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璃揺了挠头,一副正经模样:“凤妹妹,我不是骗你,这世上能比得上你容貌的,恐怕还没有出生的。”
嗤!
嘿嘿!
听到这话,一众女孩子们都是噗嗤一声,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林黛玉笑嘻嘻地说道:“你还说不是骗我们的,我们要是相信你,你就是把我们当奴隶,我们也会帮你把钱赚回来的。”
贾璃微微一愣,道:“林姐姐,你怎么这么说我?”
“我什么时候说过你?”林黛玉一怔,其他女子也都是一怔。
贾璃瞥了两人一眼:“本姑娘可不是什么蠢货,本姑娘如何能将诸位仙女出卖?”
几个女人终于回过神来,脸上齐齐一片通红。
“你这张嘴,可真会说话。”王熙凤笑嘻嘻的说道。
贾璃轻笑一声:“如此甚好,想来以后也能为我节省不少糖果钱。”
众人再次哄堂大笑。
说说笑笑中,贾政到了,大家都收起了笑声,随他入了院子。
贾璃与贾政两人进了大厅,给贾母请了礼。
贾母面带喜色,十分满意地望着贾璃,不断地夸奖贾璃。
旁边的刑、王两位大小姐虽然嘴上说着好话,但面上都没有半点笑意。
一旁的贾璃看到这一幕,心中却是有些好笑,被人强行吹捧,能有什么好脸色,那就奇怪了。
“离大哥,你这次为我们家做了这么多,我自然要给你一些奖励,你想要什么?”
贾母听到贾政把这件事说了一遍,对着贾璃笑了笑,是不是该给她嘉奖了?
贾璃揺了一下脑袋,道:“我没有什么要求。”
贾妈妈微笑着说:“你什么也不要,但是我一定要给你一个好的回报。要不,你现在的屋子也不够用,明天就换个东院子,叫凤姐儿派几个下人来伺候你。”
闻言,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这座宅子很大,离李纨和王熙凤的宅子很近,周围也很好。
贾母将这里让出,就是对他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
贾璃谢道:“多谢奶奶。”
“以后你们府上的下人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多,你要念书,总要有个管事的,从现在开始,我就让袭人陪着你,替你打理这里的事情。”贾母说。
此话一出,周围的少女们顿时双眼放光,而邢、王两位小姐的表情却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她是贾母的贴身大婢女,可在贾家,大婢女身份尊贵,非公子、姑娘们不可使用。
贾母竟然将她送给贾璃,这其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贾璃,已经成为了贾家的风云人物。
一群女子都用一种惊讶的目光望着贾璃,一个大侍女,就代表着贾璃是贾府真正的大公子,在贾府中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对于这些,贾璃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贾府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
相反,他倒是对那名袭人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金陵二钗,副册二,袭人,本来是贾母的贴身侍女,贾母看她忠厚老实,就让她伺候贾宝玉,后来就成了贾宝玉身边的第一个贴身侍女。
贾璃在小说中,也是很喜欢这个角色的。
她人美,待人温和,做事沉稳,心思单纯,做事认真负责,经常对贾宝玉进行劝诫,甚至曹公也称赞她是"贤袭人"、"解语花"之类的,可谓是"贤妻良母"。
在原作中,她可不仅仅只是侍女那么单纯,还是贾宝玉的小妾,未来的小妾。
可现在,她却成了他的侍女。
贾璃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她没有料到,自己竟然能够再次从贾宝玉的手中抢走一个女人。
贾母为了激励贾璃,也送来了不少的金银财宝。
贾璃还想着,这已经是她能得到的最大赏赐,没想到贾政突然出声:
“李璃天赋异禀,适合学习,我想让她去国子监念书。”
国子监,乃是当世第一学院,也是整个天下的教育行政机关。
此言一出,王夫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你在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这监生早已经安排好了。”
当时的科举制度,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一般的秀才科举,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而国子监的秀才,则是可以从县试中考起,连前面的两关都不用过,等于是节省了很多功夫。
只是想要进入国子监可没这么简单。一般来说,想要当上监工,有三个办法。也就是说,他已经是秀才了。第二,上乘监工。他是个读书人,是个读书人。第三,阴司。在朝堂上立下大功,
如今的官府,已经开始重视人才的培养,所以对考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是谁都能当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
就算是独一份,也是极其苛刻的,就拿荣宁二府来说,就算是先祖是公爵,每个府邸也只能给一个人。
这荣国府的典籍之位,原本是属于贾宝玉的,现在贾政却要送给贾璃,这让王夫人怎么能够不生气?
"宝玉不肯看书,白白浪费了这个地方。"贾政说。
王太太嗤笑一声:“宝玉为什么不肯念书?他会在家塾里好好学习一段时间,等春天一到,他就会进入国子监读书。
贾政目光一瞥,轻声道:“既然如此,就让李氏先行一步,待到春天,宝玉之事再说。”
贾宝玉是个怎样的人,他又岂会不知?别说明年了,就是三年后,他也不会好好学习。
与其浪费这个机会,还不如让贾璃上,等贾宝玉有了足够的时间,再想其他的方法。
王夫人看着贾政铁着心想要将这个位置让出,气得七窍生烟,“你难道忘记了吗?这是大哥的决定。”
她的哥哥,正是王子腾,王家族的族老。
王子腾身为贾史王薛四大家之首,真正意义上的一方诸侯,现在却被下了圣令,要去调查这件事等他回去,就是从一品官员,权势滔天。
这也是贾家人能够过上锦衣玉食生活的一个主要因素。
这话一说出来,不管是贾政还是贾母,脸色都有些难看,显然是借着王家人的名头,来压制自己。
贾家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