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守护者情绪不稳定

第七十九章 不寒而栗的巧合

字体:16+-

程远洲上前一步想拦住宋星远,路城身形一闪,横亘到二人之间。程远洲下意识退了一步,手按上腰间刀柄,面具后的眼底泛过寒光。

他曾经亲手杀死过两次的路城,跟面前的这个路城有很大不同。

之前的路城好像是没有感情、没有生命的存在,将其杀死,程远洲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现在的路城不一样了,他有了“生命”,在这个感官模拟程度真实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游戏情境中,杀人体验也会真实又极致,程远洲面临巨大的道德和本能的挑战。

但是……程远洲暗暗地告诉自己,他的身后还有宁檬,如果有人需要承担杀人的负罪感和创伤,他做为守护者,责无旁贷。

路城却只把手臂抱在胸前,并没有动手的意思:“二位适可而止,雨停后就请离开吧。”

转身也离开办公室,还把门带上了。

程远洲略松一口气,回头看向宁檬,却见她坐在原处,脸色有点微妙。

他问:“怎么了?”

“图标没了。”

“什么?”

宁檬指了指路城离开的方向:“路程上衣左胸处,没有头颅图标!”

他回想了一下,的确如此。

这似乎说明,当路城以追杀者的身份出现的时候,身上才会有那枚图标。

宁檬站了起来:“我们去别处转一转吧……”话未说完,目光落在墙边的文件柜上,话声一顿。

她走到柜子边,伸手去够第四层上的文件盒……踮起脚来也够不到。

身子一轻,被握着腰高高托起。程远洲过来帮忙了。宁檬:“……其实你帮我够下来就行了,倒也不必如此。”

程远洲:“ ……”说得也是。但是能多抱一下,为什么不多抱一下呢?

宁檬伸手取下了刚才留意到的文件盒。它的侧面和正面的标签上写着:“病历档案——俞小年 ”。

19号病房储物柜的鞋盒里那封短短的信末,署名“小年”。那个小年是否就是俞小年呢?院长办公室不是病历档案室,原不是存放病历的地方,这份病历出现在这里,说明它对于院长有特殊意义。

两人坐回沙发,在茶几上打开病历盒。里面的纸张有些年头了,微微泛着黄,摊在桌面上时散发出淡淡的陈年气息。

宏心医院现在的时空是2001年,病历开始的日期是距离这个时间点十年前的1991年2月份。

从厚厚一叠各种诊断书、检查化验单、CT片子中,归纳出这样的信息:病人俞小年,男,十五岁。在一场车祸中受重伤,失去了右腿,在宏心医院救治并进行伤腿处理手术。

资料中还有一份医院方面的《捐助决定》的文件,内容表明,在车祸中,俞小年生长在单亲家庭,他的母亲独自抚养他。而在那场车祸中,与他一起被送来医院的母亲没能抢救过来。鉴于俞小年的特殊情况,医院决定免除俞小年的全部医疗费用。

公章之侧,签着当时院长的名字:宋宏。

那是宋星远的父亲。

这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啊。

俞小年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几天之后签署了人体器官捐助志愿书——本人愿意于生命之尽头,捐赠可用器官,让其他需要的病人能因此而获得重生机会。落款“俞小年”,笔触青涩的字迹,与鞋盒里的字条显然出自同一人之手。

看着这张《志愿书》,宁檬有些迟疑:“这种志愿书,应该放进病人的病历盒里吗?”

程远洲果断说:“不会。我住过无数的院,也填过捐献志愿书,这东西不该放进病历里。”

她不由多看他一眼。他咧嘴一笑:“我是不是很伟大?”

她也笑了:“是。出去后我也填一份去。”

它不该在这里,那就是有人特意归纳进来的。

可是后面的病历却表明,不幸的俞小年,并没有因为他与世界彼此的善意而挽回些许命运的悲惨。

车祸后第六个月,他只余了大腿部分的断肢出现骨感染,需要进一步手术处理。

那应该不是一次难度很大的手术。但是在1991年8月22日的手术中,在全麻过程中,俞小年突然出现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最后一份材料,是捐献器官的说明。

俞小年去世后,依照生前签下的《器官捐助志愿书 》,医院方面安排了捐献。

他捐献了心脏。材料中,没有说明接受捐献者的姓名。

然而,看材料的两个人却猜到了什么。一阵沉默之后,宁檬出声道:“接受捐赠的人,不会是宋星远吧?”

宋星远说过他有先心病,十几岁时一度病得不能行走,只能呆在轮椅上。但是他们见到的成年宋星远,虽然弱质彬彬,却至少不像重病之人。

程远洲翻出一页材料,指了指血型那栏:“对比一下两个人的血型差不多就确定了。”

俞小年的血型栏里写的是:RH阴性A型。

“这是稀有血型,俗称猫熊血。”程远洲说,“ 移植心脏的供者和受者必须同血型,如果宋院长也是这个血型,那就是这么回事了。”曾久病成医的程远洲拥有丰富的杂七杂八的医学知识。

宁檬却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她在资料中看到了熟悉的名字:江雁。

江雁的手写名字签在俞小年车祸入院后的第一次手术记录上,之后在他长久的住院治疗中,江雁作为他的主治医师,其签名多次出现,笔迹与宁檬穿的平底鞋上一样娟秀。

但是,最后一次手术,也就是麻醉出现意外,导致俞小年死亡的那次手术,签名的人却不是江雁了。

而是——当时的老院长宋宏。

从常理上推想,级别更高的院长医术应该也是高明的,可是手术中却出了意外。

医学杂家程远洲思忖着说:“按说,只要是手术就有风险,全麻手术确实存在循环抑制导致的心脑血管意外。这种情况确实不能百分之百避免,只要医生操作流程没有问题,都不能称为医疗事故。但是……总觉得这里有什么问题。”

宁檬点头:“太巧了,巧得让人有点……不寒而栗。我们去对对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