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第42章 英雄之酒

字體:16+-

趙雲……

雖然說已經在清剿黃巾之時見過曹操、孫堅和劉備,在前來此地之前,喬琰也知道樂平與常山之間也不過是一道太行山脈的阻隔而已,卻也不曾想到,會在抵達樂平的第一日便見到趙雲。

喬琰甚至想點開自己的人物麵板看看,她的氣運數值是不是在她不知道的時候出現了什麽變化,不然為何她上一刻還在想,以典韋的水準更適合當做一個近衛而不是縣尉,就有個趙雲送上了門來。

蜀漢楊文然評價,征南(將軍趙雲)厚重,征西(將軍陳到)忠克,這“厚重”二字實在是對趙雲全方位發展本事的評價。

無論是長阪坡之戰、入川之戰的四方征伐,還是任職桂陽太守、督軍江州的留守治理,亦或者是直言勸諫還田於民的長遠政見,趙雲無疑都有大局度量大將之風。

雖然如今出現在喬琰麵前的趙雲還遠當不起那個“厚重”二字,在他尚未及冠、年輕異常的麵容上,多少還帶有幾分跳脫的銳氣,但顯然這種銳氣更傾向於少年意氣,而非是那種魯莽意味。

不過,喬琰想將人拉攏到自己的手下,來擔任這個縣尉的職責是一回事,對方願不願意投效那是另外一回事。

喬琰心中思量不過一瞬,從趙雲的角度看來,這年少的縣侯也隻是上下打量了一眼他這不請自來的陌生人後便問道:“不知足下所為何來?”

趙雲道:“為太行山中匪寇而來。”

在聽到趙雲的回答後,喬琰心中所想正是“果然如此”四字。

他果然不是慕名來投的。

這世上沒有這樣多的好事。

但這也實在不奇怪,趙雲上有兄長,若非因常山郡的推舉,加之常山父老在權衡公孫瓚和袁紹後,覺得公孫瓚更有行仁政之象,他大約也不會在初平二年前去投奔,而後又因兄長過世而回鄉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