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记之张敬业

第三十六章 打铁老匠

字体:16+-

“你是谁啊?”一个苍老而低沉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

他回头一看,见金色的阳光下站着一个身材干瘦的老人,老人身穿深灰色的粗布短衣短裤,头发灰白,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陷的眼睛,却透着深邃的光芒。他背着一捆木材,虽是风烛残年,但脸色看来颇具神采。

张敬业躬身行礼道:“老伯您好,晚辈名叫张敬业。”

老人脸上现出慈爱的神色,问道:“小兄弟你来这里做什么?”

张敬业道:“晚辈四处行走,不想竟走到您家门口,打扰之处还望见谅。”说着走上前去,帮他卸下肩上的木材,发现老人后背高高凸起,原来竟是驼子,心想他年纪这么大,还要背这么重的木材,实在不容易,于是帮他将木材搬到木屋门口。

他回过头来,见老人憨笑着,脸上现出许多皱纹。老人说道:“不打扰,不打扰,我这里至少已有二十年没人来了。”

张敬业好奇道:“您一直一个人住在这里?”

老人点点头说道:“是啊。”忽然想到什么事,双目大睁说道:“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看炉里的火熄了没。”说着大步向木屋里走进去。

张敬业站在门口,过了半晌,见老人从木屋中走出来,脸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问道:“老伯您怎么了?”

老人垂头丧气,指着木屋道:“我炉内正在锻炼一把兵器,为了这把兵器,我已经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眼看着已经快完成,刚刚却发现缺少一点铁料,现在这个时候,你说该去哪里找铁料!”他叹了口气,道:“看来是命中注定、功败垂成了。”

张敬业听他这么说,从背上解下那把破旧的铁剑,道:“这把铁剑有些锈蚀,不知能不能用,您看看。”说着将剑递了过去。

老人伸出枯瘦的手将铁剑接过,只听“嚓”的一声响,铁剑出鞘,剑刃上的铁锈左一块右一块,特别难看,剑身也毫无光泽。老人举着铁剑,眯着眼睛看了半晌,突然脸现大喜之色,道:“好剑,真是一把好剑。”

张敬业笑道:“您说笑了,这不过是一把普通的铁剑,多年弃之不用,受潮生锈,丑陋不堪,哪能算是什么好剑。”

老人郑重其事地道:“不,此乃上古赤乌铁,此种铁非掘地一万尺不可得。”说着走到木屋门口,背对着张敬业蹲下身来,将铁剑放在磨刀石上磨了磨,又拿起磨刀石敲了敲,接着拿起磨砂布擦了擦,最后用一条黑步又来回擦了几遍,再把剑拿到张敬业面前的时候,那把丑陋锈蚀的破旧铁剑已变成一把锋利发亮的宝剑!

老人拿着宝剑走到一棵挺拔竹子前,轻轻一挥,那棵笔直的碧绿竹干瞬间被拦腰切断,似乎隔了一会,竹子上半段才倒了下来,切口处十分整齐。

张敬业从来不知道,这把随身携带这么久的破旧铁剑,竟然是一把如此好的宝剑,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驼背老人道:“我想用这把剑作为原料,融入我的炉里,打造我那把兵器,你能否将它卖给我?”

张敬业道:“这把剑是我朋友相赠,不能将之出售,您要用只管拿去便是。”

老人连连称谢,道:“那你在这里等一下。”说着驼着背、拿着剑走进木屋。

张敬业静静地站在门口等待,忽然听到老人在屋内喊道:“小兄弟,你进来吧。”

张敬业顺手将门口的木材搬进去放在地上,见屋内窗子紧闭,没有一丝光线,但他仍能看清周围的一切。

他清楚地看到,屋内中央放着一个圆型的用石头砌成的大火炉,炉边有一个大风箱,火炉和风箱十分破旧,看样子已用了几十年。

屋内热气腾腾,人站在屋内就像馒头被放到锅里蒸,张敬业的身体已不断在冒汗。

老人走过来将那捆木材搬到火炉边,道:“你来帮我拉风箱,我负责添木材。”

张敬业心想:铁剑应该早就被老人扔进火炉内,现在需要先加热将铁剑溶化成铁液,与炉内原有铁液融为一体,接着让温度降低,才能开始锻造成所要的形状。我虽从未打过铁,但也知道打铁是力气活,好在我体内具有较深厚的内力,料来也不至于太难。

他虽这么想,可是当他一上手,却发现自己根本拉不动那风箱!

老人看着张敬业,微笑道:“小兄弟,我知道你练过武功,内力深厚,可是天底下那么多打铁匠,有几个是练过武功的?打铁根本不需要武功,你拉不动风箱,只不过是因为你使力的方法不对。”

张敬业停止使用内力,疑惑地望着老人。

老人缓慢地说道:“首先你要全身放松,不要使用半点内力,最好闭上眼睛,把你的身体想象成一个物体、一个整体,而你身体周围,是一个庞大的能量场,你拉动风箱所需要的力量,全都来自周围的能量场,那些能量,会通过你身体表面的毛细血孔,穿透你的皮肤,进入你的筋脉,汇入你的心脏,然后瞬间释放出来。”

张敬业依言而为,果然立马就能拉动风箱,他起初保持节奏,后来慢慢地节奏越来越快。那炉中的火苗,随着风的节拍不断跳跃着。

老人不断往炉内添加木材,炉内温度越来越高,木屋内的气温也随之升高,但不知为何,此时张敬业的身体却不再冒汗,他甚至反而觉得十分凉快。

木屋房门紧闭,张敬业不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他就这样不断地吸收周围的能量,不断外放出去,不断地拉着风箱。

吸收的能量总会比外放的能量多,他感觉心脏越来越饱满,又似乎永远也达不到饱满状态。

不知道过了过久,老人忽然道:“减速。”张敬业拉动风箱的手便慢了下来。

又过了半晌,老人道:“停。”张敬业便停止拉动风箱。

炉内的火苗停止跳动,炉底的火渐渐暗下去。

老人走过来揭开炉盖,用长长的钳子从火炉中取出一大块铁片,放在大铁板上,又从角落里取出一把两尺长的大铁锤,开始重重地敲打那块铁片,铁片在铁锤的敲击下,飞射出点点火星。

张敬业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火星飞溅的轨迹,让他想起了贺天南和刘白山快如闪电、亮若流星的剑法,他看了很久,慢慢地,他终于想通了一点,火星起飞的起点和状态,决定了它飞溅的轨迹和终点!他用心地看着,认真地想着刘白山的剑法,过了一会,心里顿时恍然大悟。

老人忽然停止打铁,道:“木材用完了,这附近没有树林,我到集市上去买,你来打这铁。”

张敬业点点头,接过铁锤问道:“要将它打成什么形状?”

老人道:“越薄越好。”

张敬业依言锤击起来。

老人拉开木门,门外无雪也无风,阳光静静地照射在地面上。他听到铁锤敲击声,又将门关上,走回屋内对张敬业道:“你这样打不对。”

张敬业停下来,看着老人等待他的指导。

老人道:“你的力道用得不对,虽然你是利用身体之外的能量,但你还是要注意对力道的控制,不能每一下锤击都出尽全力,这样花的力气太大,铁片在这么大的力道重击下,弯曲变形太大不易塑形。你每次都发出如此巨力,你的手臂只下难上、只发难收,不够灵活。每一锤落下,你都应保留力量,当铁锤受力反弹起时,你才有力量更好地控制它,让铁锤更好地进行下一次锤击。”

张敬业依言而为,感觉自己似乎领悟到武学的真谛,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对力量更好的控制。

老人见他掌握了打铁的方法,便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老人推门进来,将两捆木材提进来放在地上,张敬业注意到那两捆木材比之前那捆大很多,不明白他那么瘦弱的身材,怎么搬得动如此大的两捆木材。

老人递了一碗水给张敬业,脸上忽然露出微笑,他微笑的时候眼睛眯了起来,脸上皱纹也密集起来,张敬业觉得他这个样子很可爱。

老人接过张敬业手中的铁锤,开始锤击起来。

张敬业看着他的锤击的动作,看得十分入神,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场景:一个鹤发童颜、白衣飘飘的仙人正在演练一套神奇的刀法,他的刀法浑然天成,所有招式都圆转如意,他手中虽然有刀,并且那把刀还很大,但看起来他却像是两手空空。

过了一会儿,那个鹤发童颜的仙人,竟然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居然就是张敬业自己,他看到自己在演练那套神奇的刀法!

老人停止锤击,用铁钳夹起那块大铁片扔进火炉里,又让张敬业拉风箱,自己则坐下来,从搬进来的两捆木材中,选出一块最大的木头,开始用一把锋利的小刀雕刻那块木材。没过多久,那块大木头被雕出一把大木刀。

老人站起来,将大木刀推到张敬业面前,道:“我用了你的铁剑,现在做一把木刀还给你。这把刀长四尺,宽一尺,厚一公分。”

张敬业见大木刀通体浅棕色,缓缓伸手接过,入手厚实,重量却特别轻。他忽然发现那把木刀,居然跟他刚才看到的那个场景中的大刀一模一样!

老人和蔼地笑着道:“谢谢你的帮助,剩下的事就交给我吧,你有事可以先走。”

张敬业拱手道别,拉开木门走了出来,阳光洒在他脸上,他感到心情无比畅快,身体无比轻灵,仿佛纵身一跳,就能碰到两丈多高的竹叶,但他毕竟没有跳起,他只是缓缓地向竹林外走去。

竹林里没有雪,从他走进竹林时,竹林中就没有半点雪花的痕迹,现在依旧风和日丽、春意阑珊,这里仿佛永远都是春天。

然而等他走出竹林,外面的世界却又是冰天雪地,千里飘雪。

他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仿佛自己在竹林中待了半天,外面的世界已经过了很久,又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即使真的岁月飘逝,物是人非,对他来说,却没有太大的不同,逝去的依然逝去,无法挽回。该找寻的却还未去找寻,无可奈何。他已感到有些彷徨,路漫漫,这条路是否还应该再走下去?路的尽头又是什么?还是应该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