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兄入赘,我成太上皇你们哭啥

第114章 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字体:16+-

官员向皇帝申请退休,这在古代是很常见的事情。

可和女人动不动就把“离婚”两个字挂在嘴上一样,有很多时候,官员乞骸骨也并不是真的想要退休。

而是一种威胁。

这家没了我就得散=没有了我,朝廷就无法运转起来。

当然,官员乞骸骨这种事也不能经常做,只能当做是战略威慑性武器。

不然的话,真的把男人(皇帝)弄烦了,那岂不是弄巧成拙?

钱郑一很有信心,自己这招以退为进,一定能够得到奇效。

因为他身为内阁首辅,是这个朝廷运转的中枢所在。

如果他一下子离开的话,恐怕大半个朝廷就会当即瘫痪。

而且钱郑一另一个自信可以拿捏皇帝的地方就是,在这些年中,他的门生故吏遍布从中枢到地方。

如果自己真的被退休了,那些门生故吏们也一定会同时“罢工”,以此来声援自己的。

“陛下,老臣殚精竭虑,为了朝廷是经常工作到深夜,以至于老妻经常唠叨老臣,说老臣已经八十多岁,早就是该回家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年纪了。”

“如今,既然陛下不相信臣,那还不如让老臣告老还乡,落叶归根。”

这话说的虽然很可怜,可其中绵里藏针,隐隐包含威胁之意。

为此,钱郑一不禁为自己说话的艺术感到自豪。

哼,也只有像老夫这样,浸**官场数十年的人,才能做到如此天衣无缝吧?

按照钱郑一的设想,这个时候皇帝就该惊慌失措,然后极力挽留他了。

甚至为了安抚他,还有可能赐下丰厚的奖励。

只不过让钱郑一没想到的是,夏兴此时却是眉头紧锁,仿佛在做着一场非常激烈的心理斗争一样。

他心中咯噔一下。

该不会,老夫给玩脱了吧?

果然,夏兴沉默了半晌后,缓缓开口道:“哎,这天下果然无不散之筵席。朕本来一直想,和诸位爱卿有始有终,也算是一段佳话。可现在,钱爱卿却要离朕而去了,这让朕如何能不感到伤感?”

“朕虽有挽留钱爱卿之意,可他刚刚的话也让朕为之触动。钱爱卿这些年为了大夏,为了朕,可谓是肝脑涂地啊!”

说着,夏兴还重重地叹了口气,以表自己的痛心疾首。

“朕将心比心,又怎么能忍心看着钱爱卿真的耗到油尽灯枯呢?来人,拟旨。对于钱爱卿乞骸骨的要求,朕……准了!”

说完这话,夏兴一屁股跌回了龙椅中,以袖掩面,肩膀还不住地**着,仿佛在无声地哭泣一样。

哎,不是,陛下,其实我还能再干几年的。

您也不必这么急着,就赶我走啊!

钱郑一抬了抬手臂,无声地呐喊道。

我刚刚就是矫情了一下,只是想以此来威胁你一下,不是真的想走啊!

可这话只能在心里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口的。

否则的话,他钱郑一就青史留名了。

这时候夏兴依旧是以袖掩面,只是摆了摆手:“朕的心现在有点乱,你们都退下吧。至于首辅的空位,让朕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遵旨。”

群臣们答应的中气十足,特别有力。

现在所有人都有了往上再进一步的可能性,次辅想晋位首辅,没入阁的想要入阁,这让他们自然是心情激动万分。

而他们的表现自然也落入了钱郑一的眼中。

老登闭上了眼睛,在心中暗叹一声——看来这下是真的要退了,而且是不退不不行了。

给了这些人希望,自己又亲手将其掐灭,那只会让这些人与自己结为死敌。

说不定下场更惨一些。

与其这样,还不如痛快一点。

罢了,罢了。

就这样吧。

两行浊泪从钱郑一的眼角滑落。

他知道,自己的政治生命到今天为止,结束了。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

不知过了多久,殿中再无一点声息。

夏兴偷偷地透过袖子往外看,所有大臣都已经退下。

“呼……”

他长长地松了口气,瘫倒在了椅子中。

“好累啊,演戏果然不是一个轻松事情。妹婿,你说朕的表演怎么样?”

“陛下,您的演技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南波万!”

果然,陈轩没有离开,就一直等候在一旁,听到夏兴询问,他当即竖起了大拇指。

虽然不知道“南波万”是什么意思,可也知道是在夸奖自己,夏兴嘿嘿地笑了起来。

“朕早就看钱郑一那个老家伙不顺眼了,无奈他是先帝留给朕的首辅大臣,如果没有理由就将其撤换,恐伤了其他臣子的心。现在可好,告老还乡是他主动提出来的,这可就怪不到朕的身上了。”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夏兴虽然感觉钱郑一经常管束自己,可他也不是无道昏君,知道这是在为了自己好。

所以,心中并无太大的怨怼。

只不过这些年来,夏兴亲政以后,和钱郑一那愈发保守的执政手段有着根本上的分歧。

这也导致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

夏兴早就有念头,想要换掉这个首辅,换上来一个年富力强,有开拓进取精神的。

所以,正好借着今天的这个机会,和陈轩一唱一和的,果然激得钱郑一自己主动告老还乡。

不过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钱郑一退了,如果按顺序晋位的话,谁该入阁?

如果是空投一个首辅,群臣是否能满意?

哪怕手握君权,夏兴也做不到一意孤行,必须和臣子们商量着来才行。

政治本就是妥协的艺术嘛。

夏兴想来想去,决定不想了,把难题交给陈轩。

“妹婿,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呢?”

“臣觉得,还是由次辅来填补空缺比较好,然后再从诸位尚书中挑选一人入阁。”

陈轩的考虑也很务实:“首辅乍然离去,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朝政的平稳运行,所以当以稳妥为重,不宜再有什么大动作了。”

“嗯,你说得很有道理。那你觉得,哪位尚书能入阁呢?”

夏兴的问题,一下子就把陈轩给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