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下,身穿龙袍盛装,头戴金色冕旒的女子坐在了龙椅上。
随在她身旁的,便是雪鸢和夏蝉两位贴身侍卫。
见陛下坐在龙椅之上,下方众臣纷纷鞠躬叩见,用洪亮的声音喊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众爱卿平身。”
帘帐后方的龙袍女子轻轻点头,淡淡应了一声。
此时,站在台阶左侧下方的徐成令皱着眉头,看着坐在帘帐后的陛下,越看越觉得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娘子。
不会吧,不会娘子她才是女帝吧?
徐成令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真正的娘子,岂不是之前自己一直在防备的陛下。
“等等,好像不是……”
这时,徐成令的目光不由落在女帝的胸前,虽然隔着帘帐,他无法看清女帝的长相,但隐约可以看到女帝那里的余裕似乎有些不足。
他可是很清楚娘子的余裕的,那可是足以胸怀天下的胸襟,绝不只有这么一点。
徐成令不由松了一口气,看来上方的这位女帝并不是他的娘子,只是他看错了而已。
毕竟他的娘子和当今女帝是一对亲姐妹,长得相似也很正常,就是两人的动作都如此一致,让他有些意外。
这也就是说,眼前这位并不是他的娘子雁巧铃,而是大雁的女帝雁姬雪。
只见帐帘后的龙袍女子朱唇微启,如君王般睥睨下方,用清冷的声音说道: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徐成令一听,这下就对味了,还是原来的那位女帝。
此时,坐在帘帐后方的龙袍女子偷偷一笑,这个话术都是铃儿教她的,以免被对方听出猫腻来。
“来人,宣读下今年大雁的折报。”
在女帝的示意下,一名文官走上台来,手里拿着一个折子,翻开宣读。
折子大致的内容就是这一年大雁国库的开销,以及今年施行的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说白了就相当于大雁本年的年度报告。
从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这一年来,女帝还是发布了很多政策,并且进行了大力改革,有些取得了好的成效,有些成效一般。
其中有一项政策,以工代赈,目前正在施行中,为大雁节省下了大量粮食,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灾民的问题。
不只是之前那些从西域逃亡过来的灾民,以工代赈已经在全国推广开来,由官府提供工作岗位,将灾民变换为一种劳动力,一举两得。
但正如徐成令之前说过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而大雁的灾民以后会越来越多,以工代赈只能解决短期问题,但治标不治本。
由于女帝进行大力改革,发展军事,今年大雁的财政收入不容乐观,国库也出现了紧缺的情况。
如果不是徐成令提出的以工代赈政策,那今年国库紧缺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以上便是年度报告的全部内容,大抵上就是告诉下方的官员,朕这一年都干了些什么。
看得出来,女帝是有进取之心的,从她下定决心进行大力改革就能看出,但那样的话,国库就撑不住了呀。
听完这份年度报告,徐成令不由皱了皱眉头。
和他想的一样,女帝能力是有的,但就是有点菜,但他也不说。
他稍微总结了一下,大致意思就是朕今年干了很多事,差点把国库干亏空了。
其实要解决国库亏空的问题也不难,如果他是皇帝,就放任底下的大臣受贿贪污,养肥了再宰,这不就有钱了。
此时,在文官宣读完后,雁姬雪俯视着下方的官员,淡淡说道:
“朕给你们些时间,开始讨论吧。”
在得到女帝的允许后,下方众臣开始纷纷议论了起来。
一时间,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歪比歪比,歪比巴卜。
因为今天是大朝会,前来上朝的官员比以往多了好几倍,有些官员第一次来,在圣上面前,自然想要表现一番。
于是,这些官员便扯着一个大嗓子,在大殿上大发议论。
不一会儿,整个大殿就成了个菜市场,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各个官员都涨红了脸,极力发表自己的观点。
与此同时,大殿上有专门的文官在收集每位官员的意见,在奏折上记下几笔,又走向了另一位官员。
“相国大人,你怎么看?”
此时,几位老尚书走到徐成令的面前,与他进行商量。
“怎么看,拿眼睛看呗。”
徐成令不由耸了耸肩,只见几位老尚书相视一愣,尴尬的笑了笑,说道:
“相国大人,你可真爱开玩笑,老臣们想问的是,关于大雁明年的国策,相国可有自己的看法?”
“没有,我说了不算,陛下说了才算。”
徐成令淡淡回道,一副已经开摆了的模样,让几位老尚书顿时哑口无言。
倒不是他不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也是心怀伟大理想抱负的好不好,只是再伟大的抱负,那也得女帝同意了才算。
而且现在下方正在收集意见,到时会汇总起来,报告给女帝。
要是让女帝听大殿下方这几百号人轮流发表看法,那还退不退朝了,年终俸禄还发不发了。
领俸禄倒是次要的,主要凡事都要讲究一个效率,大伙都盼着早点退朝领俸禄呢。
“相国大人,多谢上次你替老臣解围。”
“是啊,若没有相国大人,我和户部尚书可就要被革职了。”
说话的是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之前他俩因为受贿贪污的事情,被女帝盯上,还好徐成令给他们开脱,这才保住了他们头上的乌纱帽。
“无妨,下次注意点。”
徐成令点了下头,他这么做,只是顺着陛下的意思,免得牵连到自己。
结果倒好,反而这两位尚书欠了自己一个人情。
“好了,肃静。”
一个清冷的声音突然响起,在一众嘈杂的声音中显得十分微小,但这个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一下便让嘈杂的众人安静了下来,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此时,下方收集百官意见的文官走了上来,将折子交给了徐成令。
就在徐成令有些愣住的时候,女帝的声音再次响起,一双凤眸望向他的这边,微笑着说道:
“相国,你来念出折子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