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果生命可以不那么痛苦,有多少愿意再经受它呢?我想很少人会这样做吧,所以苦难是不应该被称颂或崇拜的。但是经历苦难的人,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些时侯我们必须在重伤中清醒,有时候虽然我们翻遍了灰烬也找不到重燃斗志的火花。但也要相信受苦和危机可以改变我们,的确是这样,它给我们的生命带来谦逊,并指引我们去往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方向。
上学的时候很喜欢读史铁生的文章,最为记忆深刻的要属《我与地坛》那篇散文了。史铁生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也成了“苦难辉煌”的丰碑。不过,合上书,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时候,我总在想,如果没有知青上山下乡的插队生活,如果当时没有在农村染上疾病,如果当时是在北京,史铁生就不会发展到这样一种不可扭转的残疾了。如果是回京后他永远在失望与无望中沉沦,史铁生也不会成为后来的史铁生。他那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是经历了多少痛苦和折磨才锻造出来的。我们无法计算得出当时的史铁生有多少次赴死的念头与行动,但可以肯定他比绝大部分人都饱受了生死煎熬。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晓得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苦才是人生。若你能明白这句话,你就会爱上你的经历,哪怕是支离破碎的一段,你也会因为爱它而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和生命的完整,在破碎中重生。
二
帕格尼尼,世界超级小提琴家。他是一位在苦难的琴弦下把生命之歌演奏到极致的人。
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让他险些就此躺进棺材。7岁患上严重肺炎,只得大量放血治疗。46岁因牙床长满脓疮,拔掉了大部分牙齿。其后又染上了可怕的眼疾。50岁后,关节炎、喉结核、肠道炎等疾病折磨着他的身体与心灵。后来声带也坏了。他仅活到57岁,就口吐鲜血而亡。
身体的创伤不仅仅是他苦难的全部。他从13岁起,就在世界各地过着流浪的生活。他曾一度将自己禁闭,每天疯狂地练琴,几乎忘记了饥饿和死亡。
像这样的一个人,这样一个悲惨的生命,却在琴弦上奏出了最美妙的音符。3岁学琴,12岁首场个人音乐会。他令无数人陶醉,令无数人疯狂!乐评家称他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李斯特大喊“天哪,在这四根琴弦中包含着多少苦难、痛苦与受到残害的生灵啊!”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也许上帝成就天才的方式,就是让他在苦难这所大学中进修。
正是这一生的磨难才赋予了帕格尼无穷的创造力,让他的琴声魔力无穷,甚至他的琴弦被人誉为是用情妇的肠子做的。他对苦难的热爱,就像对情人的热爱一样浓厚而激烈!这种爱,只有你深入其中,用心去感受,才能获得奋斗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这种选择的力量。成功的秘诀就是学会让痛苦和快乐为你所有。
生活永远不会因为苦难而失去色彩,也不会因为有苦难而止步不前,无论身为怎样的人,我们都要学会与苦难谈恋爱,把苦难当成你的情人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