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绫烟勃然大怒,恶狠狠地看着银月婆婆,没想到最后对方还是要耍赖,看来动手在所难免。
宁涵也未想到会出现如此转折,有些警惕地看着对方。
瞿灵儿却是面色如常,甚至还有着几分轻松,半晌后,她开口说道:“万蛊鼎就借给你好了。”
连佟绫烟也纳闷地回头看了瞿灵儿一眼。
“咱们人多,怕她做什么!”
瞿灵儿淡淡一笑,摆了摆手,银月婆婆反倒有些疑惑,开口问道:“你的话当真?”
瞿灵儿道:“婆婆要这万蛊鼎,应该是要炼制万蛊丹吧?”
对方一口说中自己的心思,银月婆婆也未感意外,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正是打算炼制万蛊丹。”
瞿灵儿眼中射出神采,迫不及待地问道:“莫非你知道这万蛊丹的用法?”
五毒教中流传着一些关于万蛊丹的记载,瞿灵儿早先也曾炼制过一颗,尝试着给步忆雪服下,却没有任何效果。
她也不知道传言中万蛊丹能起死回生的功效是否夸大,却没有放弃炼制万蛊丹,同时希望找到万蛊丹的用法。
没有想到竟在这里遇到了银月婆婆,之前银月婆婆更是说过打算用此万蛊丹救一个死去的人。瞿灵儿终于找到了希望,或许真能得到起死回生之法。
谁知一句话却将银月婆婆问住,她有些不解地看向瞿灵儿问道:“你既是南疆之人,又有万蛊鼎,难道你不知道万蛊丹的用法?”
瞿灵儿不便隐瞒,摇了摇头,神色有些黯然。
银月婆婆也有些失望,长长叹了一声说道:“唉,我也只是听说南疆传有万蛊鼎,以此炼丹可有起死回生之效。没想到你这丫头虽有万蛊鼎,却不知如何用丹。”
瞿灵儿刚刚抓到的希望又再次破灭,神色上难免有些沮丧,开口说道:“不瞒婆婆,这种说法的确流传与南疆之中,不过近百年,我教中从未真的有人练出起死回生的万蛊丹,或许只是夸大罢了。我有位重要的朋友,三年前中毒身亡,被我以秘术冰封,故此才尝试着炼制万蛊丹,谁知却不得其法。”
瞿灵儿虽然未曾说明,但佟绫烟和宁涵也都听说过步忆雪的事情,见二人谈起此时,神色也变得紧张起来。
银月婆婆没想到对方遭遇竟跟自己有些相同,二人说话间不由得真情流露,毫无作伪,她开口安慰瞿灵儿道:“小丫头你也莫要灰心,这万蛊丹能起死回生只说应该并非空穴来风,只是你我不知晓其中关键罢了。但你我不知,并不代表这世上就没人知道了,比如说药王山的孙思邈老头,若是有他在,或许便能找到使用万蛊丹的办法。”
瞿灵儿苦笑一声说道:“药王孙思邈早已过了百岁高龄,多少年也未曾现世,我也曾派人寻过数次,实在是没法找寻啊。”
银月婆婆继续说道:“听说那老头还收了个关门弟子,尽得其真传,或许......”
瞿灵儿一脸叹了一声说道:“婆婆有所不知,我所说的这位身亡的朋友,正是你口中所说的药王传人。”
“啊!”
银月婆婆也不由地吃了一惊,半晌没回过神来。
她想了又想,接着说道:“若说精通医术,这世上或许还有一人算的上高明,这人医术与我相比应该在伯仲之间,不过对万蛊鼎却也未必没有办法。”
瞿灵儿有些急切地问道:“你说那人是谁?”
银月婆婆道:“这人向来居无定所,如今应该在扬州一带,是个出家的大和尚。”
听他提及大和尚,宁涵记起慕容追枫所说,开口问道:“婆婆所说难道是鉴真大师?”
银月婆婆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正是这个大和尚。”
之前见慕容追枫身中尸毒却能不死,瞿灵儿便已经知晓鉴真和尚的本事,听银月婆婆再次提起,她心中也升起了希望,打定主意,处理完了这里的事情便去江南寻一下这个鉴真和尚。
银月婆婆说道:“小丫头若是信得过我,不如将这万蛊鼎先借与我一阵,我这一生精通医术炼丹,或许能看出些门道来。”
瞿灵儿并无怀疑,既然双方的目的相同,有个人一起想办法,倒也是好事。
直接将手中的万蛊鼎递给了银月婆婆,但心中有些好奇,开口问道:“不知道婆婆救治的是什么人?”
银月婆婆脸上露出一些怅惘的神色,缓缓开口说道:“是我的主人。”
说完转过身去,又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跟着自己过来。
“小丫头,既然你如此爽快将这宝物借给我,我对你也没什么隐瞒,你们跟我来吧。”
几人跟随这银月婆婆来到她所住的小茅屋之中,在茅屋下面还有一间密室。
也不知这密室当年是如何建成,竟是在极深的地下,还未走到一半却感到阵阵刺骨的阴寒。
进入密室之中,四周竟是堆放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冰块,虽然室外乃是夏日,但这密室之中温度极低,冰块也并无融化只迹。
原来银月婆婆替人治病,却只收冰块正是为了保持这密室之中的温度。
冰室并不算大,在正中央摆放着一只寒玉棺材,棺材之中躺着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身着白衣,一尘不染。
女子的脸上没有半分血色,但表情却十分安详,像是沉沉地睡着了一样。
步忆雪如今的模样也似这般,但脸色上看,却又有些区别。
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好奇开口问道:“婆婆,这冰棺中的人不知道已经有多久了?”
银月婆婆苦涩地摇了摇头说道:“二十六年啦!”
这一回答却是让在场众人吃惊不已,二十六年,以冰块铸成这样一间冰室,日日守候,也不知经历了何等的艰辛。
即便是万蛊丹真有起死回生之效,但人死了二十六年,恐怕也回天乏术了。
瞿灵儿陷入两难之中,她想劝说银月婆婆,但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银月婆婆看出瞿灵儿的心思,自言自语说道:“这些道理我又何尝不清楚,只是但凡有一点希望,我也不愿轻易放弃。”
瞿灵儿又忍不住朝着冰棺之中多看了两眼,突然察觉那棺中女子的眉眼之间隐约有些眼熟。一时间,她陷入回忆之中,可任凭思索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