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猫同人评论]此心言辞外读白离《折桂枝之神算》
一、河图洛书何渺茫
白玉堂反了性子,不坐雅间。展昭登楼而来,却被塞了一纸河图,还有那神算江莫言,文章一开篇就为全文定了个基调。只是白玉堂并不是那种无事生非的人物,为什么他打算用河图来考测这个江神算,为什么展昭非但不拦着,反而有意算手中的案子也来相问呢?细想下来,这个神算是否与开封府在办的案子扯上关系,也只有这个缘故,才会让白玉堂和展昭齐齐来访吧。
而三人的相见,各逞机锋,又似乎从那一言一行里看,神算并不是普通的相命之人,有几分能耐的样子,偏又少了几分的涵养,虽然白玉堂让人发火的手段也是不弱,不过说上几句就要动手的架式,却显得有些过头了,而且最后还和展昭吵了起来。
再往后看,却是两人的默契,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要逗出这个江神算的真实面孔来,而为的就是展昭手中的案子。在那展昭决定离去时的一抱拳,却是把一条重要的线索放心的留给白玉堂。这,就是两人间的信任吧。
展昭才走,就出现了一个秋莫言,同以莫言为名,而这秋莫言一识洛图,二为白玉堂解名,三为展昭卜命,似乎也是识得占卜卦术的人物,何况为白玉堂留的那三个数字,似乎玄机深隐,这两个莫言中谁和案子有牵系,谁又是真正的神算呢?
二、天机应卦数
其实前文里依着两个莫言的表现,怎么看也是那个秋莫言更象是身怀玄术的人物,而之后他给白玉堂的三个数字也纷纷应验。虽然这三个数字并没有写明实指,但是在这一桩案子里,要应着一个两个数字还有可能,但三个齐齐都出现,那就说明并非是胡乱猜测的。只是这三个数字是算出来的,还是本就知道案情而写出来的,这个秋莫言为什么又在风口浪尖上显露出自己,秋莫言与江莫言究竟有什么关系。而最让白玉堂担心的是,秋莫言走前曾为展昭断命说他有劫,偏偏展昭一去迟归,该不会是应了劫难吧。
这文里的白玉堂虽然生性不驯,但却行事不曾失仪,扮出展昭的样子,在文字中读来也有七八分的模样,看来真是和展昭相处久了,什么都学到了。只是之后回开封府后狂笑了一盏茶,白玉堂果然还是白玉堂,就这一句点明了他骨子里的真性情。
而终于展昭回来了,还带回来旖ni香坊的素娘,出现的人物越来越多。而这素娘又是展昭困于山林的时候现身救了展昭的,是巧遇还是故意?展昭也当真应了一劫,却又没有那秋莫言所说的凶险,是谁故意布的阵,秋莫言算得准不准,又打下了一个问号。
三、世外高人真或假
素娘与秋莫言相识,再提起那个江神算来,原本散乱出场的人物慢慢连贯起来。天机莫言,这样一个怪异的门派,能知天命而不可说,突然觉得这也是一群可怜的人。如果真是冷心冷情还罢了,要是心有热血,知天命而不能言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
另外,那江莫言居然可以引天机为用,虽然心怀狠毒,但却不是原本以为的江湖骗子的角色,反而是这桩案件里的主谋了。而他为什么要行这凶恶的事,引动天机非同小可不说,光是之前的准备要害那么多童男童女就足以让官府循线抓捕。到底是什么原因要让这个江莫言不惜逆天而行呢?虽然文章至半,出场的人物可以算是各就其位,但是最深最根底的原因始终还没有显露,这个问号也是一直挂着的。
四、倾心不能言
这篇文的主角始终是展昭和白玉堂,而两人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从前文看来,心有灵犀,相互牵挂,这心,应该是动了吧,只是都没有明说。而到第三节里,展昭似乎是想通了什么,原本想让白玉堂躲开这件怪异的案子,但最后还是让他留下了。那一句“我想看你老了的样子,我想看看一只又老又皱的白老鼠怎么样嚣张不可一世。”是不是就是在向白玉堂说,让我们共度一世呢?很有这种味道,而这样含而不露的表达,也是展昭的极限了吧。
但即便如此,展昭还是习惯性的把别人都护在自己的身后,就算是白玉堂,行路时差的那半步,破案时独身赴难。突然觉得这个才是白玉堂不愿开口说出心事的原因。那什么男子相恋在白玉堂的心底应是不成什么忌讳,但展昭的行事却使得他犹豫了再犹豫,何等骄傲的白玉堂,是决不许人把自己当做个需要别人照拂的对象来对待的,偏偏展昭就是如此做的,而这暗底里应是有伤到白玉堂的心了吧,不能当我是可比肩的人,我又何必倾心于你。白玉堂的傲不仅是对别人,同样也是对自己。
可是那一场剑舞流露出来的东西太多了,虽然两人都在心底念着,我要的并不多,但你不知。。可是心同此念的时候,对方难道真就不知彼此的心吗?只怕不是不知,只是不说罢了,两个人就隔着那层窗户纸,谁都不去捅破。突然觉得,这两只很有点互相较劲的样子:你不说吗,好,你不说我也不说。
但这样的拧着劲,往往会错过太多。比如之后展昭引了两人的真气击伤自己保下白玉堂,破了九歌。两人的功力何其高,再加九歌之力,足以要了展昭的性命。若是此时展昭真就去了,白玉堂又会如何,我不敢想。而这一次展昭的死里逃生,也让白玉堂下定决心把原本藏在心底的话说明了吧。他要的不是展昭的保护,展昭的照顾,他要的是展昭能把背后交给他,把危险交给他。他并不是要把展昭全然的护在怀里,因为展昭也不是那种要人护着的,白玉堂要的不过是同生共死四个字罢了。
只是展昭的心思终究是比白玉堂要重得多,所以他什么也没说,只有那个多谢,如此的无力和空渺。突然觉得这一刻的白玉堂有几分凄凉与可怜的样子来。还好最后展昭还是向自己的心妥协了,不是不爱,只是不敢爱吧。可是最后还是管不了自己的心。于是他对白玉堂说:“我在这里等你。”只要这一句就够,只要这一句就能懂了。所以那些伤心与失落都不见了,平常的,骄傲又狡黠的白玉堂又回来了。
五、逆天知为谁
如果单看地洞里的一段,或者会以为是白玉堂的药救了展昭,但作者在这其中加了一段秋莫言的出场,原来展昭的命是他逆改天命拉回来的。只是为什么秋莫言要这样逆行天数,为什么兰素烟要害秋莫言,一切竟都拴在‘那个人’的身上。
或者秋莫言逆天改名并不是完全为了展昭白玉堂,他只是不想再活下去了,只是在死之前想把自己的性命用在自己觉得该用的地方,而不是轻易的抛却。
‘那个人’看来是秋莫言的师父越司风,虽然在文里没有出场,却显出无比的风华。兰素烟爱着他,秋莫言爱着他,而祁寒也爱着他。但这个人却看穿了世情而死,身后留下一堆的爱恨情仇,也不知他当年离开的时候,是否看到了这一些。
最后,一切都突然烟销云散了一样。果然窥天机者难善终。江远帆丧身火海,而祁寒葬于慕天崖,只是秋莫言不知生死。不过,个人以为最大的可能,是去了他葬越司风的地方,死在他的墓前了吧。天机门到此时可以算是走到终了。
六、所别为重逢
原本来以为经此一案,白玉堂会常留开封府守在展昭身边。没想到他还是回了陷空岛,不过想想也是,如果会那样小儿女态,日日守着,天天痴缠,展昭便不是展昭,白玉堂也不是白玉堂了。只要心之相系,又何必在乎路途相隔。
只是为什么展昭的身子还没好全似的,每日里有半日是在昏睡?但两位都相当开心的样子,展昭在睡梦中亦会笑得让人心颤,而白玉堂却是欢喜得让人目眩。只要他们都能如此开心,相信别离与相逢对他们而言都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心灵的相依才是生命里最美好的事吧。
(原本是在纵横道上看到这文的,极喜欢,写了评,但不知是出书还是什么原因,几个地方这篇文都撤了。不过,看着我这篇评,文章的大概也能表现出来。另外上网查了一下,有个网站有这篇文的电子书下载,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授权,所以不敢把链接搬来。)
【评论帖】没有心跳的三年
【评论帖】没有心跳的三年我读《逝水流云》
极度简单的故事大纲:
一开篇,展昭已经去世了。留下白玉堂穿着那身绣着海波的大红官服,为同一片青天奔忙着。那一日,白玉堂路过青莫县,却被青莫县令靳田珥误认为是展昭,后来虽然澄清误会,但白玉堂还是留下来帮靳县令办一件要案。在破案的过程中白玉堂发现这竟是当年令展昭送命的案子的后续。于是这三年来的空茫,这三年来的失落在此时落定了。而最后,原来靳县令的误认和白玉堂路过青莫县都是有预谋的,既是为了让展昭当年所做的事有个圆满,也是为了让白玉堂能寻回自己。最后,白玉堂从靳田珥的手中接过三年前展昭托靳县令转交的玉鼠时,旧日的白玉堂又回来了。
1关于那些存在的影子
红衣的白玉堂,那样纵马扬鞭依旧是快意的性子,却会为了一声展大人而回头。这样的误会似乎太过轻巧,轻巧到让人奇怪它怎么会发生,但这真的发生了,白玉堂回头,为了那久违的称呼。
白玉堂肯留在青莫县也是因为如此吧,居然有人会把他误认为展昭,是否此时的白玉堂已经和展昭有几分相似了呢?白玉堂真的变了吗,是好还是坏,那骄炙轻狂的性子真的被一身红衣敛住了?
后来才知道敛住白玉堂的不是那一身红衣,而是展昭为了义理走的无怨无悔,展昭最后的一眼才是留住白玉堂在开封的原因。随着时间,很多事,很多人都会被模糊,被淡漠。而最后,真正能剩在心里的,往往只是一个眼神,甚至一声叹息罢了。
2如何医心
着红衣的白玉堂是否还是白玉堂,在无数的文里想着这一点。想着没有白玉堂的展昭还可以隐忍地做他的御猫,而没有了展昭的白玉堂又会怎样。玉是太坚却太脆的事物,命运过重的敲击只会生出不能弥补的裂纹吧。
这里的白玉堂有伤,在他似梦非梦的幻境里,一次次地回想展昭离开的情景。世间没有后悔药可吃,但人们却一次次的后悔着,如果当时,如果我知道,如果记得,如果…。。一切的一切,被如果陷在从前,抬脚也象是在原地踏着步。
白玉堂披着红衣,象是顺着展昭当年的路往前走,孰不知,他其实还一直将自己留在当年,一直在原地踏着步,扮演着类似展昭的角色。所以在这里,至少在逝水流云的上半部,存在的并不是白玉堂,而是半个白玉堂和半个展昭的混合体。
3配角的存在感
大宋朝只有一个包拯,也只可能有一个包拯。官场永远是这样,太过正直,太过刚硬的人是不可能一直存在下去的,过刚则易折。包拯只能说是个例外,是个因为皇帝需要而存在的例外。但是别的人不可能再成为包拯,那么,那些有些清正之心,有些廉洁之心的官员要如何在官场中生存下去?<逝水流云>中的青莫县令靳田珥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他真的能力不足吗?他真的憨厚吗?他真的软弱吗?看到最后,才发现全文里,这个靳县令竟是个再精明不过的人物。他的憨厚和软弱只是一个保护层,用来保护他在大宋黑暗的官场里不至于被人一脚踢开。只有这样的伪装,才能让他在伪装之后能够真正地做一些有用的事。
只觉得这是<逝水流云>中的另一种悲哀,很现实的悲凉,不只是千年以前,就算如今,这样的事,这样的人,甚至这样的官场还是存在着的。纵观全文,靳田珥这个本该当做配角来看的人物,他的出色不在白玉堂之下。
开头的误唤还让人觉得有一丝好笑,后来的殷勤招待开始让人觉得他并不简单,中间问案一节透露出几丝精明来,而结尾的收宫才把整个面具打开,原来是这样的人物,原来也是如此的不简单。那时的靳田珥竟有一丝夺了白玉堂的光华,瞬间亮得照人眼目。
4让你依旧是自己
这是一件案子,但也是专为白玉堂所设的一出戏,一出将过去的现在连接在一起的戏,一出让白玉堂做回白玉堂的戏。走了的展昭只是让大家怀念,而三年来让大家痛心的却是白玉堂吧。虽然文章里没有提到太多的开封府,虽然文章里也没有提及四鼠。但是初到青莫县的白玉堂,那着红衣的白玉堂,那一遍遍回想着展昭的白玉堂却定是让所有的人都悄悄痛惜着的。
公孙先生借机让白玉堂走了一趟青莫县,靳田珥顺势将白玉堂领进孙府,过去的门再一次被打开,这回走出来的终于是白玉堂了。虽然痛心展昭真的离开,但是一个完整的白玉堂的存在,也许这也是展昭的愿望吧。所以白玉堂才会在靳田珥那一声”展大人”的叫唤中回头,原本他是可以打马远去的,但他终于回头了,又把从前好好的再细看了一遍,看完,看透,看懂之后,才是真正的放下。
5暗香袭人从何忆
压得太深了,所以忘了还是记得,白玉堂自己也不知道。但只是一盘宁神的香,就让白玉堂把记忆重读一遍,让别去的眼神继续闪亮。
因为压抑得太深,所以只要一有触动就会浮现出来。这样说的时候,我只想起了弹簧,压得越紧反弹就越大。而此时白玉堂的心正是这样被紧紧的压着,而且稍一松懈,这些当年就弹了起来。当然,觉得白玉堂会在此地松懈下来,略有点奇怪,毕竟此地永安王的封地不远,而自己被留下来的原因也太过古怪。一盘香居然就可以让白玉堂放松到想起展昭来,我只能说,白玉堂这三年真的将自己压抑得太狠了。
6该是你的终究是你的
开始觉得结尾时靳田珥取出的那个白玉雕鼠有些勉强,也有些不必。再看一遍,才真正觉得,那只玉雕存在的价值,那是一把钥匙,一把用来打开过去与现在之间紧锁的门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并不是谁主动交给白玉堂的,而是白玉堂自己伸手去要来的。
当白玉堂这一伸手,他已经决定打开这扇门,决定从过去,从展昭的影子里走出来了。虽然为着展昭的离去而伤心,但却为此时的白玉堂而开心。只有能从过去走出的白玉堂,才是能真正长久的爱着展昭的白玉堂。
没有一个人能躲在另一个人的影子里还能看清对方的,所以白玉堂把自己锁在展昭的影子里,反而一点一点的磨去了展昭的影象。只有此时,只有他伸手拿过白玉鼠,那个时候,悠悠一笑说:“纵是相思,又何妨!”的他,才是当年的白玉堂,才是展昭爱着的白玉堂。展昭不会去爱自己的影子,所以那三年,那个把半个自己变成展昭的白玉堂也许让人痛心,但却离展昭心心念念的人越来越远。而此刻,当初的爱和当初的人又回来了,虽然一生并一死,可是相思又何妨。
7逝水终远浮云聚散
该来的来了,该走的走了,一场戏落幕,看戏的人小心的背过身子。原本这篇文是我的一场伤心。无论如何,对着这一猫一鼠,一生一死,或是各自娶亲都是我的怨念,天生一对不成对的怨恨往往让我不肯去看全文。
但<逝水流云>我还是看到了结局,就是因为那一句:纵是相思,又何妨。突然想到,他们的爱不是生死可以隔断的,看到白玉堂一点一点的变回白玉堂,看到隔了三年的心又再跳动,看到停了三年的时间重新流动,看到再次鲜活起来的白玉堂,突然深深吐了口气,原来没有了展昭的白玉堂可以是这样的,爱着的同时继续活着。
记得在这一文的回帖里我曾这样写着:爱着猫儿又失去猫儿的小白还是可以飞扬的活着,因为他们两个早将彼此的心交换了,当年猫儿死去,把小白的心带走了,但是却把自己的心留在小白的胸中,小白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来学会怎么使用这颗心,还好,他终于学会了。
是的,他终于学会了,于是那个能让展昭深爱的白玉堂又回来了,而千年以前的故事还会再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