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议上搜集到的文件显示,佛朗机商人在倭国设立了秘密仓库。他们囤积了大量物资,准备控制市场价格!”
朱瞻基眼睛一亮:“在倭国哪里?”
“长崎港。”
“好!”
朱瞻基立即有了主意,“给我的老朋友塞巴斯去封信。”
很快,塞巴斯接到指示,立即派人去长崎打探。果然发现了那些秘密仓库。
“殿下,要不要……”
王小虎做了个破坏的手势。
“不,”
朱瞻基摇头,“我有更好的主意。”
他转向张景:“你带几个精明的学生去长崎,就说是普通商人。想办法打探出仓库里具体存了什么货物。”
“明白!”
张景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详细的情报送回:仓库里主要囤积了香料、丝绸等稀缺商品,准备等价格高涨时再投放市场。
“哈!”
朱瞻基冷笑,“他们想囤货抬价?那我们就来个釜底抽薪!”
他立即下令:调集各地商号的货物,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大量投放。
同时把佛朗机商人囤积居奇的消息散布出去。
这一招果然厉害。
各地市场物价不升反降,佛朗机商人的囤货计划彻底落空。
不仅如此,他们还背上了“奸商”的骂名。
“殿下真是高明!”
杨士奇赞叹,“这一招既打击了对手,又稳定了市场。”
正说着,王小虎兴冲冲地跑来:“好消息!那些动摇的商人纷纷倒向我们这边。现在,我们在各个主要港口都有了稳固的商业网络!”
朱瞻基点点头,正要说话,突然传来一个意外消息:倭国有人暗中联系张景,说要私下谈判!
“哦?”
朱瞻基来了兴趣,“是谁?”
“是倭国最大的商人团体首领。”
张景报告,“他说,不想再跟佛朗机商人合作了,愿意改投我们这边。”
“有意思!”
朱瞻基若有所思,“看来这些人也嗅到风向变了。”
他沉吟片刻:“去,跟他们谈谈。不过……”
“不过什么?”
“既然他们想来投靠,那就要按我们的规矩来!”
“明白!”
张景胸有成竹,“我这就去安排谈判。”
就在张景准备启程时,王小虎突然说:“等等,我觉得应该让塞巴斯一起去。”
“为什么?”
“想想看,”
王小虎解释道,“如果只有我们的人去谈,倭国商人难免有所顾虑。但有塞巴斯在场,能让他们看到更大的利益——通过我们,也能和佛朗机正当贸易。”
“高!”
朱瞻基赞许地点头,“这就是双赢之道!传塞巴斯来见我。”
当塞巴斯听说这个计划后,立即表示赞同:“殿下英明!这样不仅能分化倭国商人,还能建立新的贸易秩序。”
于是,一个新的谈判方案迅速制定。
张景和塞巴斯带着几名精通谈判的学生,秘密前往长崎。
谈判在一个偏僻的茶屋进行。
倭国商人首领一见到塞巴斯,明显吃了一惊:“这……”
“不用担心,”
张景微笑道,“塞巴斯代表的是正当商人的利益。我们这次来,是要谈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合作方案。”
“洗耳恭听。”
倭国商人谨慎地说。
张景不紧不慢地掏出一份图纸:“请看,这是我们规划的新贸易航线。从大明到倭国,再到南洋,最后连接佛朗机。每个参与者都能得到合理的利润。”
“这……”
倭国商人仔细研究着图纸,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个构想确实很好,但……”
“但你担心那些垄断商人的报复?”
塞巴斯接过话题,“请相信我,他们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现在的问题是:你们想做正当生意,还是想继续被他们控制?”
倭国商人陷入沉思。
“我补充一点,”
张景说,“加入我们的联盟,不仅能获得稳定的贸易渠道,还能得到航海学堂的技术支持。”
“航海学堂?”
对方来了兴趣,“就是培养出那些厉害水手的地方?”
“没错。”
张景胸有成竹,“只要你们同意合作,我们可以接收一定数量的倭国学生来学习。”
这个条件显然打动了对方。
倭国商人低声和随从商议片刻,然后郑重地说:“我们愿意合作!但有一个请求……”
“请说。”
“我们想先派一批年轻人去航海学堂看看。如果情况属实,我们立即召集各地商人,全面加入联盟。”
“没问题!”
张景一口答应,心中暗喜:这正中下怀!
等他们回来向朱瞻基汇报时,朱瞻基大笑:“好!这些倭国商人果然精明。不过……”他话锋一转,“来的学生一定要严加管理,别让他们学到太多核心技术。”
“明白!”
王小虎说,“我已经让人专门设计了一套针对外国学生的课程。既能让他们学到东西,又不会泄露关键技术。”
正说着,又有紧急消息传来:南洋某国爆发了商业纠纷,当地商人请求航海学堂出面调解!
“南洋又出事了?”
朱瞻基皱眉,“详细说说。”
原来是几个重要港口的商人发生争执,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市场秩序。
情况越来越严重,眼看就要影响整个贸易网络。
“有趣。”
朱瞻基若有所思,“正好借这个机会……”
“殿下是想……”
王小虎眼前一亮。
“没错!”
朱瞻基站起身,“既然他们主动请我们调解,那就顺势建立一个贸易规范体系!”
他立即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首先,派张景去实地了解情况。”
朱瞻基下令,“要搞清楚各方的诉求。”
“其次,”
他转向王小虎,“你带几个精通商业规则的学生,草拟一个贸易公约。要让各方都能接受!”
“最后,”
他对杨士奇说,“准备在漳州召开一个商业会议。把各国主要商人都请来,共同商议建立贸易新秩序!”
很快,行动开始了。
张景带队抵达南洋后,发现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除了明面上的纠纷,暗地里还有佛朗机商人在煽风点火。
“他们是想趁机捣乱!”
张景立即发回密报。
朱瞻基却不以为意:“正好!让他们也来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