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自习开始前,班长陆明宇在黑板左上角写下“85”,离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复读班的学习氛围变得更为紧张,连周海洋都在徐立鑫的批评教育下减少了逃学翘课次数,偶尔翻开九成新的课本和辅导书,入乡随俗地复习功课。
期末考试成绩还没有公布,大多数学生都把这事忘在一边,快节奏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无心想上学期考什么成绩,可程元熙却一直在惦念此事。
早自习即将下课,杜亚娟离开教室,程元熙终于按捺不住追出门,在楼梯叫住杜亚娟。
杜亚娟问他什么事,程元熙唯唯诺诺,“老师,我想问问期末成绩。”
杜亚娟笑着说:“你不用急,今天下午就公布。”
程元熙听到“公布”两个字,难掩激动,“老师,你能不能先告诉我,我考了第几名?”
这些天不止一个学生来办公室询问杜亚娟,杜亚娟三缄其口,不予回复,她本想用同样话术应对程元熙,可想想下午即将公布,而程元熙脸上写满渴求,她心一软,稍作思考说:“你认为你能考第几?”
程元熙当着杜亚娟的面,只能表现的谦逊一些,“年级前三。”
“前三是肯定的,如果不是第一,你能接受么?”杜亚娟很了解程元熙的性格,盯着他眼睛问。
程元熙像被打了一记重拳,他太聪明了,一听这话就猜到,这次他很有可能没蝉联第一。
杜亚娟看到他慌乱的眼神,右手按住他肩膀,“无论第一第二都是过去的成绩。以后等你上了大学,步入社会,有很多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考验,你要学着克服对名次的执念,努力提高自己就好,不必那么在意和别人比较。”
“知道了,老师。”程元熙嘴上答应,可心里却更加忐忑。
听到下课铃响,杜亚娟问:“你上次高考为什么没发挥好?”
“紧张。”程元熙回答。
“我跟你以前班主任打听过,你什么都好,就是心理状态不稳定,太在乎名次,这点你承不承认?”杜亚娟问。
程元熙轻轻点头,没说什么。
杜亚娟对尖子生的心里建设半点不敢放松,“你两个姐姐都那么优秀,在这样环境中成长,你有压力很正常,但你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高考发挥出真正水平,一定要克服这方面压力。无论学习还是以后工作,没有任何人能做到永远第一,别让名次拖累你。”
“明白了,杜老师,谢谢你。”
“你能想通就好,考第几名都不影响你的优秀,回班吧。”
程元熙回到教室,越琢磨杜亚娟的话,越觉得毛骨悚然,杜亚娟想教他的道理他半点没听进去,却推测出上次期末考试自己极有可能不是第一名,要不然杜老师不会讲那些大道理安慰自己。
程元熙惴惴不安一上午,下午第二节英语课,杜亚娟终于公布期末成绩,果然他上学期期末考试不是文科班第一名,而是第三名,第一名也正如他猜想那样,是一直咬在身后紧紧不放的时越。
时越这个“千年老二”终于超过程元熙,拿到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而且足足比程元熙多出十分。
听到杜亚娟公布成绩时,全班同学都感到惊讶,时越却低头摆弄书本,虽然课桌干净整齐,没有任何整理的必要。他不喜欢这种被人过分关注的感觉,那些或友善或好奇或嫉妒的目光会让他由内而外感到紧张,他脸颊和脖子上的青筋忍不住**,手足无措地拿起书本又放下,仿佛连睫毛都在发抖。
一片掌声中,只有唐薇关注到时越动作和表情上的紧张无措,她急忙把手搭在时越小臂上,像哄小孩子一样柔声细语说:“时越,别怕。”
考第一名带给时越的恐惧远大于喜悦,如果能在考试前知道成绩,他宁愿少考十分,把第一让给其他人。
好在有唐薇在旁边当保护伞,时越紧张情绪慢慢缓解,却还是不敢抬头迎接周围那些目光,脸上也不敢做任何表情。
姜小余如愿以偿拿到年级第五,虽然是和其他班同学并列第五名,但还是顺利达成当初和父母的约定。
齐颜年级第八,是他复读以来的最好成绩,杜亚娟虽然没提前告诉他本人,却早已打电话告诉了齐宏毅和杜亚芹,夫妻俩高兴的不得了,特意给齐颜买了很多营养品,邮寄到杜亚娟家里。
齐颜前几天收到那些杂七杂八的营养品,虽然知道是父母一片望子成龙的心意,可他就是不喜欢吃,当即分给唐薇和苏岳他们,打电话告诉父母别再买那些东西。
复读班的期末成绩整体上依旧呈上升趋势,就连易欣也终于突破四百分大关,杜亚娟在课上当众夸奖她好一阵,易欣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她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因为学习成绩被老师表扬。
杜亚娟说两天后学校会组织一场高三学生的动员大会,届时年级前十名要上台领奖,叫时越做好发言准备,写份简单的发言稿。
成绩下来,全班同学都很高兴,只有两个人的表情格格不入,一个是继续垫底的周海洋,另一个自然是被赶下王座的程元熙。
杜亚娟当然注意到这点,下课后她把程元熙叫到办公室,再次做思想工作,程元熙表面上答应杜亚娟不会太在意名次,可“心魔”哪那么容易破解?
从办公室走回教室,程元熙像丢了魂儿,冷着脸坐回座位,不自觉地向后排墙角时越的方向瞥一眼,看到几个同学正围在那里,对成绩单议论纷纷,都在夸时越进步神速。
程元熙似乎听到别人在夸奖时越时提及自己,他心底怒火再也压抑不住,必须要发泄出来,拿起厚厚的英语辅导书狠狠砸在课桌上,刹那间全班肃然,二十几双眼睛同时看向他。
正睡觉的周海洋被声音震醒,起床气般一拍课桌,面色狰狞地看向门口,“谁啊?”
正对着时越唱赞美诗的孙晓龙也感到不爽,他成绩有所提高,时越对他帮助很大,他也了解程元熙的性格,摔书显然是在给时越听。
“有些人什么臭毛病?别人考第一怎么了?第一印在你名字上了?”孙晓龙忍不住吐槽,为时越打抱不平。
程元熙弹起身,“孙晓龙你说谁?”
“我说谁谁知道。”孙晓龙挣开唐薇和姜小余的手,“你弄什么动静?给谁听呢?这复读班不是你一个人的班,你能考第一,别人也能考,不就是因为时越超过你,你不服么?”
孙晓龙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向来以宁南二中“小诸葛”自诩,读三国时最喜欢的桥段就是诸葛亮骂死王朗,贬损别人常常能找到要害。
程元熙感觉这几句话字字诛心,浑身忍不住打颤,抖着嘴唇说:“胡说八道,你闭嘴!我找杜老师……”
“呦,断奶了么?这么两句话你就去找老师?全班谁不知道你什么德行?谁问你一道题,你恨不得让谁给你建座庙供起来,那个白眼呦,就差翻到天花板上,别人碰你桌子一下,就跟踩你尾巴一样,你怎么不让学校给你单独开个班?我们是没你聪明,但我们也是人。”
孙晓龙越说越起劲儿,“再看看时越,把解题步骤给我们写的清清楚楚,他自己努力加上对全班的贡献,第一实至名归。”
这些话孙晓龙憋在心中许久,早就想说出来。
程元熙在班里搞“优等生特权”已经一个学期,随着第一名的次数增加,他感觉自己身上挂满勋章,被光环笼罩,越发变得趾高气昂,和同学们关系也渐渐疏远,他的任何东西不许别人碰触,别人向他请教问题,都会被他当面嘲讽几句蠢、笨、退学吧之类的话语,久而久之,连齐颜那个交际花都对他敬而远之。
程元熙不擅长和别人骂战,却无法克制愤怒和激动,抄起那本辅导书朝孙晓龙砸过去,却被人高马大的孙晓龙一巴掌打落。
孙晓龙也不生气,“成绩变差,脾气怎么还变大了?咱们班离开你,照样年级第一,离开时越,成绩肯定下降。你呀,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跟时越比,你一点也不优秀。”
“孙晓龙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程元熙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班里“重点保护动物”,从来没有同学敢和他这样说话,拿复读班来说,连周海洋都要让他三分,这时被孙晓龙当众羞辱,他恼羞成怒,冲过来要找孙晓龙理论。
唐薇、姜小余和另外几个女生拦住孙晓龙,还有几个女同学拦住程元熙。
孙晓龙嘴里继续叫嚣:“我再说一遍怎么了?你就是比不上时越,人品和成绩都比不上,你来打我啊?”
“别以为我不敢,孙晓龙,你这个成绩还不退学,等着高考落榜再复读一年么?”程元熙发挥骂人不带脏字的本事,双方相隔五米展开嘲讽和魔法攻击。
教室里乱成两团,周海洋和易欣却悠然地抱起肩膀,秉承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精神,周海洋还不忘记拱火,“你们拦着他们干什么?让他们打,打一架就解决了。”
程元熙自然不敢真去打比他高那么多的孙晓龙,可越是有人拦着,他情绪越亢奋,面对孙晓龙的挑衅,他像一只冲不出牢笼的小狮子,在几个女生纠缠中暴跳如雷,精确掌握自己和孙晓龙之间的安全距离。
杜亚娟的“禁球令”执行一个学期后有所松弛,偶尔让班里几个男同学出去打打球放松一下,她也省得操心。
齐颜和苏岳、徐云峰、陆明宇抱着篮球回来,还没进教室就听里面吵吵嚷嚷,本以为是周海洋和谁争执起来,等走进门一看,好家伙,竟然是程元熙在单挑孙晓龙。
“怎么回事?别吵了,上课了吵什么吵?”齐颜立刻抵达战场,一把拉住程元熙胳膊。
程元熙没想到吵架会这么累,何况他也不敢去打孙晓龙,见齐颜劝架,立刻就坡下驴。
“孙晓龙,你也少说两句,自己班同学吵什么吵?”
齐颜两句话平定战乱,孙晓龙一指程元熙说:“你问问他,不就是没考第一么,在班里发什么脾气?谁欠他的?”
苏岳和徐云峰把孙晓龙塞回座位,叫他闭嘴少说话,齐颜和陆明宇也把程元熙护送回去,上课铃这时恰好响起,交战双方鸣金收兵,随着严粟走进门,教室里恢复安静。
姜小余在笔记上写下一篇五百字左右的记叙文,给齐颜描述刚才事情经过,齐颜弄清来龙去脉,看看前面呆坐的程元熙,一副无所谓的孙晓龙,还有藏在角落里与世隔绝的时越,他总感觉这事不会轻易了结,不知道该不该跟杜亚娟反映一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