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先生,请多多费心。”四十多岁的村下智欠身拜托华一路。
“村下先生,我资历尚浅,还要很多知识要向您请教。”
“华先生过谦了。您父亲出自苏州知名书画世家,您母亲又是著名的苏绣大师,您虽年轻,但知识广博,必然能帮我鉴定出这幅顾绣是什么年代的作品。”
简短的交谈之后,华一路看到了一幅花鸟刺绣,这幅刺绣上,两只喜鹊站在枝头遥相呼应,羽毛层次分明,栩栩如生,那树枝枝条纤细交错,仿佛因为喜鹊站立而微微一动。整幅绣品若不细细去看,必然会以为是一幅花鸟工笔画。
“家父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在世的时候,拍卖买来了这幅绣品,进出我家门欣赏的人,不乏收藏家都以为是古画,家父说是刺绣,看到的人都为之惊叹。我那时候尚且年轻,并不太懂,只觉着好看,前些日子收拾家父藏品的时候,又看到这幅刺绣,就托人寻找专家鉴定这幅刺绣的年代。中国的刺绣真是博大精深,没想到能把刺绣做的和画一样纹理分明。”村下先再次谦恭地弯身表达谢意。
华一路仔仔细细地看了整幅绣品,最后把目光落在了角落的签章上,良久后,站起身,说道:“令尊的眼光独到,这幅绣品不仅是上品,而且还一件非常值得收藏的顾绣珍品。”
“噢?是吗?什么是顾绣?”
“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主人顾名世而得名,也称‘露香园顾绣’。顾名世是我们中国明朝嘉靖皇帝三十八年的进士,官尚宝司丞,也就是在皇帝内宫管理宝物的官吏,顾家子嗣精于书画、女眷精于刺绣女红。”
“怪不得顾绣很像山水花鸟画。”
“顾绣是画绣,之所以大家会觉得是画,是因为它原于古画。顾绣擘丝细于发,一根线通常要分成36根丝,用极细的针,以散针、单套针、滚针、刻鳞针等十多种针法来表现出原水墨画中的墨、色、线、面,同时,因为线的肌理色泽加上秘传的配色,能引起光影的动态变化,使得整幅刺绣较于古画更加富有生动感。”
“请问这绣品上的章是什么意思呢?我看您刚才看了许久。”
“您这幅顾绣是‘韩媛绣’。因为刚才要好好地确认,所以就多看了会儿。”
“‘韩媛绣’?”
“刚才说到的那位顾名世有个孙子,叫顾寿潜,他曾师从明代著名大书画家董其昌,他的妻子韩希孟是顾绣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因为韩希孟绣艺高超,被赞为‘运针如笔嗟神工’,当时的针圣,作品也被世人称作为‘韩媛绣’。韩希孟常在自己的绣品上绣有‘韩氏女红’的签章,这章上“韩氏女红”的字体和绣法,与现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顾绣宋元名迹册》以及我在所看到的韩媛绣都是一致的。整幅绣品的绣工堪称一流,另外,一旁的题字也是董其昌所提写,更从旁证明了这幅绣品正是出自明代韩希孟之手。”
“是明代的,最有名的顾绣大师吗?”
“是的。这一幅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收藏价值的韩媛绣真品。现在顾绣是我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烦请村下先生妥善珍藏。”
“当然,当然,啊,这真是一幅多么珍贵的藏品啊。”村下先生激动万分,小心翼翼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华一路微笑地看着村下先生,心里也由衷地希望这幅珍贵的藏品能被好好保管。中国的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大瑰宝,被世界上藏品界赞叹喜欢令人颇是欣慰。
村下先生为了感谢华一路,备下了一席摆盘精致的日本菜。席间,华一路忽而想到贪吃的吴非凡要是看到这么一席日本菜的话,怕是要把所有盘子都得被吃抹干净吧?他不觉一笑,村下先生自然认为是饭菜合了华一路的口味,也是非常的高兴。
在与村下先生用完餐,又互相聊天了文化收藏之事后,村下先生问及华一路是不是要继承家业,华一路表示自己还在忙于别的事业,暂时不会考虑回家继承家业。村下先生很是不解,连连称说“可惜可惜”。
华一路却不在意,能和有意思的朋友一起创业,也是他所追求的。华一路结束与村下先生的会面后,直奔大阪关西机场,路上才有了闲暇的功夫回拨吴非凡的电话。
“找我有事?”
“哎,烦心事。”吴非凡叹了口气,继续道,“昨天还高兴着说小樽的视频入围了金秒奖的春夏赛季,今天就没了,好难过。”
“什么?!”华一路惊诧道。
“被人举报了,说我们刷评论。编辑说查证属实,所以得取消入围资格。我们怎么可能刷评论,一定是哪个人眼红我们进了入围,还有那么高的视频播放量。都说最近平台流量都倾向于新开的原创优质号,所以,很多老的原创号就妒忌了。”
“谁说的?”
“谦谦说的。不过,他也说不知什么原因,只是随便猜测罢了。”
在新媒体上做手脚是赚快钱,迅速做号的惯用手段,先前在北京的时候,范鸣也提过那些想要刷上榜的人也会不惜代价地做号。可他们是致力于做原创视频的,以目前的播放量和推荐量来说,根本不需要刷评论。
更况大家都明白,所有平台正在和羊毛党、黑产不惜代价地做斗争,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这事。按照钱谦谦说的,是别的号妒忌他们去刷评论,那能刷到他们被取消入围资格,这花钱的代价未免也太高了点,更何况,就是刷到他们被取消入围资格,也未必意味着老号们就能获得流量。这根本没有任何的联系。
钱谦谦不可能做出这样的猜测。
难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