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逍遥贵公子

第82章 规地大案

字体:16+-

李福轻轻摇了摇头。

“不是她?”

李卓有些惊讶,连忙追问。

“是你爹,李通!”

“你说什么?李通?他杀了我娘?阿福,快说,究竟怎么回事?”

李卓惊讶的猛的站起,满脸不可思议。

无论如何,他都没想到杀害自己母亲的,竟然是李通。

都说一夜夫妻百日恩,即便自己母亲只是他们家的一介丫鬟,但二人好歹也有过露水情缘。

更是有了自己,按理说不说将自己母亲收为妾室,大不了赶出府就是。

为何又要等到自己母亲临盆那天,生下自己后将其杀死?从任何方面来看,都完全不通情理的。

“少爷,你可知我原本姓什么?”

“你不是一直都姓李吗?我记得当初你曾与我说过,二十年前也正是因为这个姓氏,才成功进入李府的。”

李福却是摇了摇头。

“我本姓吕,而你的母亲也不叫张兰,她也姓吕。”

“如此说来,你和我母亲当真是兄妹关系吗?”

李卓感觉脑子完全绕不过来,此事对他而言冲击实在太大。

自己母亲,不是下河村的一个普通女娃吗?当年因为灾荒,逃难到了京城,恰巧进入了李府成为丫鬟。

李福再次摇头。

“我与你母亲并非兄妹,准确而言,我应该是她们家的仆人,我爹曾是吕家的大管家。

当年吕家惨遭灭族之时,你母亲只有七岁,我十岁,我爹告诉我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你母亲。

绝不可让人知道她的身份。”

“灭族?”

听到这两个字,李卓眼皮子忍不住跳动,他很清楚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可这些,又和李通有何干系?既然李福受他爹临终嘱托,照顾好自己母亲,为何二十年前去了李府。

自己母亲后来也是如此,李卓可不相信这一切都只是凑巧。

二十年前李通刚好三十岁,按照时间推算,他当时刚刚入仕不久,应该是户部的一个八品官左右。

“25年前,我朝曾爆发了一件轰动至极的大案,称之为“规地案”,涉案人员多达上千。

光是被满门抄斩的大臣就有十多位,少爷应该知晓吧。”

李福深吸了一口气,说出此话时,声音都在止不住的发颤,脸上更是难掩悲痛。

“二十五年前的规地案?我当然知道,姓吕?

嘶……阿福,你的意思,难道当初规地案的罪魁祸首吕文庭,是我的外公?”

李卓反应极快,迅速明白了他的意思。

此案被称之为大庆的三大案之一,发生在先帝时期的天景18年,可谓是轰动一时。

天景17年,时任大庆户部尚书的吕文庭,协同许多官员发动了著名的“天景变法”。

联手上书当时的皇帝,要求对大庆现有的土地加以改革,并且要剥夺许多世家贵族的权力,从内到外加以改革。

尤其是在土地方面,更是要彻底根除连陌兼并之势,史称“规地新政。”

但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这场轰轰动动的变法就宣告失败,在当时的世家和贵族逼迫下,景帝给吕文庭等人。

扣上了一个妖言惑众,祸乱朝纲的大帽子,将以吕文庭为首的几个人,全部夷灭五族,其余人也杀了许多。

李卓还曾特意研究过他的变法内容,对这个吕文庭的生平也做了一番了解。

这是他在大庆,为数不多能看上的几个人之一。

李卓对他的评价是忠臣,直臣,良臣,只可惜景帝向来求稳,且性格较为软弱。

当时的世家贵族又正值强大,吕文庭的改革变法,实际就是侵犯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此种局势下,结局早已注定,他不可能成功,最后一定会被世家贵族清算报复。

但他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这位吕文庭,竟然会是自己的外公?

李福重重点了点头,伸手擦了擦眼角泪水。

“不错,你母亲正是吕大人的小女儿,是大人四十多岁时与二夫人所生,在其之上还有两个哥哥。

若是他们活着,此时应该与李通差不多大,那时的大人刚刚升任户部侍郎,大人一心为公,一心为民。

他早有改革变法之意,但他也知晓此事的凶险,故而当初你娘生下后,就被送去了小河村的张氏夫妇手中。

让他们代为抚养,次年大少爷的公子出生,也被吕大人送去了外面,为的就是一旦变法失败被灭族时,能为吕家延续血脉。”

李卓陷入了深深的震撼当中,待在原地久久无法言语。

他不敢想象,吕文庭做出这个决定时,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明知极有可能被灭族,却还义无反顾的去做。

如果换成他,自问是做不到的。

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何自己娘亲会姓张,会是小河村的人了。

李福继续道。

“当初张氏夫妇,曾受过吕大人的救命之恩,故而他们对小姐视若己出。

七年来,小姐也不知真相,在吕大人的相助下,小姐五岁便识文断字,从不做任何农活和粗活。

最后变法失败,消息传回吕府,官兵随后而至,我爹叮嘱我去小河村照顾好小姐。

由于小姐的存在无人知晓,故而躲避了这次灾祸,我照顾了小姐五年,小姐年满十二之时,我最终还是将这些告诉了她。

只有如此才可了无牵挂去报仇,故而北上进入了李府,却不曾想到小姐在两年后,竟然也来到了上京进入李府。

我曾数次劝她离开,小姐均是不肯,并且主动接近李通,终于在一次醉酒后,她成功怀上了少爷您……”

说这些话时,李福的脸上充满了懊悔之色。

“若是我不将这一切告诉小姐,她便可以一辈子安安稳稳的生活,以她的才学相貌。

定可找一个品行俱佳的男子成亲,是我害死了小姐啊……”

李福双手抱头,痛苦的哭泣出来。

自李卓母亲遇难之后,此事便压抑在他心中到如今。

李卓见此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深吸一口气劝慰道。

“此事不怪你,阿福,你不用自责,你方才说要报仇才进入的李府,莫非这李通与当初的规地案有何关联?”

关于这个案子的具体情况,李卓所了解的和民间并不无区别。

更加详细的情况乃是朝廷机密,李卓分毫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