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一个筋斗云到了南天门。
张葛许邱四天师拦住问道:“大圣,你不保唐僧西天取经,来南天门作甚?”
悟空道:“我们到一路到了碗子山波月洞,遇到了下凡的奎星,他却不讲往日情面,把我们拒之门外,还要扬言拆散取经队伍,我特地求玉帝将他召回。”
四大天师一听,笑道:“大圣,那西方白虎岭下的碗子山,确实是白虎宫七宿之首奎木狼的故居,请随我们来,上奏玉帝查勘。”
玉帝遂查点了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东西南北中五斗、五岳四渎、诸天星辰以及九部正副神官。
果然二十八星宿只有二十七位,少了奎木狼。
而且十三天没有点卯签到。
天界一天,凡间一年。
玉帝遂命本部收他上界,那二十七位星宿跟着悟空一起下了南天门,落到了碗子山。
首先和宜明、月真见礼。
月真笑道:“昴日星官,你今天还有除我之心吗?”
昴日星官忙施礼惶恐道:“上次是受南老观音的差遣,而月仙子又自愿丢了灵山正果,所以神令在身,不敢不从,万望恕罪。”
神界的位次阶级分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然后再是千真万圣。
这五老分别是西方佛老如来,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北方北极玄灵,中土黄极黄角大仙。
相对于天界来说,他们是在凡间割据的诸侯,地位和势力仅次于天庭四帝。
而二十八星宿属于诸天星斗,千真万圣之一,对于五老的命令,自然不敢违抗。
宜明道:“正果就是天界的一个编制而已,以我月妹的实力,五老不是她对手,现在她已经阴阳相济,成了太乙金仙,除非三清四御,没有人伤的了她,希望你们不要再做无脑的炮灰。”
众星宿一听,震惊不已。
面前这个是唐僧吗?怎么说出如此颠覆的话?
全都唯唯称是。
悟空嘿嘿笑道:“不要再闲聊了,快去收了黄袍怪,我们还等着西行呢!”
众星官簇拥着宜明来到波月洞前,念动本部真言,惊动了黄袍怪。
急忙开了洞门出来。
见本部星官全部到来,再也不敢逞凶,取出金牌挂在腰上,换上星宿官服。
向宜明众人施礼道:“圣僧,月仙子,大圣,天蓬,卷帘,万望恕小神之罪。
我与披香殿侍香玉女两情相悦,怕玷污了天庭圣境,才商量好下凡为妖。
她先投胎成了宝象国的三公主百花羞,但忘了前事,我不负前约,十三年前下凡为妖。
和她结了十三年的夫妻,生有一儿一女,今番我回天庭自免不了一顿惩罚,只是怕她永坠轮回,可惜了往日的苦修飞升。”
宜明宽慰道:“你既然有情有义,到时候我让悟空去找玉帝为你求情,先和妻子告别去吧!”
奎木狼再三拜谢起身,回到后洞找到妻儿,把往事详细说出。
百花羞一听错愕不已。
这十三年里,黄袍怪和她恩爱缠绵,从未提过往事。
在她以为,自己是被一个重情义爱自己的妖怪掠来做了押洞夫人。
虽然对自己百依百顺,但人、妖终究不是一路,时常思念父王和皇宫的生活。
如今一听奎木狼这么说,才知道夫君竟然是天上的星宿,而自己也是已经得道飞升,受了神职的仙子。
看着一儿一女两个小狼妖
不禁悔恨道:“冤孽冤孽,险些为了你们这两个孽种误了我的修行,若是永坠轮回,前世的修行岂不付之东流?”
两个小狼妖跪在地上不敢吭声。
奎木狼说道:“夫人,我已经求圣僧为你说情,今天离别之后,就等你阳寿尽了再回天庭相见了。”
两个小妖哭诉道:“爹娘既然是天上的神仙,万望引渡我们一二啊!”
百花羞怒道:“你们这两个孽障,还嫌连累我们不够吗?今天我既然知道了前情,就该斩了你们,再兵解和奎星一起回天庭!”
两个小妖惶恐不敢再做声。
奎木狼急忙说道:“夫人息怒,你阳寿未尽,后半世还有荣华富贵,不要迁怒于子女。”
又对儿女说道:“这碗子山波月洞是我成道之前的根基,你们在此好好修炼,千百年后积够了善功,我自会想办法渡你们。”
小狼妖再三拜谢了父母,在后洞不敢出面。
奎木狼带着百花羞到前洞,拜见了宜明众人。
摆下宴席招待,并托宜明把百花羞带回前方的宝象国,交还给国王。
悟空笑道:“奎星,宴后俺老孙跟你往天宫一趟,替百花羞夫人向玉帝说情。”
亢金龙说道:“不劳烦大圣了,我们二十七星宿一起为他二人求情,而且我们难得下凡一次,准备多逗留几天,玩耍一阵子再回去,圣僧几人尽管上路,如果这几天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随时来波月洞调遣。”
宜明一听,就知道话里有因。
说不定前面宝象国还有危险,这二十八星宿就等着出力呢。
“既然吃饱喝足,咱们现在就上路吧。”
奎木狼又找来了一匹马,让百花羞骑着,一行六人出了碗子山,向西方的宝象国走去。
他们走了几日,行了三百里路,就到了宝象国的都城。
这一个城池非常的繁华,是出了大唐国境后,遇到的第一个繁华都市。
人口在二十万左右,行商住店的远客络绎不绝。
城中亭台楼阁,商铺林立。
人来人往都是一派安康满足的形象。
宜明点头笑道:“看得出来,奎木狼并没有为恶,不然离碗子山才三百里远,百姓怎么这么安居乐业呢?”
百花羞说道:“奎星下界后虽然爱吃活食,但从不多杀,所招的小妖也不多,因此危害只在碗子山一带。”
几人随后到了驿馆。
宜明对馆使说道:“我是东土唐王驾下派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僧人,路过贵宝象国,欲求见你们陛下,倒换通关文碟,还有一件事询问。”
馆使一听是唐朝大国来的僧人,不敢怠慢,立即进宫报告。
国王立即宣宜明觐见。
宜明到了大殿,双手合十施礼后,递上通关文牒。
国王打开一看。
上面有唐王李世民亲笔写的文牒。
看过之后才知道取经的原因,以及经为谁而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