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鸢血滴子(全三册)

23.治世之道

字体:16+-

木兰一听陆九渊这么说,双手一拍,高兴地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太好了,我们天地会,就是要杀掉那些女真人,而师兄的‘血滴子’,也是和我们一样的目的,那么,我们的目的相同,为何不联合在一起呢?”

陆九渊闻言恍然大悟,眼睛一转,心中默默想到:我这个师妹,说的也并非是假话,既然这个天地会和我们血滴子有着共同的目标,如果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女真人,说不定真的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你自己关起门来单打独斗,总是要好的吧。

陆九渊心中这样想着,于是,又对木兰道:“嗯,师妹,不错,你这个想法很好,不过,我对天地会,还不够了解,合作一事可以谈。但是,我也想看看对方的诚意,这样,你回去以后,找找你们的陈明枫舵主,找他问一问,愿不愿意和我们血滴子一起共谋大事?”

木兰听了陆九渊的话,心中明白师兄是答应了她。不过他还不知道,陈明峰的态度,于是,木兰也顾不得酒劲,更顾不得外面的寒风,她向陆九渊拱了拱手,道:“好师兄,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现在我就回去找我们的舵主,一起商量合作一事,等我的好消息吧。”

说完,木兰起身就要走,但是陆九渊却拦住了她,劝道:“师妹,你喝多了,不急着现在就走吧,不如师兄给你找一个住处,你先休息,等明日酒醒了再走。”

木兰看了看天色道:“还好,现在趁着夜还不够深,我的酒劲儿也消退了许多,现在回去刚好,师兄告辞。”

说着她就朝着门外走去。陆九渊见劝不动她,便也不再阻拦,于是对手下的一名卫士道:“你去送送她,我这个师妹,心气太高,你记得千万不要在明处,只是在暗处送她二十里地。一定要确保她的安全。”

“是!”卫士抱拳道。陆九渊没想到的是,这个卫士正愁没有机会前去监视木兰,正赶上陆九渊派他保护,顺便监视木兰,一切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可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

在这个漆黑夜晚,盯着木兰的人可不仅仅只是这一个,更不仅仅只是这一方势力。

在皇太极帐中还有一位响当当的人物,那就是多尔衮,他把豪格可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此时他们正在说话,而多尔衮的手下也悄悄地潜伏在树林之中,注视着这一切。多尔衮的手下,见血滴子营中有人走出来,便突然变得十分警觉,只见那人是一个穿着软甲的女子,而后方不远处又跟着一个形迹可疑的血滴子门人。这一幕着实让多尔衮的手下,感到十分惊讶:她不是刚从营中出来吗?为什么还有人悄悄的跟着她呢?莫非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这“血滴子”还有其他人在操控着?

不过多尔衮的手下也来不及多想,眼见木兰轻功极好,几步就要逃出他的视线范围之内,他便也加紧了步伐,悄悄地跟了上去。

就这样在夜幕的笼罩之下,谁也没有发现谁。而最前面的木兰紧随其后的,便是血滴子中豪格手下的人,不远处跟在最后面的也就是多尔衮的手下了。男人就这样一起前往天地会陈明枫的分舵。

不知过了多久,东方的太阳,从海面升起,暖暖的,照在宫中。此时,在皇太极的大帐之中,豪格坐在皇太极对面。他们谈论的不是别的,正是那次,差点要了皇太极命的刺杀事件,对于这件事,一般人是不敢轻易提的,不过谁让豪格是他的儿子。豪格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这件事了,此次他又是旧事重提,他对皇太极道:“父亲,你忘了那次刺杀之事了吗?我怀疑又是那些卑劣的汉人干的。”

“可是,你有什么证据?”皇太极不紧不慢道。

豪格心机深沉,他眼睛滴溜溜一转,计上心头,他对皇太极道:“这还用说吗?儿臣已经搜查了那些刺客的尸体,发现他们全都是汉人。那些汉人断断不可信啊,父汗,我这是为你的安全着想啊!”

皇太极听了此话,并没有一丝动容,他毕竟是经过大风大浪之人,什么场面没有见过呢?他面容平静,心里却是在默默思考:“我的城中戒备森严,他们到底是如何闯进来的?为什么突然会有两股势力,这么可以,难道不会真的是我这个亲生的儿子干的吧?”

皇太极想着想着,心中也难以相信自己的想法,毕竟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呀,不过,确实有些流言蜚语,让他不得不防,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豪格见皇太极没有说话,以为他在思考自己说的话呢,便又接着道:“父汗,那些中原汉人,这些年来,从贸易商赚取了我们多少的东西啊?他们这些商人疯狂的压榨我们,剥削我们。我们失去了广茂的草场,失去了牛羊,失去了许许多多我们应该有的东西。难道他们不可恨吗?”

皇太极依然没有言语。豪格并不想就此放弃,他将声音提高了一个度,继续对皇太极慷慨陈词:“父汗,父汗,你有没有听我讲话呀?说真的,这些汉人断断不可信啊?听说您打算而我们的女真同胞学习什么汉族知识。学什么儒家文化,那些东西能打天下吗?不如学学我们的骑马射箭,这些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啊!”

豪格一直这样说,皇太极脸色依然很平静,但是是人都会有烦的时候。豪格说多了,皇太极自然也不耐烦了起来,豪格见他眉头轻轻地皱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抬起眼,用凌厉的目光,扫了一眼豪格。顿时把豪格吓得,打了个哆嗦。皇太极咽了咽唾沫,有些不耐烦道:“够了,你懂什么?就知道打天下打天下。就算是打天下,你看看你自己的骑马射箭练得怎么样了,如果不行现在就去练,别在我旁边唠唠叨叨。”

此时,豪格一声不发,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似的,低着头。而皇太极也觉得可能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语气有些重了,只见他叹了一口气,又用和缓的语气对豪格道:“唉,儿子。你是不知道为父的良苦用心啊,你们这些年轻人,每天只知道打打闹闹,以为这天下打就能打下来了对吗?我告诉你,光靠打是没有用的,你看看元朝,中国的元朝,那些蒙古人能不能打成吉思汗,有多么的厉害,已经达到了世界的边境,向北,打到了北海,向西,打到了我们从未去过的地方。何等的英武,我的豪气,为父年轻的时候,也想做一个他这样的人,可是我们再坐下来好好的想一想。为什么?为什么元朝,这短短的存在了不到百年呢。”

皇太极不再说话,只是望着自己的儿子而豪格,此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默默的低着头。

皇太极见状,便又接着道:“孩子,那是因为他们汉化做得不够啊,他们不能够充分学习儒家的文化知识。”

“让他们来学我们不行吗?”此时的豪格委屈的像个小孩子,在嘴里嘟嘟囔囔的。

皇太极并没有训斥豪格,只是把豪格当做一个小孩子来看待,他表现出作为父亲的一面,温柔的对豪格道:“我的儿子啊,你要明白,只靠武力是没有用的,让他们学我们?骑马学射箭,这些东西在草原是有用的,可是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中原,他们那里并没有很多的牧场,如果都教他们骑马射箭,那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些汉族人是没那么容易屈服的。你要统治他们,就必须掌握他们的思想,比如,儒家思想,就是很好的东西。它教会了人们遵守礼仪,懂得尊卑,更是让人产生家国情怀。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让他们真正的知道我们要做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征服他们,更好的统治他们,不然,像这样的暗杀事件还会一次接着一次的,因为什么?因为他们心里不服,所以才会来刺杀我呀。但如果我承认了他们的文化,并带头去学习他们的文化。他们非但不会认为我是个坏人,还会拥护我,觉得我虽然说比不上孔夫子这样一个圣人,但是起码,他们会觉得我是一个好的君主。我的孩子呀,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想要统治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如果单靠武力,只靠武力的屈服是暂时的呀,真正的屈服,是靠文化和思想,让他们顺从。”

就在这时,皇太极眯起了眼睛。从他的眼睛缝中似乎看到了广袤的未来。这个男人,他与之前的女真人不同,之前的女真人,只想着多抢点地盘,多从汉人手里抢夺些食物,可是这个女真人不一样,他的眼中有两个字,那就是“天下”。他想的并不是抢夺更多的东西,而是想着如何去统治天下的人,也许这就注定了他成就一番基业,成为大清王朝的奠基之人。

豪格听着皇太极的话,就好像在听和尚诵读经书一般,听着自己的父亲在这里唠唠叨叨,他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还一边点头应和着自己的父亲,好像自己已经听明白了一样。不过,就算他听明白了,他也不想放过这些汉人,因为在他的心里,女真人才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女真人才配统治这片天下,才配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高贵的民族。

当然就算他心里不认同皇太极的话,表面上还是要装作一副顺从的样子,只见他点了点头道:“谢谢父汗,父汗的开导真是让我茅塞顿开,我现在明白了,想要征服一个民族,不能只靠武力,还要了解他们的文化。”

皇太极听了这话心里很是开心,只见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哈哈哈,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孩子,你能这么想,我这个做父亲的真是很高兴啊。”

此时的皇太极,心中虽然对此次暗杀行动有了疑惑,但是,面对突然这样乖巧懂事的儿子心中也高兴了许多,毕竟这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父子情深。

而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人闯入了大帐之中。皇太极和豪格转头一看,原来是多尔衮。皇太极转过身来,他心中想到多尔衮前来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对自己说,自然不敢怠慢。

多尔衮对自己的哥哥,还是十分敬佩的,毕竟,皇太极的文治武功,远远在自己之上。皇太极正襟危坐,对多尔衮道:“弟弟,此次前来有何事啊?”

多尔衮单膝跪地行礼道:“哥哥自然是有要事相商,如果没有事,臣弟也万万不敢打扰您啊。”

“站起来说吧,”皇太极走下台阶,起身去迎多尔衮,“到底是什么要紧的事?”

多尔衮站起身来:“臣弟是为了上次刺杀一事而来,自从上次事情臣弟已经好几夜没有合眼了,生怕兄长发生什么意外,便派人跟踪,追查蛛丝马迹,可以说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哪,终于让我发现了事情的一丝丝痕迹。”

“哦?”这皇太极虽说准备推行汉化政策,但是,对刺杀也是十分放在心上。毕竟他推行汉化政策,只是为了征服和奴役汉族人,并不是打算原谅这些曾经想要刺杀他的人,他三步并作两步凑到多尔衮身前道:“什么?你查到了,弟弟,你快说,到底查到了什么?是谁?是谁想要害我?”

听到这话,豪格整个脸色变得铁青,他生怕是多尔衮查出了自己。只见他双手紧张地捏着,汗珠似乎都从后脖颈流了下来,豪格紧张的听着皇太极和多尔衮的对话。此时多尔衮又接着道:“经过我手下探子的跟踪,已经发现了,其中一些黑衣人,他们来自一个叫做天地会的反金组织,这帮人从事反金活动已经很久了。其中那个领头的名叫陈明枫,是盛京的舵主。这帮人目前的势力还不是很大,但是,也需要小心应对。我怕他们联合一些其他反对我们的势力,跟着那些土匪流氓一起作乱。到时候,我们的后方不稳,前面有那些明朝的关宁铁骑,后面又有这些天地会的人作乱。皇上,我就是担心你的生命安全难以保障啊。”

皇太极闻言,在厅中走来走去,面容凝重:“那弟弟,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呀?目前战事吃紧,我这个做兄长的,也没有时间,专门挑出空闲来征讨他们,而且他们想必是隐藏很深,具体方位也不知道在哪里,真是难以琢磨呀。”

就在这时只见得本来站着的多尔衮,突然跪下面向皇太极,拜了又拜,接着又抱起拳来,对皇太极道:“这个兄长就不必担心了,做弟弟的,已经帮您筹划好了,现在我已经打听到了他们的具体位置,现在就请求兄长能派一些兵给我,我定杀入天地会盛京分舵擒拿陈明枫,将他的首级献给兄长。我愿立下军令状,若是不能擒拿陈明枫,那就军法治我的罪。”

皇太极闻言感动得不得了,他连忙走到多尔衮身前,上上下下的将眼前的多尔衮看了又看,眼睛里不禁泛出了泪花,他双手搀着多尔衮的两只胳膊,将他从地上扶了起来道:“弟弟你有这份心,我这个做兄长的已经是十分的高兴了。既然你愿意替哥哥分担军务,那我这个做兄长的就分你一些兵,前去征讨陈明枫他们的那什么天地会。不过这军令状嘛,就免了吧,朕还是希望你能够好好回来,就够了。这些人哪,很狡猾的,也不是我们一时半会儿就能够打完的。”

说着皇太极搀着他,朝着屋内走去,一边走一边像是拉着家常似的,拍打着多尔衮的手。

多尔衮听闻皇太极的话,明白皇太极已经答应了他的行动。只见他脸色十分神气,看着皇太极一副赞赏的眼光看着他,于是便抱拳对皇太极道:“哥哥,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到时候,我一定剿灭陈明枫的天地会,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看看那些人,还敢不敢再与我们做对了。”

皇太极点了点头,笑道:“好,你具体要用多少兵就去兵部报备吧。我这个做兄长的,就坐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了。”

说罢,皇太极便将战袍一甩,又回到了他的宝座之上,将手一挥,示意多尔衮退下。多尔衮抱着拳轻轻一点头,便向外退去。

而就在此时,在一旁的豪格,一言不发,心中却是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