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1985年的冬天,英國的天空被凍得一片蕭瑟。那時候倫敦還是名副其實的霧都,街頭的古典建築隻能隱約見到哥特式的牆瓦,人人都在等待天明。
溫笛就在這樣寒冷的日子裏,拿到了“祐星”的英文命名證書和運行軌道模型。她將它們鎖在抽屜的最下層,抬起頭時,看到窗外最後一片梧桐樹葉也凋零了。
這是她在浩瀚的宇宙中發現的第一顆行星,它距離地球三百多光年,作為發現者,她將它命名為“祐”,在提交材料的時候,她站在劍橋大學曆史最悠久的會議室中央,靜靜地說:“在我的祖國,遙遠的東方,這個字代表著神祐,意思是幸福降臨。”
這天傍晚,溫笛離開實驗室後,連夜乘坐火車來到格林威治。著名的天文台還大門已經上鎖,空無一人,她穿著格子大衣坐在上鎖的鐵欄前,等待了五個小時,在這個被稱為世上最正確的時間前,看了一場日出。
溫笛蹲在本初子午線前,用手顫抖地撫摸上這條隔斷經線,劃分南北的裂痕。遊客喜歡跨在零度經線的兩側,似乎這樣就能站在世界的中心。而她思念的人,此時正在大西洋的那一端,她同他晨昏顛倒,不知道在他的夢裏,可否還有她的身影。
“嘉祐,嘉祐。”
溫笛此時喃喃念著他的名字,那噬心的鈍痛先是從她的心尖冒出,然後隔了許久,才啃遍她的整個身體。同陳嘉祐分開的這十餘年來,她沒有一天不在欺騙自己,可直到這一刻,她才終於承認,她和他的一生,已經結束了。
生離亦如死別,他將永遠也無法知道,在這茫茫黑暗的宇宙中,有一顆以他為名的星。
三百八十光年,即是說,下一世,亦沒有辦法再相遇了。
1.
1949年9月,北平再次被改名為北京。三年後,溫笛和陳嘉祐出生在這片土地上,兩家住在同一條寬巷子裏,院子外栽滿了梨樹,荷塘裏的金魚不時躍出水麵,咬住被風吹落的白色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