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神明:三天两头被献祭

第二十六章:好为人师

字体:16+-

“萧大人客气了,我儿时流落临江,多亏萧大人施以援手才得以活命,不至于成为冻死骨,所以此次也算报恩。”

“原来我与大人之间,还有这么一层缘分!”萧大人虽然绞尽脑汁也想不起他救过夏还寒,可这层恩情,他不介意认下。

夏还寒道:“萧大人昔日乐善好施,资助之人多如牛毛,自然不记得在下,不过不打紧,在下记得就行。”

“是是是。”萧大人也是顶级聪明之人,他明白这份恩情,是夏还寒帮助他的理由,至于这份恩情是真是假,都不重要。

夏还寒慢悠悠道:“有一事,得萧大人帮忙。”

萧大人心头莫名一紧,抹了把额间虚汗,“大人请说!下官义不容辞!”

夏还寒就等着他这句话。

“临江初府,大人可有印象?”

初府也算是名门望族,虽然近几十年低调到近乎销声匿迹,萧大人也是听说过的。

“大人可是看上了初府小姐?”

“噗。”喜鹊一口水喷了出来。

萧大人面露谄媚,一脸我都懂的表情,说道:“那小姐我也见过,确实如花似玉,勉勉强强算是配得上大人,大人若是想收了她,我这就替大人去提亲!”

夏还寒白了他一眼,“谁和你说我看上了初小姐。”

萧大人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不免有些尴尬,忙赔笑道:“那大人是想?”

夏还寒道:“本大人看上了那处宅子。”

“啥?”萧大人有些为难,“大人啊,这初府也算是世家,官府也不好夺人家产……”

“初府闹鬼,已经是废墟了。”

“啊?”萧大人觉得自己肯定是昨夜没睡好,不然怎么会幻听了。

“大人啊,您别和下官开玩笑了。”

夏还寒悠悠道:“我从不与人开玩笑,初府如今,就是一处凶宅,你身为临江父母官,连自己管辖地上发生了这种大事都不知,萧大人,你这可是罪加一等呀。”

萧大人吓得冷汗直冒,忙跪了下来,“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那这初府,我可要得?”

萧大人点头如捣蒜,“要得要得。只是大人,那既然是一处凶宅,怕是不吉利,大人要他做什么?”

他刚问出口,就想抽自己个大嘴巴子,心中悔恨自己怎么如此多管闲事,别待会儿被这个皇城来的大人给杀人灭口了。

皇城来的大人慢悠悠道:

“我要得就是凶宅。”

“啊?”萧大人又傻眼了。

“好了。”夏还寒有些不耐烦道,“我还有一事……”

“大人请说大人请说!下官一定鞠躬尽瘁,死不足惜,哦不对,死而后已死而后已!”

“很好。”夏还寒道,“我初到临江,便觉得此地民风质朴,山水养人,此处世家子弟也皆有为国为民之心……”

萧大人越听越虚,民风质朴?世家子弟?为国为民?这真的是在夸临江吗?

“如今天灾不断,人祸切莫再起,我这人素来好为人师……”

喜鹊叽叽喳喳一声,像是笑了出来,夏还寒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这一瞪,原本神清气爽的喜鹊瞬间耷拉着毛,不敢看他。

夏还寒又道:“农业乃国民生计的命脉所系,你们临江子弟心系农事,我本想多教学一些,无奈有公事在身,不得不离去。所以我想请萧大人,代我推广《氾胜之书》《齐民要术》这些书籍。另外,穆苗稀是我的得意弟子,所以……”

“懂懂懂!”萧大人忙道,“大人放心,从今往后,再也不会有人敢去穆府闹事!妨碍穆大家推行农事!下官这就给穆大家送一块牌匾,就上书,上书……”

“大家风范。”

“对对对大家风范大家风范!”

“不错呀,很上道。”喜鹊夸赞道。

夏还寒道:“他年轻时也是一心为国为民,无奈被权势所迫,郁郁不得志,才会如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碌碌无为,奢靡的表象看在聪明人眼里不过是掩耳盗铃。”

“那大人此番帮他,不是助纣为虐,是助他浪子回头,重寻初心!”喜鹊沾沾自喜,心道自己真是她家大人肚子里的蛔虫,啥都明白!

“那是。”夏还寒刚要夸她,一转念,忽觉不对劲,一掌拍在喜鹊脑门上,“什么助纣为虐,你大人我是这种人吗?”

他这一掌,重拿轻放,一点劲没用,可喜鹊却耷拉着鹊毛,眼泪汪汪。

一旁的萧大人,被眼前这番景象搞得手足无措。

夏还寒安抚他道:“萧大人别介意,她太吵了,我教训她一下。”

“哈哈,这样啊,哈哈,大人您真是驭下严苛!吾辈楷模!”萧大人尴尬地夸赞着,说起话来都有些语无伦次,夏还寒权当自己没听见,放他一马。

萧大人的动作之快,堪比白驹过境,只消半日,便把夏还寒之事全部办妥了。

仅仅半日之余,临江家喻户晓的除了灵隐禅寺,就是《氾胜之书》。

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夏还寒此举,无非是让举国皆懂农事之术,毕竟作为神明,他虽能解一时之灾,可解灾过后,若后继无人,不能为之后百年千年打好根基,那无异于无济于事。

一己之力终究有限,合众生之力方能烽火绵延,日后他以己身解这数百年冰天雪地之困,却终究无法保证之后世间走向,能否愈发欣欣向荣。

解此困之法,唯千秋万代。

无论是世家子,还是草原那位孩子,亦或是其他,都是夏还寒为人间千年传承,所埋下的种子。

虽说这种子,良莠不齐。

……

寒山春晓,藏书阁。

“夫子下山几日了?”

“七日了吧。”

“他老人家倒是逍遥,下山了还不忘差使我们做事!”

“好了别抱怨了,要是今天不把《氾胜之书》遗失的那卷找着,夫子能拔了我们的皮。”

翻箱倒柜找书的小师妹一个激灵,再也不敢闲话,继续挖地三尺般,替人间的夫子,寻他的《氾胜之书》。

“不过师妹,你家不是氾胜之氾先生传下来的吗?你们家族没听说有遗失的那卷?”

“白师兄,氾先祖传承到我们这辈,都快六百年了,我们氾氏一族经历无数战火,许多族谱古籍早已失传。夫子不是活了六百来岁吗?会不会夫子认识我们先祖?”

氾师妹翻着典籍,头都不带抬的,不过她的话,倒是提醒了她师兄。

“师妹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只是若夫子与氾老先生有交情,又岂会舍近求远,让我们在这里翻找。”

氾师妹道:“师兄所言,却有道理,只是我幼时在父亲书房中瞧见过一幅画,那画上有两人,一人是氾先祖,另一人,是夫子。”

“什么?”白师兄惊讶道,“原来这夫子和氾老先生,还是故交呀!这不就好办了!”

白师兄激动地放下手中之书,一溜烟跑到了门外,嘴里念了一句:

候雁北乡,请信使寄锦书南飞!

须臾间,便有鸿雁自苍穹挥翅而来。

世间所有鸿雁,皆是小寒信使,可能联系寒山春晓,知晓神明之音,与使者同岁的,唯有一位。

白师兄所唤来的,便是草原与夏还寒一道,雪崩时接羊,月泉下偷水的那位。

……

临江县,穆府。

世家子们刚上完早课,正与夏还寒他们一道吃着早膳。

十几号人其乐融融,任谁都不会相信,五日前,他们还是水火不容的对头。

喜鹊在一旁悠哉悠哉做着梦,忽觉有人唤她,梦里一惊,一睁眼却只瞧见狼吞虎咽的世家子们。

她正欲睡个回笼觉,却又被吵醒了。

“没听错。”夏还寒在一旁道。

喜鹊扑棱着翅膀,甚至欢喜。

门外,鸿雁捎着寒山春晓的信,来了。

他与喜鹊也不常见,如今一见着,便似故人久别重逢。

鸿雁道:“你没帮着大人做坏事吧?”

喜鹊:“……”

夏还寒:“……”

鸿雁又道:“大人没闯祸吧?”

喜鹊心虚道:“没,大人好着呢!”

夏还寒道:“小雁儿你怎么回事?你家大人就这么爱闯祸?”

鸿雁认真地点了点头,天知道他这颗老父亲的心,是有多提心吊胆。

还好他不知道夏还寒偷了佛界圣宝佛泉,不然能吓晕过去。

夏还寒一脸无语,万般有口难辩。

他道:“赶紧说正事,你可是从寒山春晓来?”

鸿雁点了点头,将脚上绑着的信件交于夏还寒。

寒山春晓的信纸,由特有的寒山木所造,遇水不化遇火不燃,信上加有符印,非夏还寒亲启不可解封。

夏还寒打开了信纸,信上所言:

夫子,经弟子们详查,藏书阁并无《氾胜之书》残卷,不过依氾师妹所言,夫子似与氾老先生为故交,可否指点弟子一些线索。

夏还寒拿着信,眉头紧锁。

“大人,你不会真的认识人家先祖吧?”鸿雁道,“不过我们与大人近乎同岁,我比大人还年长些,也没听说大人认识氾胜之呀。”

夏还寒皱着眉,“大人我确实,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