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明道:“我既然娶了你的佛宝,就不会不管不问。”
遂命徒弟们道:“悟空、八戒、沙僧,你们三个分别往南方月陀国,北方高昌国,西方本钵国。
细心打探那里的国情,如果有发兵来攻打祭赛国的,就设法退掉,不要伤凡人性命。”
国王一听大喜,连连致谢。
“我本是女儿国的国王,东边的女儿国是不会发兵来打的,这点你就放心吧。”
悟空三兄弟领命,正准备离开。
宜明喊住道:“悟空,留下十万两黄金,但是补偿国王失去佛宝。”
悟空领命,打开聚宝葫芦的口子,往外面一倒。
哗啦啦一片,顿时堆起十万两黄金。
国王和丞相一见喜笑颜开。
急忙命卫兵运到国库,着户部侍郎入账。
悟空三兄弟一纵身就跳上云头,往南西北三方飞去。
国王与丞相见了更加的敬佩,心想这真是天界下凡的真仙啊!
宜明嘱咐道:“切记为国为民,专心治理国家才是正道,都仰仗外物,就不怕有劫难了!”
国王受教,立即命刑部把和尚们都放了。
宜明笑道:“陛下只需要贴出一个赦免榜文就行,和尚们都被我们就进了金光寺了。”
“这么说那几阵大风都是?”
“不错,都是我徒弟施的法。”
国王与城乡想了想都觉得后怕。
如果他们风吹到皇宫里。
自己还有什么命在?
为感念不杀之恩,国王立即下令摆宴。
宜明道:“无需劳烦,我们早已辟谷,吃不吃无所谓,等我三个徒弟回来再一起赴宴吧!”
国王又请宜明担任祭赛国的国君,自己情愿退居二线。
宜明笑道:“看你有这份诚意,我就挂个虚衔,做祭赛国的兵马大元帅吧!却不能再次多留,住几日后还得继续西行。”
国王一听,才知道宜明为什么是那么多国家的国王或掌权者。
原来都是推辞不过,挂的虚衔。
眼前这是一位真仙,他可不愿错过。
“高仙,兵马大元帅屈尊你了,你就做祭赛国的圣皇吧!”
说着就和丞相扑通跪下恳求。
宜明笑道:“不要讹我,虽然娶了你的佛宝,但已经给了你十万两黄金,我还得西天找如来佛祖呢,给我按了那么大一个名头干什么?”
“圣皇!听说你手下有三十万妖兵,多少派个千八百个就能帮我国不受外敌入侵了!”
“妖精都是吃人的,你确定要吗?”
“啊?这个这个……国家没有那么多的死囚犯供养啊,难道吃生猪生羊不行吗?”
看着国王与丞相着急的样子。
宜明笑道:“妖精确实是吃人的,但我的妖兵都守着严厉的军纪,只吃牲口野兽,而且还不许他们生吃,其实与人无异,只是像个饭量大的将军一般。”
国王一听,这才放心。
“那请圣皇多少派一点来吧!”
“人与妖之间还有很大的隔阂,到时候派来了,你可得安抚好城中的百姓。”
“这个自然做得!”
就在这儿是刑部侍郎来报告道:“陛下,大牢中的和尚没等放出呢,全都变成了石头。”
宜明道:“无妨,和尚们都已经回了金光寺,那些是我徒弟施的法术。”
刑部侍郎一听面现惊疑之色。
国王道:“还愣着干什么,这是咱们国家的圣皇,快快拜见!”
祭赛国有了一位新圣皇的事很快在城中传开。
同时关于佛宝消失的真相,百姓们也有了一些了解。
他们倒是欢天喜地,国王终于不顾自己享乐,要安心治国了。
第二天头上。
悟空三人就返回了祭赛城。
那三个国家确实有起兵征伐的意思。
但被悟空三人现了真相,软硬兼施,一顿警告之后。
都熄了动兵之念。
五人在皇宫里受到了隆重的款待。
国王带着文武百官朝拜宜明与月真。
说实话,现在一名对于凡间的帝王并没有什么兴趣。
他已经把目标改向了三十三重天。
但毕竟受到百姓如此的拥戴,也不好意思拒绝。
又在祭赛城住了五天后才决定离开。
临行时下令让狮驼王带领一千妖兵来驻守。
帮助祭赛国军队训练。
没想到城中百姓见了狮驼王带领的妖兵之后。
都非常的好奇。
一点都不害怕,成日在军营外面观看。
看到这,宜明心中颇感欣慰。
以后人和妖和平相处,也不是不可能嘛。
国王带领文武百官送出城一百里才回。
五人一路西行。
晓行夜住,在路上过了春节,又到了冬残春至,不冷不暖的季节。
正走之间,见前方一条长岭拦路。
岭上荆棘遍地,像个原始森林一般。
没有一条道路,也不见獐狍野鹿。
蛇兔倒是有些,都在荆棘丛下面爬行。
悟空道:“师父,这里一定是那荆棘岭了!”
果然八戒从边上找到了一块石碑。
上面写着荆棘岭三个大字。
下面还有两行十四个小字。
: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
宜明道:“这里边有几位高雅的木客,从来没有做过恶事,说不定是木光菩萨的弟子呢,千万不能伤了他们性命。”
悟空笑道:“师父放心,只要这些妖怪不伤好人,管他呢!”
月真笑道:“谁来开路?”
沙僧道:“师娘,让我来吧!”
八戒笑道:“沙师弟呀,不是我与你挣功,你也不看看我这上宝沁金钯是干什么的,楼地除草,那是得心应手!”
悟空笑道:“看来八戒在高老庄的时候没少锄地啊!”
八戒道:“那个老守财奴,见我吃的多,不好好干了,就立刻要把我给退了,不说他了,我起来就气人。”
说着捏了个法诀,念动真言。
腰一躬迎风长成了一百多丈高。
把九指钉耙晃一晃,也变成了水缸粗细,一百丈长。
奋起神力来,东一耙西耙的乱娄。
一会儿的功夫就开出了一条十来丈宽的大路。
大姐在前方开路,几人后面跟随。
一天的功夫就走了三百多里。
到了荆棘岭的腹地。
那山岭中有一片空地,空地上有一座古庵。
古庵的外面,有松柏杏竹,各种参天大树。
古庵上写着三个篆字:木仙庵。
宜明见状笑道:“今晚就在这古庵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