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逍遥贵公子

第63章 房振入宫

字体:16+-

第一次,便是八岁那年他落水后,去向李通告状被打一顿。

自那之后,李卓犹如彻底变了个人,沉默寡言,片才不露。

第二次便是现在,心知李卓定然是遇到了迫在眉睫之事。

“宫里的圣旨说,让我去长乐宫给长公主当数算先生,每三日去一次。”

听到这话二人都待在原地。

环儿旋即一脸不解的问道。

“公子,这是一件大好事啊,能给长公主当数算先生,多少人都求不来的!”

环儿不知那些人心险恶,她只觉的自家公子太厉害了,连公主都要请他当先生。

李福只是目光紧紧的盯着李卓,同样不太理解,李卓为何如此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李卓坐在椅子上,轻轻揉了揉眉心,苦笑一声。

“我若是想在大庆建功立业,这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我实在没这方面的心思。

另外你们别忘了我的身份,一旦我哪里暴露了,鱼小郎君身份公开,将会立即带来数之不尽的麻烦。

还有一点,我总觉着此事透露着一些诡异,其实上回陛下来李府,给我爹祝寿就有了这种感觉。

但是细想之下又抓不住什么,如此让我没有安全感。”

李福立马问道。

“公子,关于此事老爷那边如何说的?”

李卓没有抬头看他,故而并未发现李福眼中一划而过的紧张之色。

顺嘴道。

“他当然乐意见到此般情况,并且方才还特意交代我,让我务必要抓住机会讨好长公主。

将来为家族做出贡献。”

李通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

可问题是,在李卓心中休说什么李家,即便是李通这个父亲,李卓对他也没有丝毫感情可言。

甚至从某方面来说,对他们还有些怨恨,只是如今他想开了,不想追究而已。

故而李卓肯定不会搭理他,而且有一点他几乎敢保证。

若是自己进宫后,哪地方得罪了长公主,李通一定会想办法,以最决绝的方法来撇清关系,避免被自己牵连。

“少爷,既然是陛下的圣旨,您可千万别耍脾气。”

李卓白了他一眼。

“这还用你说?我只有一个脑袋,还没活够呢。”

“少爷,您见到长公主后,一定要收起你的性子,万万不可得罪任何人……”

李福就像个老父亲一样,又把李通的话叮嘱了一遍。

“行了阿福,我像是那种没分寸之人吗?心里有数。”

说到这他一拍大腿,起身站起,又露出笑容。

“眼下只希望那长公主能学的快些,如此我也好尽快完成此事。”

皇宫上书房,此乃皇帝赵景润平日里办公之所。

但凡还能进入此地的,无不是朝廷的一二品大员,下面的官吏,除非得到他的特殊召见,否则是没资格踏入此处的。

可今日有些奇怪,平素与皇帝形影不离的王德,于飞虎二人,竟然都在大殿门口等候。

上书房中更是如此,只见一位老者坐在龙榻上,正在阅览奏折,一袭衮龙袍的赵景润,则是乖乖的在一旁垂手站立。

他脸上竟然还有一些紧张,模样像极了等待老师宣布考试分数的学生。

一炷香都快烧完了,老者才缓缓放下手中奏折,见到赵景润的模样,有些不悦的皱了下眉头。

“景润,老夫如何与你说的,你乃九五之尊,站在此处于礼不合,坐下。”

赵景润咧嘴一笑。

“老师,在您面前,景润永远都是学生,老师教诲,学生垂首恭听理所应当。”

若是李卓在此,定会惊讶的眼睛都掉地上,因为他正是自己的那位老友庞振。

可他并不知晓,其真正名字唤做房振。

“从这些折子上看,你现在已完全成熟了,老夫很高兴。”

赵景润脸上的紧张,以肉眼可见只速度迅速变成开心,连忙笑道。

“多谢老师夸奖,不过眼下学生还有些事,恳请老师能指点迷津。”

话至此处,他已然坐在了庞振对面,脸色也变的肃然无比。

房振用手捋了下下巴的白须,看着他嘴角一笑。

“老夫若是所料不错,当是门阀党那帮人的问题吧。”

“果然何事都瞒不过老师,不错,正是此事。

朕记得老师当初说过,这些世家门阀传承日久,势力深不可测。

且在民间,朝堂,都有自己强大的党羽势力,须采取怀柔之策,绝不可将他们逼急了。

朕也一直都是如此做的,可眼下这些人做的是越来越过分,甚至拿淮河水灾这样的事情为自己谋取私利。

偏偏真看在眼中,还无法对他们做什么,他们一心想要梁石玉死,朕即便是于心不忍,也无可奈何。

为了稳住他们,朕甚至赐给泓舆的东西,已经超过了太子,这些人为了扶持泓舆,果然行事日益放肆。

给了杜成忠他们一个正大光明抨击的理由,而今杜成忠与新野那帮武将,已隐隐站在了一起。”

在庞振面前,赵景润没有任何隐瞒,这条计策他当初决定实施时,也和庞振讨论过。

门阀党的势力日益壮大,在他们的金钱攻势下,许多仕子党的人都暗中倒向了他们。

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如此可不是什么好事,故而在不能动用武力的情况下,他就只有通过一些方法来遏制这些人。

仕子党最大的优势,便是在大庆仕林中有着崇高威望,按照大庆法制,嫡长为先。

所以自他登基第二年,就册封了赵泓霖为太子。

赵泓霖背后的新野武将势力,虽然如今没落,但同样不可小觑。

在他的操作下,给所有人造成一种,他有立三皇子赵泓舆之意,门阀党人自然大喜。

但仕子党的人绝不会允许此种情况发生,一旦三皇子登基,他们也将会被压的彻底抬不起头。

正好可以借嫡长为先之原则,正大光明的阻止此事,同样,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们也会倒向太子那一方。

只有如此,双方才可达到势均力敌的局面,这便是皇帝必须要掌握的政治平衡。

任何情况下,这都是极为重要的。

可现如今局势有些超脱控制,即便是仕子党和新野党联手,在门阀党面前竟然也显露出了颓势。

这些世家门阀也一再挑战他的权威,试探他的底线,赵景润胸中早就憋着一股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