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寫作素材專輯 (十二)爆破部份
正文:
發展、源起與新定義
講到爆破,其最早的起源當然又得提到古代中國人的智慧了,但每次想起就會聯想
後代子孫的不肖,不但科技被人追上,還被迫忍了兩百年的屈辱,唉,中國啊!中
國!何時才能再強大呢?早在一千百年前的唐代(西元682年),中國的的大醫學家
孫思邈便在「丹經」一書的『伏硫磺法』中詳細的記載著將木炭、硫磺及硝酸鉀以
15:75:10的固定比例混合後,燃燒的速度會相當的快而且穩定,而且能產生火焰
與高熱,唐代的丹士們認為硫磺含有猛毒,著火後「易飛」,難以「擒製」,號為
藥中將軍,必須經過伏火之後,脫去黑褐二色,使其呈金黃色、朱砂色或雪白才能
使用,以現今所使用的化學式表達,此處理過程為:
2KNo3(硝石)+2S(硫磺)→K2SO4+SO2(氣體)+N2(氣體)
,之後又發現如果將這些混合物裝在密閉的紙筒後再加點燃,則會發生很大的聲響
,由於聲音很像將竹子放進火堆裏燒之後,竹節爆開的聲音,所以這個東西就叫做
爆竹,成為幾千年來中國人的節慶項目中不可或缺的娛樂助興道具,而那個混合物則
是一切爆破的根本源頭——黑火藥。
但黑火藥的發展從被發明到成為爆破用炸藥之間,超過了一千叁百?
的時間,其中
有近一千年的時間,黑火藥並未認真的成為軍事用途,到了十五世紀未,蒙古大軍
西進,創建了人類史上空前絕後的龐大帝國,其版圖涵蓋了當時人類己知陸地的五
分之四,與全球陸地麵積二分之一,所依恃的除了那支強悍的蒙古精銳騎兵外,另一
項利器就是火炮,橫跨中亞細亞,直逼維也納城下,沿路所有城堡,都不敵火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