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画长安

第四百四十七章 华清宫之行

字体:16+-

宁涵心里有些紧张,却也不敢表现出来。

李隆基继续说道:“此次大婚关乎我大唐威仪,原来的安排贵妃是一定要出席的,可她近日身体有恙,便让你去一趟华清宫,给你备了一份厚礼。”

听说是传闻中的杨贵妃要见自己,宁涵的心中更是紧张。

他也知道,杨贵妃要见的乃是洛无名,而自己也曾听师傅提起过,二人之间确实有着一层十分特别的关系。

表面上,宁涵不敢有任何犹豫,躬身行礼应是。

随后,二人都没有再说什么,大殿之中陷入一片沉静。李隆基仿佛陷入了沉思之中。

“陛下?”

宁涵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李隆基突然回过神来,看了看宁涵继续说道:“上次华清宫的事情你就没有什么想问的么?”

宁涵心头一震,暗道果然被逍遥侯说中,此时李隆基所说正是自己根本听不懂的事情。

他强作镇定说道:“事情都过去了好久了,圣上无需再提。”

李隆基有些错愕,看了看宁涵继而说道:“不瞒你说,那件事算是我这辈子最为后悔的事情。”

言语间,竟流露出失落之情。

宁涵实在不知道二人之间究竟发生何事,也不敢再继续应答,只得微微颔首,站在大殿之中。

“上次交给你的事情,你做好了么?”

李隆基又是一问,却将宁涵当头问住,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宁涵无奈咬了咬牙开口说道:“那事我实在无能为力,还请陛下另请高明啊。”

李隆基哈哈大笑了起来,随即又摆了摆手说道:“行啦,你回去吧。”

宁涵正要转身,却又听到李隆基又说了一句:“见到洛无名那小子,让他有空了来见我一面。”

宁涵一只脚刚刚迈出,整个身子瞬间僵住,手心之中已经满是汗水。

正犹豫该如何应对,便听李隆基说道:“我就当你是他好了,也不治你欺君之罪了。要说起来,你这个替身倒也和他十分相似,只是你那眼神之中却少了几分桀骜之气,若是真的洛无名站在我的面前,以他的性子,又岂会如此毕恭毕敬?”

一进门,李隆基已经察觉了宁涵的异常,并非是外表之上,而是洛无名给他的那种熟悉的气势和感觉。有了怀疑之后,只需轻易几句试探宁涵便露出了马脚。

一边说着,宁涵头顶的汗珠已经滑落下来,李隆基说道:“两国和亲关系重大,无论如何不能出现任何差池,你下去吧。”

宁涵如蒙大赦,急忙退出了大殿之中,至于今日发生之事利害关系,他无暇思索,只得回去与众人再行商议。

刚走出大殿门口,高力士还在远处等候,却又见一名身着奇异官府,身材魁梧,满身肥肉的武官迎面走了过来。

炎炎夏日之下,那人丝毫不顾仪态,袒胸露乳,**不羁。

两人正要错身而过,那人突然跨出一步来到了宁涵面前,这一变故突然,宁涵心中原本就有些焦急,未及躲闪,竟是与对方撞了个满怀。

就感觉迎面撞上一座小山,一股巨力将宁涵撞的连退三步。对方同样微微向后踉跄了一步,脸上有些诧异地看向宁涵。

“看不出洛将军力气不小啊?”

那人满脸带笑地看着宁涵,眼神中却不见尊敬之意。

虽不知对方身份,但宁涵心中已隐约有了判断。

与此同时,高力士走了过来,对宁涵说道:“安禄山将军也是专程为了这次大婚前来祝贺,圣上还有些安排,我先随安将军进去,洛将军自行离去便可。”

说罢,招呼过来数名小太监,吩咐几人带领宁涵出宫。

宁涵心中百转交集,想不到此人果然便是传闻中的安禄山,宁涵自负自己气力过人,但之前相撞之下,他能清楚感觉到安禄山更是浑身神力,如山岳一般,绝不可小觑。

安禄山心中也有所疑惑,之前拦路自然是他故意所为,但以他对洛无名的了解来说,对方定能轻易化解,谁知却是结结实实地撞在了一起,而相撞过后,也让安禄山更加不解,“洛无名”这一身外力,却又比他预估的高出许多,实在是让他捉摸不透。

宁涵表面装得淡定从容,谈笑间与安禄山打过招呼,借故还有它事便匆匆离去。

回到了逍遥侯府中,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见宁涵出现,这才松了口气。

来到密厅之中,宁涵将今日之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得知他当场被李隆基识破,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均感到后怕不已。

逍遥侯说道:“看来圣上也不希望这次和亲出现什么意外,至于宁涵的身份,他自然不会拆穿。”

说起华清宫之行,几人也想不出其中问题,无论是逍遥侯还是郁香玉均知晓洛无名与杨玉环关系匪浅,此次洛无名大婚,杨贵妃特召洛无名前去华清宫相见也属于情理之中。

诸事均已安排妥当,但多出华清宫之行,逍遥侯想了想说道:“既然是圣上的意思,那这一趟势在必行,只是情况特殊,还是要快去快回,路上莫要耽搁。”

华清宫距长安数十里路程,若有快马一个时辰便能赶到。

说完,逍遥侯急忙令下人带宁涵出去挑选良驹。

时间紧迫,宁涵也不敢耽搁,出了大厅已有人备好了四匹高头大马,正等候宁涵挑选。

宁涵和黄汉升各选了一匹良驹,正要让下人牵下去备好,随几人一同入长安,一直居于逍遥侯府的竹一突然从远处赶来。

看到宁涵这边正在挑选马匹,便上前问道:“两位,这是要出门远行么?”

宁涵知他是洛无名的故交,未曾有任何防备,便直言说道:“是啊,明天要去华清宫一趟,时间紧迫,所以挑选个脚程快的良驹。”

听说要去华清宫,竹一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突然开口说道:“我师父当年在长安城遇害,后经崔颢大人在骊山寻了一处山清水秀之地下葬,当年我只去过一次,这些年也没有机会再去祭拜,不如此行我与两位兄弟同行如何?”

宁涵看了看竹一,对方也是一片孝心,于是便爽快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