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的智者、将才、法家、兵家、工匠,全都汇聚在朕身边!”
当然,他不可能说,这些人都是他从系统商城里,一个个砸暴君点数召唤来的......
沈明渊继续发声!
“朕有这等人才,有这等军队,有这等国力!”
“为何不能一战**平匈奴?”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众臣齐齐跪下,山呼万岁,不敢再劝!
唯有后方一排,三人神情凝重。
诸葛亮眉头紧锁,孙武低头沉思,韩非子更是面色复杂。
貂蝉与小乔站在御阶之下,望着沈明渊那威风凛凛的身影,眼中满是崇拜与爱慕。
“陛下如此雄才,真乃千古一帝。”
“能倾心于如此男人,值了。”
但......
朝议一散。
韩非子却在御道之下,快步追上沈明渊,低声说道:
“陛下,臣有一事,不得不言。”
沈明渊停下脚步,微微侧目。
“说。”
韩非子深吸一口气,拱手躬身:
“匈奴之强,不在城池、不在兵甲,而在其地广人稀,逐水草而居,无定所也。”
“纵然一战可胜,亦难彻底吞并其地。”
“若强占领土,需设郡县、驻军制,耗费数十年之力,仅供一地。”
“始皇帝当年,亦无奈于此,才修长城以拒之。”
“劳民伤财,得失难平。”
“陛下虽为千古圣君,但此等蛮夷,只需令其臣服纳贡,便可高枕无忧。”
“臣斗胆请陛下,慎之再慎。”
沈明渊站在御阶之上,听完韩非子一番言辞,神色不变。
他看向韩非子,语气平静:
“你说得没错,匈奴确实地广人稀,逐水草而居,不设城池,不修宫殿。”
“他们不讲法度,不守规矩,靠抢掠为生,从不耕种,从不生产。”
“始皇帝修长城,是为了防守,而朕——不是始皇。”
“朕不是要守。”
“朕,是要吞。”
全场哗然!
韩非子眉头一皱:“陛下若强行吞并,恐劳民伤财,难以为继。”
沈明渊冷笑一声:“劳民?伤财?”
“朕的大沈,百万铁骑,兵器精良,火铳连弩,机关投石,沙地行车。”
“墨家机关术已成体系,孙武兵法贯通全军,后勤由商鞅统筹,法治由你韩非子主导。”
“你们一个个都是天下奇才,若连区区匈奴都搞不定,那朕要你们何用?”
韩非子沉默。
沈明渊转身,目光扫视朝堂,语气冷厉:
“再说一次,朕意已决。”
“西出龙门,踏平草原!”
“此战,不为边防,不为纳贡。”
“只为一件事,将匈奴彻底从这世上抹去!”
众臣不敢再言。
沈明渊冷笑,转身离去。
此刻,他心中已有完整计划。
第一步:派使节前往西北,宣读诏令,名义上谈和,实则探虚实。
第二步:由墨家弟子打造适应草原地形的“驼行投石车”“风动送水车”,解决后勤问题。
第三步:调集赵云、王翦、李牧三人统军,分三路突袭,打草原部落一个措手不及。
第四步:秘密派人策反草原小部落,离间匈奴与周边部族关系,瓦解其联盟基础。
沈明渊不是莽夫。
他知道匈奴难打,不是因为兵强,而是因为地形特殊、游牧灵活。
但他也知道,时代不同了。
过去的皇帝,没有火铳,没有沙地行车,没有机关术。
而他沈明渊,有!
只要战法正确,哪怕他们无城可守、无粮可夺,也照样能打烂!
......
与此同时。
北方草原,狂风呼啸。
匈奴王庭之中,单于正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这个大盛新皇,沈明渊,是疯了吗?”
“我等年年纳贡,遣使称臣,半点未违。”
“他如今却要出兵?到底想干什么?!”
帐中众将一片哗然!
大将拓烈冷笑出声:“他不过年纪轻轻,刚坐上皇位,便想立功封侯,树立威望罢了。”
“却根本不懂我草原之势。”
“中原诸皇,哪个不是打了退堂鼓?哪个不是修墙防守?”
“他竟敢主动来攻,简直不自量力!”
众人纷纷点头。
“我草原无定所,马蹄一响三千里。”
“中原军队根本适应不了这浩瀚草原。”
“他们若敢深入,必陷泥沼,粮草断绝,寸步难行!”
“到时候,我们只需围而不打,一年半载,他们自己就垮了!”
“这是自取灭亡!”
匈奴单于冷笑,右手猛地一拍案几!
“好!既然他沈明渊不识好歹,那我等便成全他!”
“传我命令,调集十万骑兵,驻扎龙骨山脉,封锁通道!”
“谁敢越界,一律斩杀,寸草不留!!”
“我要让他知道,草原之上,不容中原皇帝染指半步!”
众将齐声高呼:“愿为单于赴死!”
一旁谋臣却忽然起身,眯着眼笑道:
“单于,臣有一策,可保万无一失。”
匈奴单于看向他:“讲。”
谋臣低声道:
“我等,不如主动出击。”
“趁大盛军队未动,将周边部族集结一处。”
“联合楼兰、乌孙、鲜卑、柔然等部,组成‘北境联军’。”
“如此,不战而胜。”
“他们沈明渊虽强,但毕竟孤军深入。”
“若各部落齐心,他再强也得退!”
匈奴单于眼睛一亮,冷笑连连:
“好计!”
“他沈明渊,果然还是年轻。”
“他以为我匈奴就一个部落?”
“他根本不知道,这片草原之上,真正的力量,是联盟!”
“传令下去,立即派人潜往各部,送信、送礼、谈盟。”
“不出十日,我要让整个北境都成为大盛的梦魇!”
......
消息传回金陵。
沈明渊坐在御书房内,看着侍卫呈上的密信,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意。
“朕就知道,他们会联合。”
“这不是危机。”
“这是机会。”
“他们越聚集,越好一锅端。”
他立即召来孙武、诸葛亮、商鞅三人。
“孙武,你统领三万先锋军,直插龙骨山。”
“诸葛亮,你负责策反乌孙,瓦解其联盟。”
“商鞅,调兵三省,征募义勇,组建“幽寒军”,专克草地骑兵。”
“墨家工匠,七日内打造三百辆沙地战车,配备火铳机关弩。”
“命令王翦、李牧、赵云三人,各自率军五万,分别从雁门、贺兰、居延三处出击!”
“目标只有一个!”
“踏平草原!灭尽蛮夷!”
三人齐声领命,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