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世长恨歌

第六十九回 河溪风云江湖对峙,丹若鹫龙重返净国

字体:16+-

话说丹若君与巫师一等人在骨色生香魔馆吃了亏,便驾驭这金大鸟回到王城,把魔王如何害人与兆君说了一通,还说魔王与朔君有情义渊源。

兆君笑道:“朔君乃我王兄,如何与那魔头有渊源?”

之前丹若也是不知缘由,听前朝大臣慕容华嘻嘻一说才知道,于是命人召见慕容华,兆君只听慕容华道:“朔君并非你亲王兄!”

“你细细说来与我听!”兆君急道。

“朔君乃奕王之子,君上乃衮王之子,随说兆君与朔君之母都是美心王后,可你们终究不是同父。”

“这又是何故?”兆君道。

“那时候,奕王是老国王心仪的储君,将来的中州麒麟王,只是奕王来少年自武当,后去了昆州戏子美心,美心怀了奕王之子朔君,后来入了王城,奕王征战在外,留美心王后在王城。美心与衮王相好,奕王回来,心生痛恨。在衮王给奕王庆祝捷战归来的国宴上,不知是谁给奕王下了蛊毒阴阳散,奕王便体弱,身败名裂,后入住合欢里,郁郁寡欢。美心王后生下朔君,不久便怀了衮王之子兆君,也就是您,君上!”

兆君一听慕容华所言,像是在听哪国王权纷争一般,久久不说话。倒是丹若君进言道:“父辈恩怨,看来儿辈要偿还了。这朔君早晚是要来讨伐我们王城的!现在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这江山本就是衮王之后的,他奕王之后朔君岂能肆意横夺?”

兆君听了怕是坐不住了,立刻召集天下兵卒,并拿出麒麟兵符,欲要举兵前往武当。

只看武当那边,花姝,花施,龙瑶与杜娟姐妹四人终是团聚,姐妹四人暂住在一隔间里,许久不见,倒是有很多心里话要说。

四个挤在一起,把那素锦帘子放下来,花施拿出那神光镜,作夜灯。龙瑶早就显出那龙鳞狐尾,左右摆弄着,花施依偎在花姝怀里,杜娟挨着龙瑶,靠枕躺着。

“哎呀!龙瑶妹妹你行了,小心你狐尾掉毛!弄得满床都是,夜深了还怎么睡啊。”花姝笑道。

龙瑶听了,故意把狐尾摇摆得厉害,等杜娟叹道:“如今我怕是离不开这中州了。”龙瑶才停住摇动的狐尾,说道:“你虽为杜鹃花精,也是个善根,这地方,真是让人恨也不是,爱也不是。”

花姝抚弄着花施的云鬓,笑道:“怪我以往自比天高,现在有了姐妹,我心里也就不孤寂了。”

杜娟问道:“花姐姐曾经没有过姐妹?”

花姝叹了一番,反而笑道:“不提也罢,我只要你个摧花使者。还有你个杜娟妹妹,将来我重入了姽婳乐境,就封你作杜娟花神。还有龙瑶女,你也一并跟了我去。”

杜娟听了,倒是忙道:“我入了百花之位倒是可以,不过,花姝姐姐日后可容许我与朔君在一起。”

花姝与花施听了倒是笑道:“原来方才你说离不开中州,原来是为了朔君啊!”

龙瑶也笑道:“我等中州太平了,就跟我家那位回西海,可不与你们厮混!不过,等我想你们了,我就来看你们。”

花姝,花施听了,知道龙瑶心意,只是笑而不语,杜娟听了龙瑶的话,倒是一脸疑惑道:“你又谋害了哪家公子!”

龙瑶笑道:“不知道可别瞎猜!我家精风可比任何绣花草包公子好上几千倍。”

杜娟道:“原来是他,龙瑶你可要想好,他的身份是西海十二仙之一,只是遭贬才入世。我那时住在帝都迎月苑,可知他是个什么人。”

“哎呀!你别说了!就你朔君英明天下。我堂堂一龙狐上天入地,看过多少负心汉,看人还会有错?我看呢,他眼里心里都是我。他听我话,把那留珠僧也放了,他为了我,离开了兆君,丹若,才来武当。”

杜娟听了龙瑶说完,又道:“可天下胜负早已知晓,他在兆君与丹若那边无利可图,自然要来朔君这边啊。”

龙瑶听了杜娟的心里话,显然有些气愤,连狐尾的龙鳞都竖起来,花姝见了,忙劝道:“杜娟妹妹也为了你好,才说了这些个难听的忠言,大家都是姐妹,何必生气弄得心里不愉快。”

龙瑶这才平复了心情,并离着杜娟坐,花施笑道:“咱们姐妹们的老窝清夏斋被那丹若母鸟给烧了,寄住在武当,却自己人啃咬自己,有意思!你们一个像悍妇,一个像**妻!”

龙瑶与杜娟听了花施在一旁挖苦他俩,也忍不住笑起来,姐妹们闹在一起。

次日,日高过人头,姐妹四人才起来,妁艾一大早就过来了,等四人醒来,便笑道:“昨夜你们又是闹腾了很晚。”说着便把早就给四位准备好的峨眉女弟子服装给他们,让他们换上。

“妁艾姐姐容颜如此清秀,看来谭青大哥对你是真爱。”花姝笑道。

一旁的龙瑶笑道:“秋风冷涩,妁艾姐姐那么早来这里,你就不能在谭青大哥温热的怀抱多待一会儿么?”杜娟听了哈哈大笑。花姝倒是笑骂龙瑶道:“你个狐狸就知道贫嘴!你看,把那衣服都穿反了!”花姝一说,引得大家都笑起来。妁艾拎着四位姐妹来梳妆柜台上,把那眉黛,胭脂,发笈都涂抹佩戴好,只听到外面一女子在高喊朔君,大伙儿闻声走出去。

花姝,花施,龙瑶,妁艾见了倒是不认识,只见那女子拎着一男孩,口口声声说要找朔君,杜娟仔细看了,才看清原来是丹若贴身侍女小蛮,那男孩莫非就是明王子。

龙瑶知意,便带领着小蛮回朔君处,一时间众侠客议论纷纷,只见小蛮跪拜在地,道:“朔君在上,小蛮今日携带明王子前来,只为天下诸侠客明鉴:丹若权势压人,让玉良人母子离散,玉良人香消玉殒,明王子若待在王城,长大后听到往事,必会烦乱,日后必会遭受丹若君残害。还望各位侠客成全小女心意,也了却玉良人的心意。如今的丹若君,已不再是先前我所认识的壤驷千金。”

杜娟也对大家道:“我虽是个杜美人,也知小蛮虽为丹若婢女,心底善良,曾偷偷对玉良人嘘寒问暖,也是个义女子。”

众人听了,也都要求朔君念及孩子无辜,收下他们。朔君也便应了,小蛮又道:“眼下兆君与丹若率领七十万兵卒与麒麟兵马,正往武当行进,大家准备才是。”

龙瑶笑道:“朔君一派自会大败兆君一党。”

大家齐齐备战,只觉秋风萧萧,卷地而来,朔君引领着众侠客王河西飞去,两方兵马便在河溪两岸相遇。如今兄弟相见,各自为营。朔君与兆君心里抚过那年王城的岁月,抚过那年的柏桥,那年的合欢里。那时灵鸢儿与朔君,丹若与兆君,真是情深意重,如今相散去,不论当初,也不论手足。

“朔君乃是奕王后裔,如今江湖各派都不忘巴结你,有意思!”兆君冷笑道。

“我兆弟以前可不是这般说话,我若不是沉寂在长秋殿细数春秋,怕早就落得奕王的下场。”朔君道。

“原来你早就有预谋,我还以为你只是为灵鸢儿的仙逝而自求堕落。”

“都怪那婆子对你忠心耿耿,你才活到今日,不然早就去见灵鸢儿了。”丹若怒道。

“这是天意,你们心只有王权,只是世间万事都急不得。”

“我丹若只求与兆君稳坐江山,一生无期。”丹若说道。

“废话少说,你我生在王族,早晚会等到这一天,今日便是此刻,朔君放心,我日后必会勤于朝政,了却你做君王的心愿。”兆君说完,便见那麒麟兵卒踏过河溪而来,朔君这边众侠客仗剑拔刀也都一拥而上,朔君只是在提醒大家:“休要伤及我兆弟!”杜娟知意,便在兵乱之时,将那朔君擒住。

只见人头若秋果落地,血染流水与天日映红,尸首随水而去,本是一家亲,心贪万恩灭。峨眉派使出云水禅心,那些帝都兵卒已别控制了一部分,峨眉老妪带领着谭青、妁艾等众弟子厮杀,唐渭清也带领着绿树村唐门子弟浴血奋战,那些巫师拿来法器,使出三昧真火,也有将一些功力不深的弟子杀害了,花姝,花施念及生命,便将那些帝都兵卒暂时昏倒,而不是杀害。丹若见自己一方形势危急,便将那鸳鸯刀升向空中,鸳鸯刀化作一鹫龙,天空大开,众人只觉寒气逼人,才知那开口处下来一个个夜帝(雪人),此乃是丹若的援兵雪人,帝都一方又是千军万马,那股寒气不慎将兆君击中,草木也都血肉模糊,烟火升空。

“妹妹你惹祸了!”那声音如天籁,从众人头顶传来,只见天空开口处,出现五位女子,原来是祥寿、翠颜、贞慧、冠咏、施仁五位净国尊者(佛),是丹若在净土佛国的姐姐们。

“我们姐妹们镇守五头怪而在玄冰洞闭关,想不到你这妹妹驾着九龙肆意来中州,为私利而大开杀戮。”五尊者说着,只见五尊者一个使冰斧,一个射冰箭,一个执冰剑齐齐把那些夜帝都消灭了,施仁又用冰鞭将丹若束缚住,丹若见中了夜帝冰气的兆君体寒,知道自己定是要随姐姐们会净国,也便哀求道:“姐姐啊,我只求与兆君说几句话。”

丹若到兆君跟前,便说:“我的兆君,你我恩爱多年,如今分别了,可是要与我一同回净国,离开这中州恩怨?”

兆君倒是摇摇头道:“我乃王族之人,自然是要以江山王权为重!”

丹若听罢,苦笑一番,那鹫龙在丹若手中化作鸳鸯刀,丹若说道:“你心未死,便会执迷不悟,我们相爱了那么久,说好一起统辖中州,我为你奔波,到头来你却不是为了我,那留着你的这颗热腾腾的心有何用!”丹若说完,那鸳鸯刀早就一只稳稳刺在兆君心头,丹若的心口也插着另外一只。众人见了,便也痛惜,只见施仁尊者的冰鞭将兆君与丹若束缚在一起,牵着就往净国飞去。

朔君丹若一离去,帝都兵卒便失了气焰,从天空落下那麒麟兵符,落在朔君手中,众兵卒见了,齐齐为朔君称王。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