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岐,诛杀乱臣贼子!”
大商无数百姓齐声高呼,拥护帝辛的所有决定。
不管是**平西岐,还是与圣人道统势不两立,大商人族都不会坚定的跟随在大王身后。
哪怕西岐有四圣支持,只要大王一声令下,大商百万将士,不平西岐誓不归!
这便是帝辛在大商的威信。
毕竟帝辛这些时日以来,为大商,为人族所做的一切,所有人都清楚的看在眼中。
尤其是直接由凡入仙的百姓,对帝辛更是有一种狂热的崇拜。
不是大王传下【天神诀】功法,以这些人的天赋,此生都没有成仙的机会。
“我西岐乃天命所归,人族正统!”
“吾姬昌,自今日起,于西岐立国!”
“国号--西周!”
在帝辛宣告天地的同时,有了底气的姬昌,也当即宣告天地。
帝辛说他是乱臣贼子,姬昌也没有反驳的必要,他直接立国,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且他不仅要于西岐立国,更要取代大商,成为新的人族共主。
“拜见周王!”
最先反应过来的姬发,急忙躬身行礼。
文武百官也都跟随在姬发身后,齐声恭贺。
他们这些人都算的上是西周的开国功臣,未来所能得到的好处,简直难以想象!
西岐文武百官,如何能不激动?
尤其是有四圣支持西周,取代大商可谓是指日可待。
而帝辛,听到姬昌立国,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
别人不清楚四圣的算计,他还能不清楚?
西周不过是四圣扶持起来的傀儡,利用西岐攻打大商,引出截教弟子,送其上封神榜。
最后人皇降格为天子,从此人道不显,不仅断了女娲的道途,更是令人族在也走不出强者。
而四圣,其实也不过是鸿钧的棋子,唯一得到好处的,只有西方二圣。
其实西方二圣也是运气好,当初魔道相争,鸿钧联手扬眉大仙,阴阳老祖等大能围攻罗睺,西方灵脉最后被罗睺引爆,导致西方贫瘠。
这笔账天道算到了鸿钧头上,需要鸿钧来偿还因果,这才是有了后面的西游量劫,佛门大兴。
不过这是后话,而且纵观整个洪荒,除了鸿钧道祖,诸圣也不知道鸿钧的算计,而帝辛是唯一知道的。
这也是姬昌于西岐立西周,他并没有强行阻止的原因。
天道大势面前,别说他只是金仙境的修为,哪怕是诸圣,也无法逆转。
高坐紫霄宫的鸿钧道祖,看似不管洪荒之事,但帝辛却很清楚,一旦影响到鸿钧身合天道,鸿钧道祖必定亲临人族,拨乱反正。
当初第一次巫妖大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巫族直接打穿天庭,眼看就要覆灭妖族,鸿钧在关键时刻降临,从中调停。
看似为洪荒众生着想,不忍心生灵涂炭,实则是妖族还不到被灭的时机。
眼下的西周和大商,其实和昔日的巫妖对立有些相似。
哪怕他现在有覆灭西岐的实力,却不能直接出手。
除非是有抗衡鸿钧的实力,才能真正的做到行事无所顾忌。
“乱臣贼子,也妄自称王?”
“寡人今日不与你们计较,是在给西岐百姓悔过的机会!”
“若西岐百姓依旧冥顽不灵,就不要怪寡人没给你们机会!”
帝辛虽暂时不能动姬昌,但他需要给大商将士和百姓一个解释。
此番话看似在警告西岐百姓,实则是说给大商将士和百姓听的。
毕竟他之前在大商众将士和百姓心中,是杀伐果断,连诸天仙神都不放在眼中的万古明君形象。
直接默许了西岐立国,会让他在大商众将士和百姓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果然,帝辛这话一出口,原本义愤填膺的大商众将士和百姓,顿时对帝辛肃然起敬。
“大王仁慈!”
“大商能有此仁慈之君,此乃我大商之天大造化!”
“西岐乱臣贼子,不要被所谓的圣人忽悠了,赶紧弃暗投明吧!”
对待乱臣贼子都能做如此大度,给西岐百姓悔过的机会,除了大王,还有谁能做到。
毕竟谋反是死罪,不管出于任何理由,都只会有一个下场,死罪!
换做任何君王,对待反贼都不会手软,当以最强势的姿态平定叛乱。
而帝辛,却还在为西岐百姓考虑,觉得他们是被圣人利用了。
把不过西岐得到老子赐下仙丹的西岐百姓,此刻都沉浸在兴奋之中,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告。
帝辛是明君不假,但大商人族太多了,仅凭帝辛一人,根本照顾不过来。
如今他们能得到圣人垂爱,这是西岐百姓而言,是天大的造化。
谁能带给他们想要的,谁就有资格当人族共主!
感受到大商百姓的崇拜,帝辛嘴角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默许了西岐立国,四圣接下来的动作,只会更加频繁,这对帝辛而言,正是报仇的机会!
四圣想要借助人族送截教弟子上榜,他自然会以同样的方式,利用西岐,将阐教弟子送上榜!
屹立虚空之中的帝辛,看了眼姬昌,随后收敛周身威压,回归朝歌城。
昆仑山,玉虚宫。
“这帝辛……竟然就这么妥协了?”
看着回归朝歌城的帝辛,元始不但高兴不起来,反而有种不安的感觉。
以帝辛的性格,若是没有其他谋划,岂能容忍姬昌于西岐立西周?
事出反常必有妖!
但量劫之下天机混乱,而且帝辛是量劫变数,哪怕他身为天道圣人,却无从推演。
首阳山,八景宫。
“帝辛,不管你有何谋划和算计,也无法逆转天道大势!”
“待西岐攻破朝歌之日,便是你的死期!”
老子看了眼回归朝歌城的帝辛,冷笑不止。
不过老子的注意力,很快从帝辛身上移开,落在了姬昌身上。
如今姬昌于西岐立西周,人教便可重新于人族立教!
这才是老子最需要做的!
“玄都,你前去西岐,传法人族!”
老子召来弟子玄都,沉声交代道。
“谨遵师尊法旨!”
玄都躬身行礼,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