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不是濟南,也不是掛著中都名號的鳳陽,而是實打實的大明都城。
明人繪製(南都繁會圖),被稱之為大明版的清明上河園。
裏城門十三,外城門十八,穿城四十裏,沿城一轉有一百二十多裏。城裏幾十條大街,幾百條小巷,都是人煙稠集,金粉樓台,城裏秦淮,水滿之時,畫船簫鼓,晝夜不絕。
城裏城外,琳宮梵宇,碧瓦朱甍。
大街小巷,和共起來,大小酒樓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餘處……到晚來,兩邊酒樓上明角燈籠,每條街道上足有幾千盞,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並不帶燈籠。
這就是此時的大明,南京城。
太祖高皇帝在這裏立國。
太宗文皇帝在這裏登基。
這裏有著一整套的行政體係,是大明的南都。
因為經過濟南的事情,禦駕並未有在城門處停留的安排。
而在城牆之上,除了一臉戒備,站著筆直的士兵之外,還有三十餘名畫師在城牆上的各個角落,緊急的畫著他們眼中規模宏大的迎接儀式。,禦駕從遠到近的景象,他們分批記載,等到畫完之後,在統一謄錄,“帝入南京出警圖”,與朱見深曾經出京時候得“帝出京師出警圖”相互補充。
兩幅圖按照計劃完成裝訂謄畫,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每幅圖都有二十米寬,八十米長,完成之後,就會成為大明的國寶級名畫,成為民族的無價之寶,是清明上河圖的十五倍,側麵描寫環境,著重書畫人物。
整齊的軍隊,騎在馬上的儀仗隊,拿著肅靜牌子開路的護衛和排成兩列的旗手,還有穿著冕服威嚴的皇帝,雖然這些畫師並未在路上見過皇帝,可也要將馬輦給畫成步輦,將皇帝的樣貌也畫出來,其他人包括官員,大多數都是側著臉的,隻有皇帝出現再畫中是正視麵貌,且人物要比周邊的人物大上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