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我多子多福,只为振兴人族!

第39章 鼎力相助or袖手旁观

字体:16+-

“爱卿说就是了。”帝辛很是大度的一抬手,让梅伯但说无妨。

“谢大王。”

先是谢过帝辛,梅伯这才转过身来,看着为他说话的众臣,道。

“前朝大臣,插手大王的后宫一事,本就太过多余。”

“更别说我还连连上奏竹简,让大王听从我的言论。”

“此番情景,与逼迫大王有何区别?”

“尔等,就莫要再说大王苛待于伯的话了。”

一开始,梅伯答应不与帝辛再说后宫之事,却是在那烤肉的引诱下,这才开口说了。

可是在那之后,梅伯也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帝辛到底是不是沉迷女色,都与前朝的大臣们没有太大的干系。

他们只有监督帝辛,有没有因色废政,且帝辛做了一些在他们看来废政的事情后,是否给大商带来不好的影响。

若是有,他们这些朝臣自然需要上谏。

若是没有,就说明这个事情,没有给大商带来负面影响,他们自然只偶尔不时的提醒一下帝辛就是。

可现在的情况是,帝辛做了这些事情,并且不再上朝之后,大商不但没有变得不好不说,反而越来越好了。

之前帝辛亲政时,大商天灾还越来越频繁。

结果,等帝辛不上朝了,就连政事都扔下,大商的天灾不见了不说。

这两年,大商中还颇有些风调雨顺的样子。

这样一来,梅伯这个劝谏,就显得有些多此一举了。

想明白这些,梅伯是彻底的准备,不再参与入帝辛的后宫之事。

身为臣子,他将他身为臣子的义务,尽到了就好。

那些大臣可不知道梅伯这些时日来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梅伯之前经受了那么大的苦难,必然会选择与他们站一起,共同抗议帝辛才是!

结果,在众臣齐刷刷的目光下,梅伯再次不紧不慢的开口了。

“伯会消瘦至此,全系因为在那王宫之中,想明白了诸多事情。”

“认识到了伯之前所行所为的不妥之处,这才惭愧至极,致使食欲下降。”

该说的话,梅伯都说完了。

那些真心想要帮梅伯找回公道的人,听着梅伯这个说法,虽然不理解对方为何要为帝辛说话。

但想着梅伯性子,他们仍是相信梅伯这样做,定是发现了帝辛的可取之处。

这才站出来,帮助帝辛发言。

这样一想,他们也纷纷的退了下去,不再多言。

唯有那些想要借着之事,挑起事端的人,才会选择继续与帝辛杠下去。

他们找的理由是,梅伯一定是被帝辛威胁了,才会说出来这样的言论。

不然梅伯单单是觉得愧疚,又怎会在王宫中出来,还食不下咽。

这不就是被威胁的最有力证据?

对于这一点,梅伯想开口反驳,又不知道怎么反驳。

难道他要说,他食不下咽,是因为惦记着帝辛的蘸料?

看帝辛那意思,这个蘸料很是珍贵,要是被太多的人知道,他分到的不就少了?

对于吃这一件事情上,梅伯很是干脆的把帮助他的这些小伙伴,都给丢弃了。

“你觉得,梅爱卿被孤威胁了?”

帝辛端坐上首,眸光微垂,看向下方之人。

那些被帝辛看到的人,身子下意识一僵,恢复正常样子,继续。

“是。”

不知为何,他们总觉得现在不怎么上朝的帝辛,给他们带来的压力,要远比之前帝辛上朝时要强的多。

很多时候,在帝辛问话下,他们都想直接否认自己之前的话。

只是这一次的事情,实在干系太大。

若是不能对帝辛劝谏,他们这些贵族的所执掌的权利,又要被削弱一些。

削弱再削弱,等到最后,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和那些百姓一样?

事关贵族权益,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退。

似是看出了这些人的坚定,帝辛选择的做法很简单。

直接让龙德殿外面的侍卫,把他们拉了下去,每人打上十杖。

然后就下朝了,要是这些大臣真的还想与帝辛争执,帝辛不介意下次上朝,再给他们来十下。

帝辛对于朝政确实懂得不多,但于人心,他还能看出几分。

最开始站出来指责他的那些人,有一部分确实是觉得梅伯在他这里受了委屈,这才站出来。

他们害怕帝辛长此以往下去,变得残暴不仁。

这些人,在梅伯主动站出来解释后,都退下了。

剩下来依旧坚持的这些,心中为的可就不是梅伯,也不是替帝辛担忧。

他们想的,是如何维持自己手中的权益。

这样的人,帝辛不会在人才不足的情况,直接将他们撸下去。

不撸,不代表不会惩罚他们。

至于说被暴政这个事情,帝辛无所畏惧!

要知道,一个暴君能干的事情,可比明君多多了。

……

龙德殿事情结束,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青鸾,想到女娲之前对她说的话。

有些想要直接离开,那炮烙之刑,凤凰看着都害怕!

这帝辛一定是个残暴不仁的。

可紧接着,还没等青鸾下定主意回蜗皇宫中,不再看王宫发生的事,她又听到了梅伯说的话。

明明受到那炮烙之情的,就是这个梅伯。

为何他还会帮帝辛说好话?

帝辛到底有没有威胁梅伯,别人不知道,青鸾是知道的。

心下对于帝辛的产生了疑惑,青鸾想了想决定还是回蜗皇宫问一下女娲。

只是这一去一回怕是又要小一年的时间了。

化作原型,青鸾张开双翅向着头上苍穹,直直飞去。

青鸾刚刚一动,正在石殿中以神识教导哪吒的石矶,立时就感应到了。

那只青鸾又离开了?

不知女娲这位圣人,到底是如何作想的。

石矶心中泛着好奇,却没有将这个事情放在心里。

对石矶来说,女娲会关注人族王宫的事情,再正常不过。

谁让灵珠子的转世,拜入了截教呢?

太乙自觉隐瞒的很好,殊不知在他说出灵石转世,然后元始去找通天的事情接连发生后,洪荒中但凡知道些内情的人,就都猜到了哪吒上一世身份。

灵珠子一直陪伴在女娲身边,这次被女娲下放至量劫之中,也是女娲想要借助量劫的气运,让灵珠子能成功的得到道果。

大商气数尽,是天道的指示。

在天道圣人眼中,天道就是至高无上的,除了通天又有谁会质疑天道对错?

又有谁会与天道对着干?

所以一开始,女娲才将灵珠子交由元始,也希望元始找一弟子,收灵珠子为徒。

没想到,阴差阳错下灵珠子转世的哪吒,拜了石矶为师。

女娲又发现有圣人在针对他布局,这才对大商王宫多了几分看重。

她在犹豫,到底是否要彻底站在大商这边,与通天合作。

还是说,选择袖手旁观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