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何出此言?在下既然答应了参加,定然会全力以赴,更何况若不是殿下相助。
李福和环儿在死牢中这些天,就算不死估计也只剩半条命了,在下并非忘恩负义之人的。”
赵景玉轻声一笑。
“哦?是吗?那为何方才李先生不抢首位?甘心让与他二人?”
“原来是为了这个……”
李卓心中十分无语,同时也大松了口气,笑着说。
“殿下,难道您当真认为,杨先生或者吴先生,可以凭借一人之力辩倒那三位吗?”
“这……”
赵景玉面露犹豫,虽然吴用和扬海都表现的极有信心。
但上一次的数道茶会,她这边输的太惨了,实在是不敢说这样的大话。
“此番数道茶会对本宫极为重要,第一次本宫可以说准备不足,此番若是再败,也无脸面举办第三次了。
到那时,数算为小道一言就此定形,本宫想听听李先生的应对之策。”
说到此处她话语一停,看着李卓的目光也变的非常认真起来。
“希望李先生能和本宫说真心话,不要那些虚妄的搪塞之言。”
赵景玉的心态,李卓完全能够理解,她已经够给自己面子了,若自己再不兜着,就有些太不上道。
李卓对自己有着十足信心,但话不可说满。
“殿下,若从数算本身与他们相辩,即便是再巧舌如簧,也是必输之局。”
“哦?李先生何出此言?既如此,本宫不如认输算了。”
赵景玉十分不满,已经隐隐有些动怒,李卓并不慌,反而是笑了。
“殿下,无论是从文学方面,还是治国方针策论等等,自古以来都从经史子集中而来。
数算之道虽然已逾千年,但为何始终被人觉的是小道?殿下想过这个问题吗?”
李卓觉的有必要和赵景玉把话说开一些,这样她心里中也好有些数。
而且想要万无一失,有些事情还需要她帮忙。
赵景玉沉默不语,皱眉思索,不知如何作答。
第一次的数道茶会,他们这边的几人就是被对方用类似的话语,给辩的无话可言。
“莫非先生知道为何?”
赵景玉突然看向李卓,眼中流露出强烈的求知欲。
李卓点了点头,脸色也严肃起来。
“这是自然,其实在下认为将二者混为一谈,原本就不合适,也根本没有所谓的大道小道,谁更胜一筹。”
赵景玉被李卓的话完全调动了兴趣。
“说的详细些。”
“仕林中的经史子集,能叫人明是非,懂事理,通过文字将思想表达和发挥出来,于是便有了策论这些。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才学便是如此了,我认为这改变的是人的思想和灵魂。
而数算之道,则是运用各种算理,将许多和数量大小有关之物,遵循天道进行应用,比如核算盈亏。
民间的商业买卖等等,它更加务实,乃是一成不变的,又是不可或缺的。”
说到这李卓特意看了眼赵景玉,见她满脸不解,只得解释的更加详细一些。
“所以学问才学,改变的是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情况改变而改变。
但数算之道,则是天道数术,一一相加就是二,二二相加就是四,任何情况都是如此。
是人的一种使用工具,去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二者根本不是一个东西,但同样又是不可或缺的。”
听到此处,赵景玉总算露出一些恍然之色,似乎是领悟到了什么。
眼睛也是越来越明亮,最后兴奋的看向李卓。
“李先生所言极是,真乃至理!”
李卓谦虚的摆了摆手。
“殿下过誉了,这只是在下的一些感想罢了,故而此番数道茶会。
若是从哪个更高哪个更低方面去辩,我们必输无疑,因为这天下本就是读书人在治理,是文人们在治理,而非数算先生。
故而我们无需和他们一争长短,他们不是说数算乃小道吗?既然是小道,那说明便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只需在这一点上将他们辩倒即可,让他们亲口承认数算也是大道,目的便可达成,公主认为是否如此?”
“不错。”
赵景玉被李卓这么一番点拨,已经彻底明白了他的意思,看着李卓的目光已经带上了由衷的佩服。
“看来李先生早已成竹在胸了,既然如此,为何刚刚不和杨先生以及吴先生他们讲明?”
“因为我不想让他们分走我的功劳。”
李卓为了避免麻烦,直接给出了最合理的解释。
赵景玉抿嘴一笑,这个回答她很满意。
“长公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还要请您帮我一个忙,找几个人过来。”
“何人?”
“就最普通的农民,商人各一个便可,到时数道茶会开始后,我会问他们几句话。”
“如此简单,先生准备问什么,可以先和本宫说说吗?”
赵景玉对此十分好奇。
李卓缓缓摇了摇头。
“殿下不要误会,而是我也没想好要问他们什么,这一切要等到时那几位说出什么话才可以。”
此时的赵景玉,对李卓已经没有了任何怀疑。
甚至在她的心里,已经将无用和扬海抛到一边去了。
“好,那到时本宫就拭目以待了。”
赵景玉没有继续逼问的意思,有时候留点悬念到最后揭晓,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李先生放心,关于你那两个下人的案子,本公会再派人去问一下。”
李卓临走之时,赵景玉突然说了一句,言下之意很明显,她要打招呼了。
不出意外,李福和环儿应该很快就能出来。
李卓连忙向他拱手道谢。
“多谢长公主殿下。”
李卓不管是进宫还是出宫,都是张成这位公公接送,一来二去的,两人也逐渐熟悉了起来。
而且张成能看的出来,长公主对李卓的态度有些不一般。
在此之前,张成对李卓的了解几乎都是负面的,可是这几次接触下来,他发现自己看走了眼。
李卓绝不像表面那么不堪,故而张成也多了一份结交的意思。
他虽然是长乐宫的太监总管,仗着赵景玉的身份,即便是那些尚书见到了也会客客气气。
但说到底,他就是个阉人,撑死了做到掌印大太监,也不过是四品官衔。
他们这些人有自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