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罗青收起日记叫来丫鬟环二帮为自己穿上官服,推着轮椅推到皇宫北门。
然就在他理了理身上官服,拿着两根拐杖从轮椅上艰难得起身时。
一只手突然架在了他腋窝下。
“罗兄,你怎么来了?”
一听声音,罗青便知道此人是谁。
这正是他的太子哥,兼身边以后最亲近的人。
“太子殿下……”罗青干枯的嘴唇动了动,语未尽便被太子打断。
“罗兄,你这是要前去上早朝?”太子见他身上的官袍,蹙眉道
“嗯。”闻言,罗青艰难地迈出一步,笑了笑,“为官怎可不上早朝?”
而太子不知道的是,他只是想自己死的时候场面大。
并且罪重要的是,死的快。
“你,唉。”太子和他相处这小半月,知晓对方是个固执之人,只得扶着罗青步履蹒跚地走着。
御道行至一半时,太子在犹豫一阵后,似是想起了什么,叮嘱道。
“罗兄,今日的早朝你切记不可轻易出言,不然恐会惹来杀身之祸!”
“还有这样的好事?”罗青明显兴奋了。
“啊?”而太子则是茫然的看着他,觉得应该是刚刚风很大,所以听错了对方的话。
罗青意识到对方被吓到了,立马恢复面色,问道:“太子殿下,为何你说在朝堂上轻易出言便会惹来杀身之祸?”
太子本就欣赏似他这等有才华之人,再加其得了北齐圣儒先贤所留的书山认可,便对罗青直言不讳道。
“罗兄,你有所不知,这几日国师对我皇叔逼得紧。”
“昨日朝堂上便想让我皇叔给莱阳侯封地成王,分我北齐护国龙气。”
“都校太尉看出了国师意欲为何,便出言敬隽,却被国师给当着朝堂文武百官的面给削了首!”
当今太子为何称宣和帝为皇叔?
这是早年间皇室的一桩奇闻。
原本这北齐的皇帝并不是宣和帝,而是其兄宣仁帝。
闻言,罗青眼中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当着文武百官当面削首!
这是何等的大场面,又是何等的利落?
修士出手果然很快。
原本罗青就打算借此机会,讥讽宣和帝这些年痴迷修仙,不问朝堂世事,以求被当庭杖毙。
但现在很显然有了更符合他心意的死法。
怼修士不比怼皇帝死得快?
作死,罗青可是认真的!
很快,他便在太子的搀扶下来到了朝堂。‘
此刻,文武百官不少人已站在了朝堂上。
太子在将其安排在如今的翰林大学士周丽云身旁后,这才走向前方。
面对周丽云挥手间以妙法让自己可立直身体,罗青拱手谢道,“学生谢过老师。”
这周丽云乃是翰林院院长,而罗青只是翰林学究,称她一声老师不为过。
“无妨。”
此刻周丽云和罗青相视。
大眼瞪小眼。
相互间没有任何的话语。
周丽云认识罗青,当今状元,更是当今唯一通过翰林院书山测试的圣材。
不过他倒是大胆,居然一直盯着她的大熊猫看。
不过这也不怪他,都怪自己太漂亮了。
像是自己这么漂亮的女人,谁不想多看两眼?
不过可惜,好好的圣材如今却已毒入膏肓,活不过三日。
想到这,周丽云善心一动,便闭上双眸犹如入定般站在原地,让罗青临死之前欣赏一下自己的美色。
而此时罗青却是左瞧瞧右看看。
不就是大熊猫吗?
他又不是没看过。
刚刚看只是因为实在是太大了,有点吸引眼球。
但他却发现,文武百官皆是对周丽云和罗青所站之地目光避之不及,神色中充满了忌惮。
翰林院在朝堂上是一股清流,这是文武百官的认知。
准确的来说,这是对身为翰林大学士周丽云的认知。
在他们眼中,周丽云虽生了一幅碧玉模样,医术精湛,文道无双,可惜她却长了一张嘴……
怼皇帝,怼国师,怼宰相,怼文武百官。
北齐第一大喷子实至名归。
他们可不想今天可不想被她逮住机会一顿乱喷。
当然,周丽云之所以敢喷的原因也很简单。
她拳头大!
北齐文道第一人,又是半圣之境,谁和她对喷不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而于周丽云而言,她所信奉的圣人之道简单纯粹。
文可言,武可斗,真理只在拳头中!
而观察完四周的罗青只觉得。
想活不容易,但想死实在是太简单!
就单单一个朝堂,能悄无声息弄死他的人就双手双脚都数不过来!
等会他可要好好表演!
此刻,随着宣和帝到场。
“吾皇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行礼。
国师见自己这边的人已全部到场,自然按班就部请柬道。
“陛下,莱阳府侯唐威此番在爆发瘟疫的三郡之地安灾利民,再加其祖辈三世皆为北齐鞠躬尽瘁,如今莱阳侯威望极高,望陛下顺天下民意,将他封地为王!”
话音落下。
不少站在国师那边的臣子皆是请柬道。
“陛下,莱阳侯唐威功绩如此,理应封王!”
“望陛下顺应天意!”
“莱阳侯理当封地为王!”
听到这些声音,太子虞啸卿双拳紧握。
朝堂腐蚀,群臣之心不向民。
皇帝昏庸无道,群臣贪生怕死……
北齐到了这一代真的要亡了吗?
要是真让北齐亡了,他下去后有何颜面面对父皇?
如今,他已无路可退。
若北齐护国龙气再被瓜分,届时天下万民皆为仙奴!
就在太子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决心,准备开口时。
罗青却快他一步。
“陛下,莱阳侯虽有些功绩,但却功不至封王,若他封王,天下人虽碍于皇威不至明言,但心中自当暗骂陛下昏庸无道,讥讽陛下听信小人谗言!”
一言出,满堂惊。
所有人都看向声音的源头之人。
状元罗青!
宣和帝此刻怒闻目圆瞪看向罗青。
群臣皆是以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罗青。
太子吃惊看向罗青。
国师的背后站着三清仙门!
也就是说,他的话便是三清仙门的旨意!
仙门之意,凡人不可违!
状元罗青今日在朝堂上不仅反驳仙门旨意,骂陛下昏庸,还暗指国师小人!
无论是极重名声的陛下,还是国师背后的仙门恐怕都容不得他!
他怕是要步了昨日钱太尉的前尘!
在听到身后罗青的这番话时,就连周丽云呼吸也是一窒。
她和所有人心中的想法一样。
罗青他不怕死吗?
敢在朝堂之上这般说大实话?
就算是她怼皇帝也只敢在所写书里暗讽,而他却当着满朝文武怼。
皇帝不要面子的吗?
周丽云这么一想,不由得有些佩服起了罗青,并觉得罗青不愧是翰林院的学生是个人才,有她当年的几分文人风骨了。
“天下人?不知罗翰林你所谓的天下人是谁?”
“是老朽?是群臣?还是你?”国师看向罗青冷笑道:“在老朽看来,我等修士亦或仙门亦是天下人!”
“我的意见,亦是仙门的意见,也亦是天下人的意见!”
话音刚落。
站在国师那头的臣子便义愤填膺开口道。
“还请罗翰林莫要胡闹!莱阳侯封王是顺民意,顺天意,陛下请下诏书!”
“罗翰林,你口中的天下人,莫非是你自己?”
“跳梁小丑,一自之见便敢在朝堂上出口成章,暗辱陛下讥讽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