计划调整到位,增加了大量实践内容。
最让他满意的是学生们的变化。
“不错,很不错!”
朱瞻基连连点头,“这才像个样子。”
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传令下去,”
他对随行官员说,“继续扩大改革力度。要让航海学堂成为培养海上人才的摇篮!”
正当朱瞻基满意于航海学堂的改革成果时,一个紧急消息传来。
“殿下!”
郑和匆匆进殿,“漳州那边出事了!”
“怎么回事?”
朱瞻基眉头一皱。
“新建的船厂发生火灾,损失惨重。更糟的是……”
郑和顿了顿,“有人在现场发现了可疑痕迹。”
“放火?”
朱瞻基腾地站起来,“查!给我严查!到底是谁这么大胆!”
很快,锦衣卫的调查结果送到:确实是人为纵火,而且手法专业,显然是有预谋的行动。
“殿下,”
杨士奇分析道,“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最近我们大力发展海事,得罪了不少人。”
“哼!”
朱瞻基冷笑,“无非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看到改革。以为烧了船厂就能阻止我们前进?”
他立即下令:一方面彻查纵火案,严惩凶手;另一方面加快船厂重建,扩大规模。
“让他们看看,想阻止我们?没门!”
就在这时,王小虎带着一群航海学堂的学生求见。
“殿下,”
王小虎说,“我们听说船厂的事了。学生们都说要去帮忙重建。”
“好!这正是个实践的机会。”
于是,一支由航海学堂师生组成的援建队伍很快出发前往漳州。
重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学生们不仅帮助清理废墟、搬运材料,还在实践中学习造船技术。
“你们这些崽子干活倒是麻利!”
船厂的老师傅们惊讶地发现,这些学生不仅有力气,还懂技术,完全不是一般的读书人。
“那是!”
王小虎得意地说,“我们航海学堂现在讲究实战,不是光会念书。”
朱瞻基亲自来视察重建情况,看到学生们挥汗如雨的场面,深感欣慰。
“看到了吗?”
他对随行官员说,“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有这样的年轻人,还怕什么困难!”
船厂的重建进展神速。不仅恢复了原有规模,还按照朱瞻基的要求进行了扩建。
新的船厂不仅是生产基地,还成了学生们的实践基地。
“殿下真是高明,”
杨士奇感叹道,“把危机变成了机遇。”
但朱瞻基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才体系,需要更多的努力。
“传我命令,”
他对陈永福说,“召集工部、户部的官员,我要谈谈扩大培训基地的事。”
很快,一个更大的计划展开:在全国主要港口建立培训基地,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网络。
每个基地都设立专门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就近学习。
同时也方便各地的工匠、商人参与培训。
“记住,”
他对负责此事的官员说,“我们要的不只是航海人才,还要培养造船工匠、贸易人才、管理人才。要形成完整的人才链。”
正说着,又有消息传来:纵火案有了重大突破!
原来是倭国某些势力派来的细作。
他们企图通过破坏船厂来削弱大明的海上力量。
“果然!”
朱瞻基冷笑,“这帮人还真是不死心啊。”
他立即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要不要给倭国那边施加压力?”有人建议。
朱瞻基摆摆手:“不急。这反而是个机会。”
不久后,一群年轻人被召入殿中。
“诸位,”
朱瞻基正色道,“朝廷培养你们,不是让你们只会读书念经。现在有个实战的机会,谁愿意去?”
“我们愿意!”
学生们齐声应答。
朱瞻基满意地点头:“好!我要派你们去倭国。表面上是做生意,实际上要搜集情报,了解他们的动向。”
“这……”
有人犹豫道,“我们行吗?”
“怕什么!”
王小虎骂道,“老子这些日子白教你们了?连这点胆量都没有?”
学生们顿时挺直腰杆:“请殿下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朱瞻基欣慰地笑了:这些年轻人,正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成果。
不久后,一支商队悄然启程前往倭国。
表面上是普通的贸易活动,实际上却肩负着重要使命。
“看着吧,”
朱瞻基对郑和说,“这些孩子一定能给我们带回重要消息。”
果然,没过多久,细致的情报就源源不断传回。
这些年轻人不负重托,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完成了任务。
“好!好!”
朱瞻基看着情报,连连点头,“这才是我要的人才!”
他立即下令:扩大这种实战培训的规模。
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