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移民,我能引领全人类

第87章 暗星计划

字体:16+-

叶风回到自己休息的宿舍没多久,李青山就亲自来找他。

一方面是瓦西里向他做了警告,要求叶风不要再靠近西面的实验基地。

其次就是要做好会议准备内容,普宁总统很满意实验初期的进展,他主动提出了新的方向。

毛熊国方面似乎对这次的实验内容开始有些感兴趣了,虽然从表面来说他们依旧比较散漫,可总的来看有了态度。

而在华夏方面高层多次致电感谢,并没有公开表示对实验未来的建议方针。

这跟实验本身来说毫无关联,主要是米国又要作妖。

随着大灾难事件的逐渐发酵,人类经过冰川期危害后的又一次灭顶之灾,导致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堆积在一起一度让公共秩序变得溃烂。

米国这时候却出兵太平洋,他既不是打仗也不是军演,而是利用运输物资人力的借口将自己的海洋霸权无限的扩张,趁机宣扬自己的强势地位。

米歇尔总参谋他如此位高权重的人物,也来到夏威夷驻地做前方指导。

亨特国防部部长也随从他而来,不过他现在有了新身份,是暗星计划的指挥官之一。

“没想到总统他眼光如此独到,这时候如果把太平洋的大部分锰结核,石油等资源运回去,没有人敢说不。”

亨特说着端起了一杯果汁,他满脸都表现着贪婪。

“别得意忘形,你要知道暗星计划最终目的是将资源运到月球,或者开展更多的移民星球计划和星球建设,我们为了保证米国人的利益必须牢记自己的使命。”

米歇尔高兴说着,他从指挥室内往外一看,就有好几艘资源船从驶了回来。

当今的世界开采技术较为发达,至少比互联网技术要发展的更好,能很从容从海底一两万里提取资源,并且以高效率高储存的形式在各大地区横行。

米国又是其中很强的佼佼者之一,在大灾难没发生之前他们就一直觊觎海洋内的资源,冰川期虽然给陆地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但对海洋反而是有益的。

蕴含的各种稀有资源对星际领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各国一直就在商讨这方面的利益划分,而如今米国正是抓住了机会。

太平洋各岛国或者有所沿岸的国家目前绝大多数自身难保,更别说对海内资源能够宣示自己的主权,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全归米国了。

“青龙计划竟然想建造承载数十亿人的太空城,这简直是痴人说梦,而且华夏与毛熊互相合作,也没有跟我们米国沟通。”

米歇尔一边得意着一边在看着自己手中的情报,正是得知到了华夏的动作米国高层才决定启动暗星计划的。

亨特笑着说:“我们只要屯好资源,把米国人集体送上月球,其他人根本就不重要,他们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希望,以为是在写科幻小说了。”

米歇尔乐着谈道:“多亏总统高见,暗星计划在一年前就有了准备,而且我们还秘密储存了十几艘运人航天器火箭,只要我们加速研发动力系统,迟早大家都能离开月球。”

“至于华夏和毛熊国以及那些冥顽不灵的家伙,就集体被埋葬在地球吧。”亨特顺势说道。

叶风得知这些消息后,他是觉得很无语的,虽然他早已经见过多次人性的卑劣,但能把强盗思维贯彻的如此灵活米国算是独一份。

“联邦这么困难,看来我们的实验进展又变得扑朔迷离了。”李青山有所感叹。

叶风若有所思,他是从李青山这儿了解到的米国消息,其实这些东西无关痛痒,毕竟地球上的资源离开了地球他的优先级会无限下降的。

但叶风主要在意面板所说的,米国部分人的文明等级也正在有所觉醒,这是星际文明数据库给出的分析预测。

叶风说道:“我们还是先做好等离子矩阵装置吧,我想我现在更加有动力了。”

“这东西我们不是需要跟马斯洛夫教授他们进行讨论的吗?我们不可能再独立完成吧,虽然你之前跟我们提供的草图已经很有特色了。”

理清上他看到叶风那熟悉的自信脸庞,就猜测出他又有什么打算了。

叶风随手拿出笔记本来,他开始撰写了一长串公式,这是面板和他的思维同时进发而突然产生的灵感。

而这一切都得感谢大洋彼岸米国的帮助,随着米国所谓的暗星计划开启,文明面板也开始了功能升级的新征程。

因为整体上看人类文明正在大部分意识复苏进化,面板也要调整自己的状态随时准备迎接这个全新的文明时代,虽然可能还有些许遥远。

但远方号激起了面板的斗志,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叶风的实验思维。

“这是什么?”李青山惊讶的看着。

“关于等离子矩阵装置的核心部分,如果我们利用矩阵设置来控制核聚变动力叠加或衰减,我们一定用的上这个公式,我把他写下来是因为这公式可能会进化。”

叶风说的当然不是稀里糊涂,人类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还互相争斗,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人类集体把目光看向星际。

而这公式将是人类至少在未来很长段时间的动力系统最基本的法则,他会进化主要看如何使用。

李青山听的有些迷茫,不过他选择直接相信叶风就好。

“我想我们可以去开会了,让毛熊国的科学家再次见识一下我们华夏的顶级科学。”

叶风自信说着拿起了笔记本,他仅仅就凭这个就去开会,相当随意简单。

李青山一时没搞清楚状况,不过在这种环境下叶风能这么冷静,也算是难得可贵。

所谓的会议其中八成人都是来自毛熊国的科学家,而这也是大家汇集红心基地后第一次正式规模的会议,主要还是为了争辩实验可信性与资源有限的问题。

虽然大灾难时期钱不值钱了,解决资金问题变得简单,但对于前景发展这块大家还是各有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