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第119章 出门做生意,就用平西票号

字体:16+-

“掌柜的,侯爷说了,这票号,官府是以信誉担保的。”

领队的管事看出了他的犹豫,不咸不淡地加了一句。

“您若是不放心,明日一早,尽可以拿着这些票据,去东大街总号兑换成现银。”

“侯府绝无虚言。”

这句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胖掌柜咬了咬牙,脸上挤出笑容。

“官爷说笑了,侯府的信誉,小的自然是信得过的!”

“收!怎么不收!”

他连忙吩咐伙计,将粮食和豆油装车,同时接过了那沓票据,仔细地一张张查看起来。

票据的纸张质地确实特殊,图案复杂,还有那清晰的钢印和似乎带着墨香的签字,看起来就不像是能轻易仿造的。

这笔大额交易的完成,立刻在西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连平西侯府都带头使用这票号了,看来这“纸钱”,似乎真的有点门道?

一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商户,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平西票号总号门前,就排起了长队。

排在最前面的,赫然就是昨天那位粮油铺的胖掌柜。

他揣着那沓票据,一夜没睡踏实,就等着开门验证。

当他将所有票据都顺利兑换成沉甸甸的银锭时,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真能换!真能换啊!”

他几乎是嚷嚷着离开了票号。

这个消息,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

一传十,十传百。

越来越多的百姓和商户,开始尝试着接受和使用平西票号。

有人将积攒的铜钱存入票号,换取轻便的票据。

有人在交易时,开始主动询问对方是否接受票号支付。

市场的坚冰,正在一点点融化。

但林羽知道,这还不够。

要让票号真正成为主流,就必须争取那些影响力巨大的大商户、大钱庄的支持。

他让苏文亲自出面,邀请雍州城内几家最大的绸缎庄、药材铺、以及经营南北货运的大商行老板,到侯府赴宴。

宴席上,林羽并未摆出侯爷的架子,而是以平等的姿态,与这些商界巨贾们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他详细询问了他们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特别是资金流转和长途运输方面的风险。

随后,他才不失时机地再次介绍了平西票号的优势,尤其是异地汇兑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诸位都是雍凉商界的翘楚,生意遍布各地。”

“想必都深知携带大量现银南来北往的不易。”

“盗匪劫掠,路途损耗,防不胜防。”

“而我平西票号,就能彻底解决诸位的烦恼。”

“只要在雍州的票号存入银两,拿着票据,到了凉州的分号,就能立刻提取出来。”

“甚至将来,等票号网络扩展到大楚其他地方,乃至西夏、北魏,都可以实现通存通兑!”

“这……”

几位大商人眼中都露出了意动的神色。

异地汇兑,这对于他们这些需要频繁进行跨区域贸易的人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功能!

“侯爷,此言当真?”

一位经营丝绸生意,常年往返于雍凉和江南之间的老掌柜,激动地问道。

“本侯一言九鼎。”

林羽微笑道。

“不仅如此,为了鼓励大家使用票号。”

“本侯决定,凡是通过平西票号进行大宗交易或异地汇兑的商户,官府将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减免优惠!”

这个承诺,更是让商人们怦然心动!

便利、安全,还能减税!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宴席结束后,几位大商人当场就表示,愿意率先尝试使用平西票号,并将部分资金存入票号。

他们的加入,如同投入湖中的巨石,立刻在雍凉商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连这些财雄势大的老板都开始用票号了,那些中小商户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一时间,前往平西票号办理业务的人络绎不绝。

票据开始真正地在市场上流通起来,逐渐取代了那些杂乱的旧币。

为了进一步巩固成果,林羽还在雍州城最热闹的十字街口,设立了一个临时的宣传点。

几名口齿伶俐的讲武堂学员,站在高台上,向来往的百姓和商人,反复讲解着票号的好处。

他们甚至还编排了一些简单易懂的小剧,模拟使用票号交易的场景,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用票号,真方便!买卖东西不用愁!”

“用票号,真安全!不怕贼偷和强盗!”

“用票号,还省钱!官府减税有优待!”

朗朗上口的口号,很快就在坊间流传开来。

就在平西票号的推广如火如荼进行之时。

一件意外的事情,却成为了票号信誉的试金石。

一位来自凉州的马贩,名叫巴图,带着大笔货款(现银),准备返回凉州。

半路上,却不幸遭遇了一伙伪装成溃兵的山匪,所有银两被洗劫一空,随行的伙计也受了重伤。

巴图侥幸逃脱,一路乞讨来到雍州城,几乎陷入绝境。

他听说了平西票号的事情,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票号。

苏文得知情况后,立刻向林羽禀报。

林羽听完,当即做出决定。

他亲自接见了这位落魄的凉州马贩。

“巴图是吧?”

林羽看着眼前这个满脸风霜、眼神绝望的汉子。

“你这次的损失,本侯知道了。”

“虽然你并非是在使用票号的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但你既然来到了我雍州,来到了我平西票号。”

“本侯,就不能让你空手而归。”

林羽示意了一下。

苏文立刻取来了一张崭新的、一百两面额的平西票号票据,递给了巴图。

“这……侯爷,这使不得!无功不受禄啊!”

巴图惊呆了,连忙推辞。

“拿着吧。”

林羽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这并非是赏赐,算是本侯借给你的。”

“等你回到凉州,重整旗鼓,将来赚了钱,再还给票号就是。”

“另外,你随行伙计的医药费,也由侯府承担了。”

巴图看着手中的票据,又看了看林羽真诚的眼神,这个饱经风霜的汉子,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侯爷大恩!巴图永世不忘!”

林羽扶起他。

“记住,以后出门做生意,就用平西票号,安全得多。”

这件事,很快就在雍凉两地的商圈里传开了。

平西侯不仅建立了方便安全的票号,竟然还如此体恤商户的难处,主动出手相助!

这一下,所有商人都彻底打消了疑虑。

平西票号的信誉,如同旭日东升,光芒万丈!

百姓们也更加信任这张盖着侯府大印的“纸钱”。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张凭证,更代表着平西侯对他们的承诺和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