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梅娘子怎么会是当今女帝?

第一百三十一章 李白桑,杜甫桑,请借给我力量

字体:16+-

在原著的小说里,公孙大娘是玉京坊的主人,曾护过数位皇帝,是书中天花板级别的战斗力。

雪鸢和夏蝉这两位女帝的贴身侍卫,就是她教出来的。

女帝的贴身侍卫,那得是多高的武力值啊,起码能和他身边的瞳心平分秋色。

可想而知,公孙大娘真正的武力值得有多高了。

夏蝉曾经说过,这世上存在那种刀枪不入,容貌永驻的人,指的恐怕就是她们的师傅,公孙大娘。

徐成令看着操武场上那相貌倾城的白纱女子,年纪看起来也就二十七八岁,雪白的肌肤仍如少女一般娇嫩。

但如果是知情人,其实就知道公孙大娘已经活了一百多年。

这一百多年来,她的容貌就已经没有变过了。

可即便是金丹修士,过了这么多年,容貌也该发生一些变化了。

有人说公孙大娘修炼了一种长生术,可以让容貌永驻,让肌肤如同初生的婴儿一般水嫩,十分神奇,就是不知真假。

但你必须要明白一点,无论她看起来多么年轻,她都是可以给你当奶奶的人了。

“啪啪啪!”

剑器舞结束后,台下一阵掌声雷动。

“铿”

人群中独领首位的绝美女子将手中剑器平放身前,双指往剑身轻轻一抹,在内力的加持下,剑器发出一声清脆悦耳的剑鸣声。

公孙大娘收起剑器,一双美眸不由瞥向观战席上。

被师傅盯上,站在女帝身侧的雪鸢夏蝉二人不禁感到一阵脊背发凉。

这时,公孙大娘注意到女帝身侧唯一站着的官袍男人,玉京坊掌握着京城最全面的情报,自然也包括此人的身份。

老相国的养子,当今大雁的新相国,娶了女帝妹妹为妻,名叫徐成令。

此时,徐成令不由看向下方,与公孙大娘的目光对视在了一起。

只见她勾起一抹让人惊艳的嘴角,而后转过身去,缓缓退到了台下。

见徐成令一脸着迷的看着下方的公孙大娘,一只纤手不由伸到了他左侧的腰间,对着他的软肉狠狠掐了一下。

“嘶!”

徐成令疼得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他回过头来,那只纤手的主人瞬间又如同个没事人一般。

徐成令不禁陷入沉思,刚才站在他左侧的人只有雪鸢,以及一脸风轻云淡的女帝。

只见两人都如同没事人般望向别的地方,一副浑然不知情的模样。

刚才掐他软肉的人,不是雪鸢就是女帝,可到底会是谁呢?

徐成令猜不出,也不敢乱猜,万一猜错问题可就大了。

总不可能是女帝掐他的吧。

此时,雁巧铃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对着下方的众人说道:

“诸位都是我大雁的才子,观看完这场难得的剑器舞,想必心中已有想要抒发的想法,不如写在纸上,也让朕看看你们的才华。”

雁巧铃纤手一挥,几名宫女端着纸笔走了过来,分发给下方的年轻才子。

此次前来观看剑器舞的都是大雁的年轻才子,其中大多是国子监出身,因为国子监还没开学,今天被陛下召集了过来。

这可是难得能在陛下面前表现的机会,他们自然不能放过,各个都绞尽脑汁,在宣纸上写下最好的词句。

徐成令看着这一幕,总觉得有些似曾相识。

“好家伙,这不就是万恶的观后感吗?”

徐成令终于想了起来,这不就是和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看完之后还得写观后感一模一样吗?

好家伙,就算来到古代,也逃不了要求写观后感的命运。

这时,一名端着纸笔的宫女来到徐成令的面前,微笑着问道:

“相国大人,你也要试一下吗?”

这抒发个人想法本来就是女帝拿来考察那些大雁才子的,如果谁写的话,就能得到女帝的赏识,这可是极其难得的一次机会。

本来徐成令是不想写的,但想了一想,刚才的剑器舞可谓是酣畅淋漓,激昂顿挫,令人难忘。

看完如果不写点什么,确实也不太好。

于是徐成令点了点头,从宫女手中接过纸笔,愁思苦想了起来。

“爱卿,你也要试试看吗?”

一旁的雁巧铃见徐成令接过纸笔,不由来了兴趣。

在她的印象里,徐郎的才华也是不差的,还给她写过不少诗,把她感动得痛哭流涕。

当然,这些都是小时候的黑历史了。

“下方这些人可都是我大雁的年轻才子,爱卿可有信心压过他们一头?”

雁巧铃心里有些期待,想看看她的徐郎到底能不能力压群雄,取得今天的头筹。

“相国大人,这次的胜者可以得到陛下亲赐的金笔,要加油哦。”

雪鸢走到徐成令的身旁,为他加油打气。

“我尽量试试。”

徐成令不由失声一笑,要他讨论国家大事还行,但要他和这些苦读诗书十多年的年轻才子比拼才华,那他难为他了。

这个时候,徐成令的脑海不由响起了一个声音。

李白桑,杜甫桑,请把你们的力量借给我吧!

倏然间,徐成令脑海中灵光一现,想起了一首专门描写剑舞的诗。

当初他觉得这首诗很帅,还特意花了几天时间给背了下来。

这一刻,徐成令感觉到诗圣的力量进入到了自己的体内。

他提起毛笔,在宣纸上奋笔疾书,灵感如泉喷般涌现了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下方的才子们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由宫女呈送到女帝的面前,进行打分和评价。

无论是雁巧铃还是雁姬雪,她们自幼便开始通读经书,在当朝大学士身边学习礼法,琴棋书画,必须是样样精通。

这些才子或以诗句,或以词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有的只有寥寥四行,有的长篇大论,可谓是各显神通。

雁巧铃从宫女手中接过写着诗词的宣纸,一个接一个的看过去。

“不错,不过感情仅流露于表面,表达过于浅显,勉强算是合格吧。”

“起舞弄清影,这句倒是不错,但后面的诗句显然有些美中不足,给个合格吧。”

“这个上面字写的太难看了,不合格。”

下方的年轻才子们听着女帝的评价,当听到合格时,心中不由松了口气,而听到不合格的,脸色顿时不由一白。

从始至终,能被女帝评为高分的仅有两位,而他们也都是在国子监名列前茅的监生,将来前途无量。

就在众人都以为胜者会在这两人中决出的时候,女帝终于看到了最后一篇。

而这一篇,正是由徐成令写的,有点长,稍微花了不少时间。

此刻,雁巧铃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对下方的年轻才子宣布道:

“朕宣布,今日拔得头筹的人是,徐成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