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还是自信,叶风已经贯彻了自己无赖的本质。
要不是天降大任与斯人也,他也绝不会这么自信。
“你给李老打个电话,我亲自跟他讲。”
叶风心境淡然,他清楚的知道那个公式已经起了作用。
“你还没给我解释了?”李心月急了。
“先打,要不然误了事,你爸又得教训你了。”
调侃意味一说,叶风把李心月气的嘴鼓鼓的。
“打就打,你最好别丢脸。”
李青山手机铃声一响起,本来嘈杂的在线会场突然安静了。
内部会议每个人都是必须不向外界完全保密,除非,
除非这个电话是李青山早预料的,也许正是所有人都期待的。
手机实时投影,叶风和李心月的画面出现在大家视野之中。
看起来叶风的模样普普通通,甚至言行之间没有透露出一点学识的味道。
白荣摸了摸下巴,眼神滑溜溜的打转,心里是冒出万重疑虑。
纵横科研事业三十来载,平生第一次有这样的感受。
不过就是个毫无履历,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何来如此天才想法。
有几位院士是实在憋不住情绪,他们实在太着急于建设祖国科研。
时间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他们必须快点结束这场荒诞的会议。
“李院士,就我们而言,我想知道他对这公式的理解如何。”
何定波,叶风看到这人时他觉得有些眼熟。
没错是他父亲以前的老友,不过他们应该是完全陌生。
科学讲究的是脚踏实地,不是人情世故。
“我们也想知道,重启青龙计划,发展核聚变项目,不是小事。”
“如果大家都只是怀疑,那么这个公式就不堪大用。”
“而且本次会议结果要申报给联邦,更是要十分谨慎。”
对于科学的热诚,使得白荣和其他人再次发起了争论。
李青山擦了擦额头的汗,他身上背负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李心月很想维护她的父亲,但这种场面她没有资格说话。
她只有把眼神望向了叶风,拍了拍他的肩膀,只有希冀于他。
“我知道各位前辈在担心什么,同时在憧憬什么,不错,这个公式只是开始,是星际科学的全新认知。”
叶风刚发言但科学家们的神情显然不好,他们不想听客套话,只想契合实际。
“所以你能解释公式的具体内容吗?”李青山终于开口了,勇于询问一个后辈。
所有人虽然脸色纠结,但内心多多少少都是期待这一刻,哪怕是零的概率。
叶风笑了一笑,给华夏最顶级的科学家们讲课,讲道理心不慌是假的。
“文明进化大数据面板,正式开启!”
所在星球:地球。
核心生命:人类。
文明等级:0.5级。
文明秩序:溃烂。
提供初始解决方案:
核聚变能源初始开发(理论与实践)
太空基地构造技术(速成与保障)
超级动力推进系统(材料与维护)
……
因为面板带来的一天厄运,终于是收获了不错的结果。
在最最最关键时候,面板没有掉链子,而且给予了改变人类命运的知识。
可以说叶风这一辈子所学不及刚刚面板领悟的万分之一,实在过于丰富。
“核聚变的核心难题在于控制高温和磁场,保证聚变反应持续且平衡。”
“而我的想法很简单,那就开发出超磁材料,保证聚变不外泄又能完成过程。”
“这个理论不仅仅是核聚变,包括航空器动力系统也用得到。”
三言两语说不清,叶风直接在屏幕上划出了接下来的公式。
里面的字母包括材料符号科学家认识很多,但也有些陌生的东西。
不过解决了他们所设想的很多疑惑,当然这仅仅是建立在幻想的层面。
何定波细细揣摩,看着那串公式在自己面前越写越长,可它又是那么吸引人。
这不是胡写乱搞,是真真切切的可控核聚变的公式。
科学家们可以说自己难以顿悟出来,但当看到这些字符的时候多少有些理解。
白荣研究了数十年的航天动力,虽然在国际上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的大牛。
偏偏面对这串公式,他陷入了沉思,他不敢否定是假是真,只能说希望诞生了。
“我从未见过如此古怪但又那么神奇的公式,数学物理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理论。”
李青山是惊喜万分,他只要看懂字符就或多或少明白了,这小子是块宝。
“你真懂这些?”李心月有点不可思议之状。
“在各位面前我只是个菜鸟,理论不能代表实践和实验。”
“我今天即使在这里把我知道的东西全写出来,也只是原地踏步,毫无作用。”
“我恳请各位前辈能够重启青龙计划,实践出真知。”
叶风停止了公式的继续书写,他慷慨陈词,他不会在理论这件事上浪费时间。
要做就做最能打动人心,最能体现价值的,最能报效祖国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知道同僚们都无法百分百的现在就拍板,但岁月很长,机会很少,所以我也恳请大家同意。”
李青山他是星际科学圈子的核心人物之一,完全可以自主且绝对的实施命令。
但他之所以放下权利的任性,来博得大家的一致认可。
完全是出自一颗对国家,对科研的奉献之心。
“这件事需要上报给联邦裁决,十年的废案轻易启动,风险太大。”
“就是,我们不是带着成见,而是必须稳重,如今星际发展是全球重点。”
……
面对大家的又一番讨论,白荣不得不做出表率,他只想要一个他认为的结果。
于是,他缓缓说道:“可以先申请重启,同时考核这年轻人,不冲突。”
“只要有成绩,有效果,国家和大家又怎么不会同意?”
何定波也顺势说道:“申请书就由我和李院长亲自带头提名,大家还有异议吗?”
三枚定海神针在最关键的时候,达成一致意见,如此一来其他科学家也不会再说什么。
毕竟科学实践是第一位,而不是辩论意义。
“那就先写申请提交给联邦议会,同时应聘叶风为编外科研人员。”
“同时成立青龙计划准备小组,具体负责工作事宜大家先做报告。”
李青山发起提议,三十六位顶级科学家投票跟进。
最终得票三十四票赞成,一票放弃,一票反对。
决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