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徐承宗領旨意,為陪祭主官,而後先率領陪祭官員前往孝陵,將神牌供奉於孝陵享殿之中。
太常寺已經事先準備祭祀祭品,翰林院撰寫祭告文與在皇帝陛下進入南京城的當日獻給了皇帝禦覽。
錦衣衛設丹陛儀衛扈行,兵部奏請簡命文武大臣居守京師,而後就是抽調武將,士兵把守各山關隘,選隨扈護駕軍兵,教坊司備大樂。
籌備的時間久了,一切都在有序的開展。
而到了第二日清晨,初升太陽的第一束光芒,正照在從奉天殿緩慢走出的朱見深身上。
他穿著祭服,雙手持玉圭,而在其身後,跟著官員勳臣。
按照祭祀孝陵的規章製度,跟隨皇帝的官員,應是六部九卿衙門堂官,屬官各一名、而後就是鴻臚寺堂屬官、光祿寺、太仆寺卿,翰林院學士餅日講官,國子監祭酒、應天府府尹、六科官六員、十三道官十三員,並且大明在南京的所有身有爵位的勳臣。
朱見深率領著官員們自奉天殿,一路步行到了宮門處。
而後徐有貞手持旨意,高聲誦讀,告天祭文,隨後,正樂四起,在官員們的跪拜下,朱見深登上了馬輦。
隨行官員二百三十六人,而護衛三千餘人,貼身保護皇帝的錦衣衛三百人,將朱見深乘坐的馬輦簇擁其中……
祭祀的官員,在昨夜都已經在孝陵布置妥當,魏國公徐承宗此時就在孝陵之中等候。
馬輦之中的朱見深一臉莊重。
他竟然有些緊張。
他緊緊握著自己手中的玉圭,手掌已經出了些汗,仍不自知,他時不時的深吸一口氣,想讓自己的內心恢複一些平靜。
說實話,在京師祭天,朱見深都沒有像今日這般緊張過。
馬上。
他就能到了朱元璋的陵寢了。
即便此時朱見深成為了現在大明帝國的話事人,不管是內心,還是身體都認為自己是朱元璋正兒八經的子孫,可他內心深處對朱元璋的敬畏,沒有隨著身份的變化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