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都会有不同的先生给他们讲课,众人飞快进步。
距离审判荀仙已经过了二十天,已经到了冬月十五,大晋所有府院的人齐聚一堂,皆在晋阳。
又过了半月,他们演练了基础阵法圆阵、锋矢阵、四象阵。
以及灵气仙阵五行阵,所有人都会的各种单系基础阵法,比如百锻神锋、铁木锥、水球术、冰箭、岩壁等。
五行术法皆有了之后,便不易被人所控制,五行和一的五行阵,更是可以直接将所有人的力量合体,施展出五行合一的力量,比一种或者几行和一施展的威力大得多,可以称不可同日而语。
五行灵气和一之后,像是其中蕴含了一种新的力量,只是非常淡,无论威力,还是玄妙,都上升了很多。
估计引气入体后期10人施展的五行阵法,力量便可抵挡淬体境界后期之人了。
荀仙抽空,将自己要交给朝廷的功法道术、阵法一起写了出来。
包括魔气之道的功法《狱界大魔悟道大-法》,以及道术魔气百灵法,神识化物等,这是荀仙这段时间自己创的。
还有阵法青龙天象阵、天瀑泄灵阵,这都是已经暴露出来的。
已经他在大比之中施展出的《句芒神国》、在颍川府院藏经楼获得的火木双系道术《梅蕊芳菲长相续》,灵气超星爆、灵气版本的虚空混沌潮等。
他已经实验过了,天道道术改为灵气施展之后,威力比用星力施展,弱了不止一筹,估计和两道倒数差不多,也许这就是星力的特点吧,施展天道道术威力凭空大上许多。
而此时,北方几万里的外城墙以北,已经死伤无数,特别是那些各地赶来的人,已经在仙人洞府前不知死了多少。
双方均损失惨重,而且狄国的兵力也越来越多,正聚集起力量,不断攻击外城墙。
同时,又不断有想往北方仙人洞府赶去的民众,众将一时也不知道该不该放行,只好几天在夜晚放行一次。
只好让大宗师出面和李志修出面,将所有人百姓集合在南边的广武、平城、阴馆、剧阳等地。
他们施展道术,让所有人看到了之前出了雁门关,到达仙人洞府前众人的惨象,一时尸横遍野,流血漂橹。
一众百姓见状,吓得当场哭泣者甚多,许多直接回去了的。
而那些没有走的,两位大宗师有了安抚的方式,他们让所有的百姓暂时不要急着北行,他们会等众人聚合之后,不时打开关隘,往北而行。
同时,称为了众人的安危,免费将军中流传的最新版本的五行阵和锋矢阵传播了出去,还让百姓们不明白的来府衙或者军营设立的点问。
届时,他们也会前往,和北方大能合力打开仙人洞府,现在众人去了也没用。
此时,已经有聪明人和铭感的人看出有些不对了,但事情已成定局,不可动摇,也动摇不了,只好听之任之了。
并且这些人还因为其他人都学了阵法,不得不尽心学习,以免到时候打不过人家。
当然,这些地方发生的摩擦也不少,一天几十次打架斗殴是少不了的。
直到这些人建立起各自的团伙和同盟来,状况才有所好转。
这些同盟以懂阵法的人为首,将几乎所有人都聚拢了起来,一时之间,天下好像涌现出了许多懂得阵法的人来,这些人一时风头无两,名声大涨。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四股势力,分别是广武凌风阵师率领的凌风盟。
平城月曜阵师率领的月曜仙人洞。
阴馆长生仙师率领的长生盟。
剧阳烈阳阵师率领的烈阳聚神宗。
在这四股大势力之下,还有众多小势力,从几十人到上千人不等。
约莫半月之后,势力彻底稳固,各大小势力许多已经出发了,过了雁门,往仙人洞府聚集而去。
此时,传出陈大宗师和李志修大宗师,杨家杨将军、李家李将军的话来,等四个势力所有人都出了雁门关外的外城墙之后,他们将会和几国的大宗师一起前往仙人洞府,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
同时,会派出几十万无当、海波精锐和几十万军队往北方而去,护送子民。
一时之间,大晋简直民心所向,连国运都上升了一成以上。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的几线大军,已经聚合起来的,准备在四大势力和大宗师那些人离开之后,发起全面进攻。
腊月初二,几个势力陆续出了雁门,往北方外城墙而去。
北方有小股部队,以三位天象境界大修士率领,乘机攻击雁门,却被有所防备的雁门守将直接打得丢盔卸甲,连大修士都有一位丢在了城下。
另外两位重伤而去。
局势终于影响到了在晋阳练兵的十万多府院弟子,后将军到了军营,传来大将军的军令,三股府院士兵,分别前往东边居用、紫衿、到马三观外守外城墙。
北上雁门关、宁五关北,平城外守城墙。
还有一队,出城墙,往北方仙人洞府而去,对外任务是保护民众的同时,获取仙人传承。
众府院士兵闻言,大吵大闹起来,说也要去北方仙人洞府寻找机缘。
在上官、府院先生,以及荀仙几人的劝诫下,众人才算罢了。
其实之后他们自己细想,也自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虽然去仙人洞府可以寻找机缘,但却是真正的战争绞肉机,死亡的几率,远远大于获得机缘的机遇。
后将军分配好了任务,李仁有率领三万五千人,往东边三关以北守城墙。
荀仙带领三万人出城墙,往仙人洞府外而去。
赵万排领三万八千人驻扎在雁门关外城墙内,听骠骑将军指挥。
第二日,腊月初二,众人拔营离去。
有人远望这待了一个多月的晋阳故地,一时惆怅,有为未来命运的担忧,也有为这一个月来,建立了友谊的朋友分别之伤。
但众人毕竟是没见多世面、血腥的府院弟子,一时充斥着清澈的愚蠢,大多数都是喜笑颜开,意气风发,以为凭借掌中枪、手中刀取功名而去。
荀仙以都尉,三万将士直属上司的身份,领着众人往北而去,他现在还觉得梦幻,一个多月前,他不过是在牢中等待审判的阶下之囚。
如今,却成了大晋的都尉,带领三万多人北上,还好,周围有熟悉军事的郭子晓和苏秣陵二人帮他。
因为赵万排率领的人和荀仙的队伍是同路,所以他们是一起走的。
加上十几天前,传来北方的将军令,任命一位赵家受伤的宿将来做赵万排的参军,苏秣陵只好跟着荀仙一起做军司马了。
如此以来,他便有了两个参军。
其实,李仁有也有自家家族派来帮他的人,只是没有没有官方身份而已,以李仁有的幕僚身份,随军。
只有荀仙这一支,领头的三人都是平民出生,不过三人更加高兴了,他们配合的,更加默契,也更互相信任。
几人在从颍川府院北上的日子里,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特别是在军事素养方面。
他们在实际的操练与行军,还有一众先生不断传授知识之中,更是进步神速,只要经过几次战场洗礼,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将军了。
大军从晋阳至盂县,在盂县北扎营,相信几人考察了一路的地形,又在盂县扎营处看了许久。
又加时行军,到达了原平县南部。
第三日,大军到达了广武,在此渡夜之后,两只荀仙队伍在此起程。
在汪陶县扎营歇息之后,到了平城以南二十公里处。第二日到了平城,休整半日一夜。
这一路行来,他们看到了众多北上的民众留下的痕迹,一时惊疑不定,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简直漫山遍野皆是他们留下的。
也有许多血迹,还未散去,荀仙几人神色颇为凝重,他们人数太多,不知道究竟该怎么保护他们,恐怕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其实直到现在,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属于谁的部队,好像是独立于大晋原有军队体系之外,只听从大将军的命令,其他的,只需要他们府院自己和带领的懂军事的先生做主。
直到到了这里,他们见到了传说中的大能,大晋大将军兼平章王,平章王亲自到校场检阅了部队。
他似乎对他们府院的操练和阵法,以及单体素质等,都颇为满意。
在校场说了些鼓励和打预防针的话后,便离去了,临行时,召集荀仙和赵万排、苏秣陵、郭子晓几人前去交谈。
几人进了阵法覆盖的军帐,各自行礼。
“见过大将军。”
平章王平淡的声音传来,“嗯,起来吧。”
“你们都是大晋府院最优秀的弟子,未来的国之栋梁,这次是挑战,也是磨砺,你们要多学多看。”
“有不懂的,可以找军中名宿,他们都很乐于结交你们的。”
“是。”几人颇为拘谨地答道。
“嗯,去吧。”
几人行礼,正准备离开,却听后方忽然传来平章王威严的声音:“荀仙留下。”
荀仙停下脚步,转过头去,拱手一礼:“大将军有事请下令。”
荀仙不敢看其威严的面容,但也能感受到其略显好奇与杀意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