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逍遥贵公子

第61章 荡平世家之八策!

字体:16+-

这方面李卓是做过非常深入研究和调查的。

他当年给一些硕士生上课时,就专门讲过这个课题。

所谓上品无寒门,放眼华夏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这些门阀世家,准确的形容应该是门阀士族。

起源于两汉时期,最为著名的便是三国时期的四世三公,以及唐朝时期的五姓七望。

最巅峰之时,就算是皇权也要完全给他们让道。

门阀指的是门第,历史上著名的韩,赵,魏三家分晋,便是门第之争。

在那个时候,这些家族称之为高门,他们对普通人的压制,比阿三的种姓制度还要狠。

普通人若是不攀附这些家族,是完全没有出头之日的。

一直到隋朝科举制度出来后,才算打破了这些高门的知识垄断。

而士族,则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垄断团体。

如今的大庆,世家以四大豪族为首,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掌控朝堂,压榨百姓,垄断了大庆几乎所有赚钱的行业。

李卓比任何人都清楚,对付这些人,如果不将他们彻底一网打尽,朝廷迟早会被他们彻底玩死。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朝!”

这句话在庞振听来,犹如一记重锤,狠狠敲在了他的心头,让他久久难以缓过来。

短短十个字,却将皇权和世家说的淋漓尽致!

反应过来后,庞振连忙追问。

“子锋,如你所言,可有解决之法?”

他目光死死的看着李卓。

李卓差点脱口而出,最好是找个像黄巢一样的狠人,这货当年可是顺着族谱,将那些门阀世家疯狂屠戮一通。

他十分残暴,起义之时粮食不够吃,直接以人为军粮,根据记载,他起义过程中吃点的“军粮”,差不多有三十万。

起义成功后,他自称“齐皇”,那些世家们把持朝政,黄巢可不惯着他们,直接派军队疯狂乱杀。

从此再也没有百年世家一说,拔除了六百多年的“毒瘤。”

这种方法在大庆肯定行不通,不过不代表没有办法了。

由于做过相关的课题研究,加上刺客酒意上头,说到正酣,脱口而出道。

“当然有,共有八策,而武力要放到最后。”

“哪八策?子锋速速与老夫说来!”

庞振激动的老脸通红,连忙追问。

“其一,在法规上,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国家治理的法规,让这些世家门阀无法用私人关系为自己谋取利益。

记住,这些法规必须要有一个强力的执行者,确保这些世家无法绕过这些法规。

其二:兵法有云“分而治之”,朝廷可用一些办法,例如给这些世家一些虚名,让他们分散到全国各地。

避免在某个地区形成太强大的势力,一旦分散之后,朝廷就要想办法潜移默化的遏制他们发展,如此会容易的多。

其三:依旧是兵法有云“无中生有”,朝廷要秘密培养一些亲信,安插进这些世家中,暗中相助他们爬上高位。

除此之外,还要将他们安插进一些,世家把持的重要部门,对他们进行内部瓦解。

其四:加强他们的情报收集,朝廷可通过利诱威逼,让世家一些不轻不重的人成为自己的眼睛,收集他们的矛盾和弱点,加以制衡。

其五:要利用好舆论引导,通过文人仕子的嘴巴和笔,宣扬朝廷的威德,让百姓认识到朝廷才是他们最重要的支柱。

同时适当的揭露一些世家做的恶事,削弱他们的影响力,增强朝廷的威信。

其六:培养新兴势力,尤其是一些小世家,朝廷暗中相助,让他们快速壮大,形成于那些大世家的竞争。

这里要注意,朝廷必须要做到对他们完全的控制,防止他们成为新的强大世家,将来成功后,朝廷将他们产业都收为国有。

其七:不管如何,大庆还是皇帝说了算,故而皇帝要灵活的运用权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

世家高门中也不都是些猪狗之辈,也有一些忠直之人,朝廷要善于笼络他们的心,从而制造他们的内部分裂。

其八,当以上这些都完成后,世家门阀的势力必会大大削弱,而这个时候,便是朝廷彻底铲除他们之时。

朝廷出动军队,彻底将这些世家一网打尽,不说全部杀了,但也要让他们再也没有威胁皇权的可能!”

以上八条,是李卓根据历史的经验,还有他自己的知识总结而来。

至于是否真的有用,没有经过验证他也不清楚,但李卓认为,放在大庆应该会很适用。

庞振不知何时已经站起身来,一张老脸因为激动,已经变的通红。

止不住的在房间内来回踱步,脑海中全部是李卓刚才说的八策。

“妙!实在是妙极了,若是能行之有效的推行,或许真的可以彻底扭转战局!”

突然,庞振猛的转过头。

“子锋,你今日所言,实乃是旷世妙策,若今后真能彻底瓦解世家,你便是功在千秋!万古流芳!”

说完,却不见有任何回应,庞振好奇的走了过去。

却见李卓的脸贴在桌子上,已经发出了轻微的鼾声,不禁莞尔一笑。

“子锋啊子锋,你这心真够大的,你我谈到如此激动人心之事,竟然还能睡的着。”

“小娘子别跑,让本少爷香一个,嘿嘿……”

李卓突然来了句,还猥琐的笑了两声,将庞振弄的哭笑不得。

……

次日一早,李卓醒来时太阳已经晒屁股了,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发现在自己的房间里。

“嘎吱”一声,门被推开,是李福走了进来。

“少爷,您醒啦。”

“嗯,端杯水过来给我喝,昨天那十日香劲太大了,竟然断片了。”

李卓笑着说了句,端起茶杯咕咚咕咚,两口就把水喝了个干净。

“少爷,昨天是我将你背回来的。”

“嗯,端午结束了,咱们也终于可以离开上京了。”

李卓一拍大腿起身站起,一脸都是高兴之色。

“公子,公子,您快起床。”

环儿的声音突然在外响起,只叫了两声她就冲了进来,满脸焦急。

“发生何事了?如此慌慌张张的作甚?”

李卓有些奇怪的看着他。

环儿咽了下口水,语速极快的说。

“公子,方才宫里有个太监到府上了,要宣读圣旨,特意说是与您有关。

老爷让我赶紧把您叫起来洗漱一番去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