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這個事情,實際上說白了,就是隻能州官放火,不能百姓點燈,本就存在著很多的不合理。
大明的海外貿易雖然與兩宋時期有些差距,可也是確確實實存在的,隻不過所有的都是官府主導。
而在大明隆慶元年之時,大明才開始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海,讓民間商人擁有合法地位,東南沿海貿易大開。
民間的絲織品,瓷器,茶葉,鐵器等全部被商人運出海外售賣。
讓手工製造業有了較大的發展。
勤勞聰明的商人,將本國的產品在外海賣出了高價。
也就是因為這原因,大量的白銀湧入了大明,讓本是銅本位的大明,一下子變成了銀本位,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全世界白銀的三分之一都湧入了大明。
不過這麽龐大的利潤點,朝廷卻沒有真正的得到利潤,這一方麵的原因就是朝廷中的官員都是文科生,對於數字,金融邏輯沒那麽敏感,還有一方麵的原因就是皇帝本身對這些事情也並不上心,若是皇帝上心的話,完全可以找幾個聰明人,讓他們製定出一套商稅的正常流程。
大明戶部也不會哭窮哭了二百多年。
對於海軍,徐有貞很是模糊,這應該是第一次出現在了他的字典中。
當然這也怪不得徐有貞。
龐大的帝國,廣闊的領土,實在讓這些讀書人對海外的世界產生不了多大的興趣,可以說,越是讀書讀的厲害得人,就越是沒有那麽大得衝勁。
“朝廷征收外出經商之稅來供養海軍,而後用海軍來擴大海疆,在海外與外出經商得百姓,打魚得百姓提供保護,若是外番之人有所冒犯,或是受到不公正之待,巨船開過,炮火齊射……”朱見深越說越是興奮,胖乎乎得臉上充滿了紅潤。
當然在海軍之下,再設置一個為大明奪取財富勞動力的組織,暗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