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者的江湖

第31章 第四章 还算麻烦的事

字体:16+-

弯月当空行路难,刀锋依旧望青天。

夕阳西下听天上风走云幻,新月当空品席间觥交筹错!

当晚,王丛与鄂英才吃罢晚饭后不久,鄂英才就与王丛告辞了!然后王丛与秦赴等人只是简单的交待几句后,就回卧室睡觉去了!

雄鸡鸣晨,叫醒了古镇渔阳里熟睡着的人们,此时蓟北镖局里面的少年们早就已经热火朝天的忙碌了一个多时辰。整个镖局中只有王丛卧室的门依旧紧闭着,秦赴等四兄弟面色严肃的依次站在王丛卧室的门外。他们也只是安静的站在门外,并没有一个人去敲门叫醒王丛。

随着太阳的缓缓升起,他们四人的额头上不觉间就已经开始微微冒汗了。虽然也许此时他们四人心中已是惊涛骇浪了,但却也没有一个人发出任何声响,他们只是依旧笔直的站在王丛的门口。虽然王丛经常跟他们讲越是遇到棘手的事情,就越要保证头脑的清醒和充足的睡眠。但只要是心里装过事情的人都清楚,能真正做到心中有事还能若无其事是多么得不容易!

随着一声哈欠,王丛的房门推开了,他扫视了秦赴等人后,苦笑了一声道:“你们四个在心性这方面需要进步空间还不小啊!我昨天交待的事情都准备好了么?”

秦赴等人闻言躬身施礼后,秦赴开腔说道:“大哥,我们都已经准备得当了,此次由我、秦蹈和秦火分别带来咱们镖局内身法最硬的六十名镖师分三队去中原镖局总会渔阳站找鄂大人。镖局内的大小事务都交由秦汤负责管理!”

原来鄂英才找王丛帮忙的事情,只是简单的押镖的事情。

话罢,秦赴双手轻拍,他身后走出了六十名衣着齐整,形态上虽然看似良莠不一,但每少年的眼神都出奇的一致,他们神态各异的眼睛中都嵌满了与年龄不符老练。

王丛扫视了众人一眼后,说道:“大家不用这么严肃,此次的押镖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咱们只要安全的把雇主鄂大人送达到目的地京城就够了!”

原来鄂英才找王丛帮忙的事情,只是让王丛把自己送回到京城去。

王丛略微停顿了一下道:“对了,此次护送任务的酬金为一万两白银,位列中原镖局总会押运任务榜第一!不怕大家笑话,上次报酬一万两白银的任务也是咱们蓟北镖局接的,而且还是我亲自押运的。但是我失败了!”

王丛活动了下脖子说道:“这次是我们蓟北镖局再次名动江湖的机会,也是你们在江湖扬名立万的机会!如果这次任务能够完成,能回来的每个人赏钱白银100两,升一等镖师。回不来的安家费白银200两,直系亲属由镖局负责养老。”

众人听后,只有秦赴等人依旧面沉似水,看不出半点波澜。但是他们身后六十个年轻人的眼神中却都变得亢奋了起来,满眼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王丛缓缓的一一与众人对视后,说道:“好了,就这样吧!秦赴、秦蹈、秦火带着人去中原镖局总会找鄂大人吧!我也该去活动活动筋骨了!”

如果护送鄂英才只是简单的护送任务,那么为什么鄂英才会亲身来请王丛帮忙呢?如果护送鄂英才只是简单的护送任务,那么为什么鄂英才会出一万两白银呢?如果护送鄂英才只是简单的护送任务,那么王丛为什么没有亲自去护送呢?

若干的疑问萦绕在秦赴四人的心中,但没有一个人去开口问王丛。因为他们是王丛的兄弟,他们都无比坚定的信任着王丛!听到王丛说完话后,秦赴等人再次一一向王丛抱拳行礼,接着就带领镖师们整齐划一的离开了王丛的卧房门口!

王丛目送着众人走后,两只手的手心却都不知不觉的多了些许汗液。他缓缓的从怀中掏出了一块玉佩,这是一块成色、大小、工艺均算不得佳品的玉佩。但这是王丛爷爷临终前交付给他的唯一东西,王丛面色庄重的端详了一会,仿佛在通过端详玉佩来找回曾经那个少年。随着王丛手心里汗液慢慢的消失,他本人也消失在卧房门口了。

大多数人都会拥有这样一种小物件,就像王丛的这块玉佩一样。虽然它外表看似普通、平凡,但如果它变成某种情感的载体时,它就会拥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这是一种可以让人内心平静的魔力!

这次王丛的离开和往常不同的是,他没有立即回到翠萍山的林间去继续钻研武学、沉淀心性。而是背着一个不大的小包裹,径直向翠萍山的后山深处走去了。

王丛步履平和的在山间小路上行走着,看似走的很慢,但他每一步都走的极为认真,所以不一会他的身形就移动到了很远的前方。当王丛走到翠萍山山间的平台时,他停下来了。这就是他此行上山的终点,一间略显简陋的茅屋。

这是翠屏山上仅有的一间茅屋,这也是王丛六岁那年和他师傅第一次见面时的那间茅屋,这还是王丛第一次认识刀、学习刀、掌握刀的那间茅屋。王丛停下脚步后,看了会茅屋后侧烟筒处缠绵不断的冒着黑烟,王丛舒展了一下筋骨后,向着茅屋说了声:“老朋友,好久不见啊!这次我又来麻烦你了。”

话罢,王丛继续一步一步的向茅屋走去,当他走到茅屋的门口时,茅屋的门突然就开了,但是不大的茅屋里却没有一个人。空****的茅屋后侧只建造着一个看似简陋,却常年不熄的火炉,这是王丛的师傅当年打造黑陨刀时,留下的火炉。

这看似简陋的火炉建造起来却是极为的不简单,王丛的师傅当年之所以在翠屏山上打造黑陨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不高、不阔的翠萍山上存在着这么一处极为纯净的地心明火,这看似简陋的火炉就是王丛的师傅凭借强悍的实力,以地火为基,历时整整三年才打造而成的。

如今当王丛再次迈进茅屋的时候,火炉中“嗖”的喷出一道浓烈的火焰向王丛袭来。面对突然的变故,王丛依旧面色沉稳,当即运起了慕容宜传授给他的“一梦千年”的功夫,他双拳猛的向前击出,正好和那道粘稠的烈焰撞击到了一起。

当王丛的拳头与那道烈焰相撞的瞬间,那道烈焰因遇到阻力后停滞在了半空。与此同时它身后火炉似有生命一般,依旧源源不断的为烈焰输送着的热量。那团烈焰就像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长大后见到父母一样,不间断地向王丛击出狂热的能量。

相持了一会后,王丛见空中的烈焰温度略有降低的一刹那,他果断的换拳为掌,双手紧紧的握住那道粘稠似实物一般的烈焰。随着王丛内劲的不断加强变化,那团猛烈如岩浆一般浓烈的火焰,在王丛的掌间也在不断变换着形状。

约一个时辰过后,茅屋后侧的烟筒冒出的黑烟忽然变成了灰黑色。王丛则是满头大汗的从茅屋走了出来,和进去的时候不同的是王丛的背后多了一把刀。

这是一把陪伴了他二十多年不曾离身的刀,刀名虎翼!原来两年前在王丛再次来到翠萍山的第一天,他就把虎翼刀,送到了它初生的炉内,再次对它进行了锤炼。

此时的虎翼刀虽然平静的插在刀鞘里,这个刀鞘是王丛用最顶级黑铁为它打造的。也许是虎翼刀与王丛分离得太久了,它刀身上那黑红色的两道刀纹,仿佛已经压抑不住滚烫的热情,透过了漆黑的刀鞘自内而外从两侧洋溢着摄人的红光,把原本漆黑的刀鞘映射的仿佛似透明了一般。虽然虎翼刀依旧狂热非常,但它已经没有了和王丛僵持时的倔强,它此时散发出的红光,只单纯的充斥着淡淡的兴奋。

能让一把刀保持长期不生锈且无坚不摧的的方法一般只有两种,一种是定期的、细致的、不间断的养护,这种方式通常需要极大的成本。另一种则是对刀永不停息的锤炼,第二种方式既是对刀的考验,又是对人的考验。考验刀能否在不断的锤炼中继续愈炼愈坚,考验人能否在手中无刀的时候,继续和刀,心存羁绊、不断变强。

所以此法既是炼刀,亦是练人。

人如果想要永不言弃、永远不倒下,一般也有两种方法。要么是需要有强大的身份、背景做支持;要么只能强迫自己去习惯去坚持倔强、去永不停息的让自己变强!只有变得足够强才可以不倒下!

王丛轻轻的摸了摸他的刀,回身再次深情的看了眼茅屋,面色严峻的将茅屋的门关上后,就向着翠萍山的山脚下走去了。第二天清晨,王丛方才缓步走出了并不算大的翠萍山间。此刻的他已经换好了一身宽松的衣服,身后背着虎翼刀,左手提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裹,面色轻松、脚下坚定的向不远处的前方漫步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