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边军一小卒

第132章 一悲一喜

字体:16+-

刘根偷袭鞑子军营后,鞑子军营混乱一片。

军营内人心惶惶。

早有鞑子信使流星马,快马加鞭的把前锋营遭袭之事的情报送往后方。

而鞑子大营中一片狼藉,死伤众多。惨叫哀嚎声不绝于耳。

哈赤躺在回撤的马车上,脸色铁青,显然已经不行了,

即便是军中巫医也已无力回天。

但他仅剩最后一口气时候,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留下大营,全体前锋营后撤,退回白龙山一侧。

他也怕偷袭过后,就是乾军的大举进攻。

留下大营,也是作疑兵。若手下一把火烧了大营,乾军必然知道他们撤兵,势必追杀上来。

鞑子大军接到哈赤命令,开始轻装后撤,放弃了大营和无用之物。

就连那些没法救治负伤的鞑子,也被放弃,有些自我了断了,有些则被杀死,绝对不能让乾人抓到一个活的。

还有那些捕获的乾人奴隶,能杀尽杀。尽量一个不留。

即便如此,奴隶中还是有不少趁乱逃走的,但鞑子也没时间管了,只能任其逃走。

鞑子的军纪还算严明,边撤退,边组织有生力量殿后,若乾军真来,起码还有一战之力。

鞑子的前锋军就这样,还算有序的情况下,开始往白龙山一侧撤退。

哈赤在回撤的车辕中呼出了最后一口气。彻底魂归长生天。

传信的流星马八百里加急,驿站换乘两骑,终于把情报传回了大金都城。

大金朝廷皆是大惊。

要知道哈赤可是作为接班人培养的,他在大金皇室和朝廷威望极高。

是他带兵完成统一草原的最后一步,也是他让铁真族在大金长期处于领导地位。

他是大金可汗几个皇子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

大金的皇帝本来就打算,等自己宾天以后,让哈赤接任皇位。

哈赤也是大金最有希望入住中原的第一位雄主。

大金上下都认可的一位接班人。人们从哈赤的身上看到了大金的希望。

可现在这个希望没了,灭了,死了!

朝堂之上皆是悲痛万分。

但很快,这种悲痛便转化为了无尽的愤怒。

大金皇帝重重的把情报摔在大案之上。

他怒意滔天,此战他们大金损兵折将,他还死了两个皇子,一个皇孙。

这样的仇他必须要报。还有那个叫刘根的他必须要杀!

他不相信乾人像情报中所说,能飞天遁地,使用雷火之术!

本来,他采用的策略是买通大乾朝中高官,让大乾不断的腐烂下去,慢慢拖死大乾。

这样的军事策略是最稳,最有效,也是代价最少的,但就是过程有些慢。

大金都等了几代了,也不在乎这几年。

可现在,他不打算再跟大乾拖时间了,他要召集大军进攻大乾,直逼大乾王廷。

让整个大乾为他的儿子们陪葬,让整个边军为他儿子陪葬!

他要生擒了那个叫刘根的乾人,在全国游行,找到刘根的至亲至爱,当着他的面,一点点刮下他们的血肉。

他要让刘根感受到最大的痛苦后,才将他杀死!

大金皇帝悲愤万分。恨的立刻就想带兵找到乾人刘根!

他立刻下令:“召集大金所有勇士,全面进攻大乾!直至踏平大乾!找到那个叫刘根的乾人!”

朝中那些激进派都亢奋异常,他们要替哈赤报仇。

那些主张慢慢耗死大乾的大臣,也加入了激进派。

大金皇帝的一怒,全国上下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早就想侵入中原了。

入侵大乾是大金长期以往的国策,全国上下都就将这个思想烙印在骨子里。

只不过,以前都是以掠夺骚扰为主。慢慢的蚕食。

这次才算是真正的拉开了序幕,打全面战争。

旨意下达,大金皇帝无力的往龙椅上一坐。

这道旨意,他等了很多年,可没想到是用儿孙的命换来的。

眼泪从眼角滚落,他无力的抬抬手:

“吩咐下去,全城随我迎哈赤将军回家!”

大金都城,全城哀悼。

不论男女老少,官员平民皆着素缟。

在皇帝带领下,都在等着哈赤的尸体回城。

而相比之下。

刘根这边,总兵牵马,大军跟随,百姓夹道欢迎。

一路风光的回到屯军城。

在屯军城的大门口,还教训了下知县马德,暂时给小翠和城中百姓出了口恶气。

有不少被欺负过的百姓,看到刘根斩掉马德乌纱帽那一刀,心中皆是暗喜。

同时,刘根闯入鞑子军营,诛杀鞑子将军之事也在城中传开了。

城中百姓有不少是从周围被屠的村子逃难来到屯军城的。

他们有的失去了双亲,有的失去了妻儿,还有的被砍去了手脚,侥幸活下来的。

鞑子一来,家破人亡。

让这些人如何不恨。

尤其还有像二狗小黑这样,见过哈赤亲自带兵闯入村子,进行屠杀的村民。

他们恨鞑子,恨哈赤。无时不刻都在幻想着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可是他们无能为力,连他们都沦为了乞丐,残人。别说报仇,自己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他们也把希望寄托在边军的身上,可是前有杜嵩带领的镇北军全军覆没,后有朝廷派个太监守城。

这怎么指望的上!

这边军苦守屯军城,能守住就不错了,还怎么指望边军杀尽鞑子,替自己和家人报仇。

同样,这也是当初镇北军的难处,庙堂之上,朝廷不断下令让其出兵驱除鞑虏收复失地,下边的民意也希望他们出城痛击鞑子报仇。

被夹在中间的杜嵩也确实为难,别说杜嵩为难,谁来谁为难。

即便是这新上任的边军总兵张巡也为难。

还好,张巡不像杜嵩那般死板,知道变通。

不然张巡也不会安排这场偷袭,不管这场偷袭的成功与否。

他都能给上边和下边一个交代。

还好刘根偷袭成功了,即便没成功,死了几个不相干的军卒,他也能堵住悠悠众口。

他张巡的压力起码还能小一些,保住边军的有生力量。

这也是张巡为什么这么高兴,一个总兵甘愿为一个把总牵马的原因。

刘根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了。

即便在城门口,刘根不明原因的大骂知县马德,他也极力维护刘根。

甚至刘根出刀砍向马德,他也不慌张。

大军入城,百姓欢呼雀跃,夹道欢迎。

屯军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热闹了。

这可不像刘一德当初为了迎接总兵张巡的那般虚假,是全体军民发自内心的高兴。

而且刘一德当初早把街道清理的干干净净,反而现在派上了真正的用场。

刘根在街上还看到自己的父亲和妹子。二人虽不敢相信刘根能立此大功,可此时也是高兴万分。

任栓锁等人,也都高兴的向人群挥手,抱拳。

他们这辈子还从未受过这等待遇。

张巡算是安抚了民心了,只看朝廷那边怎么说了。

而就在众人高兴之时。

王擒虎被人搀扶着来到大街上。

他的神情严肃,来到刘根面前,沉沉的说道:“根,耗子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