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202章 这样的粗人

字体:16+-

“殿下有什么吩咐?”

“教学的事先放一放,我要你去漳州盯着基地建设。”

朱瞻基严肃地说,“这事关系重大,不能出差错。”

王小虎挠挠头:“这个……我行吗?我就是个粗人,不懂工程建设啊。”

“呵,就要你这样的粗人!”

朱瞻基笑道,“那些文绉绉的官员,满脑子都是规矩章程,根本不知道实际需求。你在第一线教学,最清楚需要什么样的训练场地。”

“这倒是。”

王小虎点点头,“那些书呆子设计的场地,连个像样的实操区都没有,学生怎么练习?”

“所以啊,”

朱瞻基说,“这次基地建设,我就要你这样的实战派来把关。该怎么建,需要什么设施,你说了算!”

王小虎眼睛一亮:“那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对了,”

朱瞻基补充道,“带上你那些得力的学生。让他们也参与设计和建设。这些年轻人脑子活,说不定能想出更好的主意。”

“好嘞!”

王小虎拍着胸脯保证,“保证把基地建成最适合实战训练的场所!”

等王小虎走后,杨士奇有些担心:“殿下,让他们这些外行去管建设,会不会……”

“怕什么?”

朱瞻基打断道,“正是要打破常规!让实战经验丰富的人来主导,总比那些只会照章办事的官僚强。”

“可是会有人说闲话……”

“让他们说去!”

朱瞻基冷笑,“等基地建成,效果出来了,看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很快,漳州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

王小虎带着一群年轻学生,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他们不仅参与设计,还亲自监督施工,确保每个细节都符合实战需求。

“这个船台的坡度不对!”

王小虎指着图纸说,“太陡了!实操的时候很危险。”

“这个实训场地太小!”

张景提出建议,“至少要扩大一倍,才能容纳更多学生同时训练。”

他们的建议都很实用,工程师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外行人说的确实有道理。

朱瞻基时常微服私访,了解建设进展。

“你们这些崽子,倒是能吃苦!”

有一次,他故意用方言跟工人搭话。

“嘿,大叔,”

张景擦着汗水说,“这可是我们自己的地方。建好了,以后就在这里教更多的师弟师妹,怎么能不用心?”

朱瞻基心中一暖。

这些年轻人,已经把事业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三个月后,漳州基地的主体工程完工。

朱瞻基亲自来视察,看到的景象让他非常满意:

宽敞的实训场地,配备各种模拟设施

先进的船舶工坊,可以进行实物教学

设备齐全的教室,融合理论与实践

完善的生活设施,能容纳数百名学生

“好!真是好!”

他连连称赞,“这才是我想要的培训基地!”

王小虎不好意思地说:“都是那些小崽子们出主意。他们知道实际需要什么。”

朱瞻基点点头:“这就对了。实战经验最重要。来,我要看看具体的训练计划。”

张景立即展示了他们设计的课程:

早上理论学习

上午实物操作

下午分组训练

晚上技能提高

“每个环节都很实用,”

他解释道,“我们都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好!就按这个方案实施。”

朱瞻基当即拍板,“马上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

消息传出后,各地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不仅有年轻学子,还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想来这个新式基地学习。

“看来我们走对路了。”

朱瞻基对郑和说,“人才培养,关键是要贴近实际。”

正说着,王小虎又带来一个好消息:广东、福建的基地选址也已经确定,可以开始建设了。

“好!”

朱瞻基立即下令,“让漳州这边的经验队伍分头带队,保证新基地都按这个标准建设!”

就在各地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殿下!”

陈永福匆匆进殿,“佛朗机商船在我们海域发生事故,请求救援!”

朱瞻基立即坐直身体:“具体什么情况?”

原来是一艘佛朗机商船在福建外海遭遇风暴,船只受损严重,眼看就要沉没。

“这是个机会。”

朱瞻基眼睛一亮,“传令漳州基地,立即组织救援。让王小虎带队!”

“让……让学生去救援?”

有官员担心道,“这太危险了吧?”

“怕什么!”

朱瞻基断然道,“正好让他们实战演练。再说,现在那些学生的水平,比一般水手强多了!”

很快,一支由王小虎带领的救援队伍出发了。

其中大部分都是航海学堂的优秀学生。

暴风雨中的海面惊涛骇浪。

救援船顶着巨浪,向事故地点进发。

“稳住!”

王小虎站在船头大喊,“记住训练时的要领!”

学生们个个沉着冷静,熟练地操控着船只。

平时的实战训练此刻发挥了作用。

终于,他们发现了那艘佛朗机商船。

船身已经开始倾斜,情况十分危急。

“张景!带队靠近!”

王小虎果断下令,“其他人准备救援工具!”

年轻人们配合默契,很快就把救援绳索抛过去,开始转移伤员。

佛朗机船长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群年轻人干净利落的动作:“这……这是大明的水师?”

“不,”

王小虎得意地说,“我们是航海学堂的学生!”

在他们的努力下,所有船员都安全获救。

不仅如此,他们还成功拖回了那艘受损的商船。

“不可思议!”

佛朗机船长由衷感叹,“如此年轻的队伍,居然有这样的本事!”

消息传回京城,朱瞻基龙颜大悦:“好!这才是我要的效果!”

他立即下令:重重奖赏参与救援的学生,并把这次行动作为典型案例,在各个基地推广学习。

“殿下,”

郑和笑道,“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不仅救了人,还在佛朗机人面前展示了我们的实力。”

朱瞻基点点头:“是啊。让他们看看,我大明的年轻人有多厉害!”

这次成功救援,给了所有人极大的信心。

各地基地的建设更加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