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風味》是清江市政府主辦的省級刊物,主打本省風土人情,包括並不僅限於風景、民俗和美食,內容十分豐富。
作為國內第一批地方性雜誌,《清江風味》創刊至今,已經有四十多個年頭了。
它幫無數人開了眼,了解了外麵的世界,也曾大熱過,一度到達一刊難求的程度。
想當年,每到發刊日,無數忠實讀者都會早早等在各大報亭、書店門外,準備搶一手熱乎的。
那時候的《清江風味》就是敲門磚。
哪怕不認識的陌生人,隻要來一句“哎,這個月的《清江風味》你看了沒有?”
話匣子也就打開了。
誰能買到,一準兒是話題中心人物沒錯了,若想借的,不說盡好話能行?
更有人曾因借閱雜誌成就金玉良緣,傳為一時美談。
可後來新文化入侵,電子產業強勢崛起,本地相關部門卻固步自封,不肯與時俱進。
於是銷量接連下滑,終被時代拋棄,風光不再。
一直相關單位領導換屆之前,已經到了白送都沒人願意要的地步。
這玩意兒又硬又沉,擦腚都不好使,別給我!
如果不是財政撥款,早不知倒閉多少回。
曾經紅極一時的雜誌淪落到這般境地,不少看著它長大的老讀者都不勝唏噓。
後來相關部門大換血,年輕的領導協同旅遊部門等一起大改革,時隔十多年,終於重新招聘雜誌編輯、攝影師等,《清江風味》又慢慢煥發了生機。
不過即便如此,紙質雜誌的輝煌時代還是過去了。
現在能賺錢的紙質雜誌,基本都是時尚、明星。而沒有流量加持下的《清江風味》,平時能維持收支平衡就很不錯。
偶爾有幾期盈利,上上下下就都跟過年一樣。
前段時間廖初崛起,《清江風味》的主編腦袋裏直接就蹦出一行加粗加黑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