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楚遥明知道韩楚笙还活着,可他故意装着糊涂。
听到这里,文帝却笑了。“韩楚笙没死,当年是朕让人救走的。之所以想让韩楚笙做上这位子,也算是还清武成王吧。这是,朕欠他的。”
文帝长长叹了口气,他心中苦涩。
武成王毕竟是文帝的亲弟弟,当年,武成王为了文帝付出太多太多,最终却落个这样的下场。
“朕,有愧!”文帝声音哽咽,提起此事心中如同被刺扎一样。
“父皇,您别说了,事情都过去了。”韩楚遥见到这样的文帝,他有些于心不忍。
韩楚遥抬起头,细细望着文帝。
当年,英明神武的文帝,也已经有了白发,一脸的沧桑正是岁月的痕迹。
现在的文帝身子很弱,恐怕是连剑都拿不起来了。
韩楚遥有些心酸,他离开的这三年来并未尽孝,可是,再想去弥补,却是难上加难。
“嗯。”文帝点了点头,他有气无力。
“父皇,儿臣认识一位药仙,他一定有办法!”韩楚遥脑海之中闪过了一抹电芒,他心中萌生出了一抹希望。
文帝重新坐在了皇位上,他的脸色惨白,看起来状态十分的不好。
其实,文帝还能够和韩楚遥笑脸相迎也是在强撑,若不是全凭着一口气,他早就撑不住了。
“景阳,不用了,或许这都是命,朕知道时间不多了。所以,剩下的日子,朕想和你一起走下去。”文帝拉住了韩楚遥的手,他露出慈祥的目光。
“父皇!”韩楚遥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想要文帝平安长寿。可是却也明白,生老病死是一个人的命,任何的人都无法逃出这个轮回。
文帝轻轻拍着韩楚遥的肩膀,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好了好了,不用担心,对了,朕问你,殿外的东淮、北凉皇子是你带来的?”文帝轻声问道。
“正是。”韩楚遥点了点头,“他们两人是来求和的。”
“哦?求和?北凉的铁骑都攻入了南境,这个时候燕北丹来求和?”文帝一脸诧异之色。
韩楚遥搓着指尖,他细细想了想后道:“对了,父皇,要不让他们进来说。”
“也好,让他们进来吧。”文帝应了一声,随即就躺在了龙椅上,看他的样子有些疲惫了。
韩楚遥作揖后立刻起身,他轻步出了大殿,将此事吩咐了下去。
太监听到这口谕之后,双膝跪在了地上,所拜的方向正是文帝。
“皇上有令,宣,东淮国皇子东方易,北凉国太子燕北丹觐见!”身穿紫袍的太监朗声道。
“东淮国皇子东方易,北凉国太子燕北丹觐见!”太监传令。
韩楚遥则是静静在大殿的门前等待着,东方易和燕北丹两位,他要将二人带到文帝的面前。
旋即,东方易和燕北丹跨步上前,来到了韩楚遥的面前。
“韩公子。”燕北丹恭恭敬敬行礼。
“六殿下。”东方易行礼。
“都是老朋友了,客气什么。走吧,我们入大殿。”韩楚遥微微一笑后,就带着两位入了大殿。
这一幕,被一位太监尽收眼底。
那位太监见着一行人入了大殿后,他立刻转过身来离开了此地。
太监一路奔袭,所奔去的方向正是后宫,看来是通风报信去了。
韩楚遥踏入了大殿后,他随意的坐在了文帝的身边,并未有什么虚礼。
而,文帝却没有多说什么,瞧着韩楚遥坐在了自己的身边,反而是一脸的笑容。
“东淮国皇子,东方易,参见皇上。”东方易来到了大殿之上,他立刻双膝跪在了地上。
“北凉国太子,燕北丹,参见文帝。”燕北丹一脸的平静之色,此行是为了求和,该有的礼仪自然是要行礼。
“你们二人不是南楚子民,不必多礼快起来吧。”文帝招了招手,“来人啊,赐座。”
听闻此言,太监立刻上前,四位太监抬着两个椅子放在了大殿上。
“多谢文帝!”东方易和燕北丹相互看了一眼,倒也不客气,随即就坐了下来。
“你们二位不远万里来到了帝王州,听景阳说是为了求和?”文帝轻轻端起身前的茶杯,他装出一副身子健康的样子。
其实,文帝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这些日子,他不让太医觐见,目的就是为了隐瞒。
若是,南楚一国之君日子不多的消息传了出去,这天下恐怕是要乱了。
“正是。”东方易和燕北丹异口同声,说起来两个人还真是有默契。
文帝点了点头,“好啊,那你们谁先说?”
“我先说吧。”燕北丹扭过头来,他望了东方易一眼后,淡淡而言。
东方易点了点头,做出了示意。
其实,东方易和燕北丹此行都是为了求和,这谁先谁后,反倒是不太重要了,毕竟都是为了双赢。
“好。说吧。”文帝轻轻抿上一口茶。
“这些年来,北凉和南楚频频发动战事劳民伤财。实不相瞒,如今,北凉国库空虚,已经没有继续大战的理由。本太子来南楚,是想和文帝谈一谈和平相处的大事。”燕北丹一本正经道。
“好啊,原本朕也不想打,可都是你们逼得。先说说最近一年,你们北凉先后入侵了南境,北离,东江堤,甚至还打入了冀州城。这一年来,南楚伤亡将士三十六万,这笔账,燕太子打算怎么算?”文帝一脸的严肃表情。
燕北丹倒是一脸的平静之色,眼前的这一幕是他早就想过的。
韩楚遥想在中间调和,毕竟,天下太平才能发展。
“父皇。”韩楚遥刚说话,却是被文帝打断。
文帝直接作出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现在的他,不想听别人怎么说,他要听燕北丹给一个答案。
“燕太子,一定要给朕一个答案。”文帝又道。
旋即,燕北丹站起身来,他回溯了一番往事,嘴角勾起一抹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