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秣陵、青霁相视大笑:“哈哈哈哈。”
苏秣陵笑声骤停,瞥了他一眼,“我是去找院长,他让我去找他的。”
“好吧。”
几人颇为羡慕看着他。
荀仙到了寻道楼,打量了一番,每一层都颇大。
一共五层,从下往上,分别是甲乙丙丁戊。
下面四层每层十二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几人入内,发现人几乎全到了,是四班全部人。
荀仙暗道:这么卷的吗?
发现他们入内,所有人好奇的讨论起来。
教室呈现倒圆锥形,中间就是讲台。
最靠近讲台的几个台子,已经留出来了,上面,有桌子椅子,也有蒲团。
荀仙估计,就是给他们留的。
几人也不客气,直接在众人注视下,上前坐下。
荀仙将东西放好,一会儿,有几人下来,一人是吴世葭。
吴世葭向自己而来,拱手道:“荀道友,我们在仙姝林里得到的那些灵草怎么处理?”
荀仙想了想:“这是大家的成果,我的意思是变现平分即可。”
“好,那我去坊市交易变现。”
“坊市,在哪里?”荀仙疑惑。
“府院里的坊市在藏兵阁旁边,城里也有,南西东都有一个,陈家祖地内部也有。”
荀仙一愣,这么多?颖阴县就只有一个呢。
“好吧,哪里能换到更多的话,就哪里换吧,需要我帮忙就说。”
“好的。”
其他人估计也是说同样的事,说完就离去了。
众修讨论热烈,不只是修行。
“道友,听说百花楼出了个花仙子,叫棠梨的,天姿国色,人间难见呢,跳舞更是一绝啊……”
但荀仙发现,有四个人,明显格格不入,正是那四国派遣来的修仙者。
荀仙向旁边的郭子晓询问。
郭子晓解惑:“他们是前几十年,大晋最弱时的产物,和大晋签了协议派来的修士……”
正在此时,忽然安静下来,郭子晓停声。
荀仙看去,便见着一位长袖高冠、长眉高鼻、额间一道梅花枝短疤的英伟男子进入了院内。正是陈先生进来了。
荀仙估计,那梅花是为了掩饰疤痕,后来刺上去的。
陈鸿风下到先生台上,坐到蒲团上,不知施展了什么术法,一分为三,但那三个明显是幻影。每一个面都直视一方。
“修行千万道,灵气第一道,各位同修,今后,便由我,陈鸿风为诸位传授这修行第一道了。”
“修行无涯,不浪费时间了。”
“修炼之道,分为气感、引气入体、化液、凝形、天象、驭气,古籍记载,其上还有妙境,就不再一一叙述了。”
“灵气修炼,按照某人的分类,万物分性灵,道分天地人,地分五行功,术分五类术。
即万物,其自身先天所生为性,后天一切为灵。
一切的道,不只是修行,都包含在天地人之中,地之一道,最为常见,最好感悟,最易‘升灵’。
每一道的修行,分为吸收灵气的功法,释放灵气的道术。
功法分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道术分为五类,即攻击、防御、辅助、遁逃、组合。”
荀仙以前倒是听人说过,但没有这么成体系……”
先生说的某人,根据三道理论来判断,难道是李汀兰大宗师?
先生继续上课:“灵气修炼最重要的就是天性,天性太差,那么,你能达到的修炼境界就会越低,修行速度就会越慢,反之则越高越快。”
“功法越高级,修行越快,每天吸收灵气达到经脉承受上限的时间便越短。
天性之血脉越好,能容纳的灵气越多,吸收越快,同境界越厉害。”
“天性测试就是反映你们天性的,天性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决定了你们的修行境界上限和修行速度。”
荀仙咋听此言,便不甚认同,比如,他就知道,李芷兰大宗师就不是很看重天性。
“也有其他理论,说天性只是各有不同罢了,只是展现出不同人天性的差别,并没有高下之分。”
“只要对自身天性了解掌握的更全面、深入,那么,配合最适合自己的功法,就能成为大修行者。”
“也有人说后天升灵之法可以提升境界,改变修行速度,是否正确,我也不知道。”
“因为提出这个理论的人,没有告诉你们,她自己就是赤色天性,她的成就谁能说是升灵之法达成的,还是妖孽的天性达成的?”
荀仙诧异,这位像是能听见他心声一样,转眼就予以回击。
“修行了火系功法,则施展火系道术就会越强。
五行选择修行哪一系功法,需要根据你们天性来,可以都试一试,适合的,天性自然会告诉你。
我们不说那么远,就讲青木诀……
青木诀第二层对应引气入体中期境界。”
荀仙估计,因为大部分都是引气入体初期境界,所以先生讲功法第二层。
“乃是模仿灵气在灵木之中运行,哪里多,哪里少,哪里快,哪里慢,如何分布,类比到自身经脉内……”
荀仙一愣,不是说不认同吗?怎么你现在就在讲升灵之法了。
“知晓了运行状况之后,将自身视为一株参天灵木,运行容纳灵气,同时淬炼己身……”
“现在,我们请一位修行《青木诀》的人上来,我们现场讲解一下。”
随后,便见许多人高高举起了手,自告奋勇:“我我……”。
荀仙并没有举手,倒不是含羞与惧怕。
而是,他一进入府院,便是骑乘苍蓝巨雕高调从天而降,众人心里,已经有了他身份不一般的预期。
要是知晓他修行的是学院时,人手一本的基础功法《青木诀》,怕是有些人会以为,他故意欺骗众人。
以免带来麻烦,毕竟,骗子身份行动也不便,为了维持人设,所以他并没有举手。
这些想法瞬间从荀仙脑子里闪过。
荀仙自己也奇怪,曾经自己并没有经历过这种类似的事,也从没有这些想法。
先生说一句,脑中就有相应的反应。
今天怎么时机到了,突然就跳出来了,这难道就是性之悟性吗?
而且,他还下意识分析出,这种悟性和自己的经验不同,不需要事先经历就能想出来。
自己的悟性怎么突然就提高了,自己审视自身意识和思维,都明显感觉到,和以前相比,思维的快速运转。
冥冥中感觉,哪种选择是正确的。
难道,是无乐的那杯茶?不对,应该还有那仙道境力量的缘故。
课下,荀仙后面根本没听,一直在自己的思想中神游。
他还不知道,这就是顿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