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警

11.甲壳素

字体:16+-

下面是眯子讲的故事。

淮安市的洪泽湖,浩渺3000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里产龙虾。不是澳龙那种大龙虾,是通体深红的小龙虾。

洪泽湖里,还住着草民。洪泽湖里的“草民”不是书本上的那个“小民”“平民百姓”的意思,而是真正的以草为生的农民。大湖边和大湖的小岛上长芦苇,长蒲草。草民在夏季就会采芦苇与蒲草,编席子,编蒲包,以卖草席和蒲包的钱作为其一年的主要经济收入。

龙虾是芦苇和蒲草的天敌。它们繁殖快,对生长环境没有要求。它们一长大,就成群结队,用它们的大钳子,掐芦苇和蒲草吃。芦苇与蒲草在成群龙虾的祸害下,大片大片地死掉,草民们恨死了这些龙虾。但他们对龙虾很没有办法。淮安老一辈子人说,龙虾是日本人侵略中国时进行细菌战留下的东西,它什么都吃,包括腐尸,很脏的,是带着传染病的,谁吃谁死!因为有这种说法,淮安草民们对龙虾只能用手捉,用网网,捉到一群后就用碾子压死。可这些办法在龙虾惊人的繁殖能力和生长速度面前,很是苍白无力。

但有一天,对付小龙虾的办法突然就来了。

这一天,日本一个商贸代表团来到淮安。在考察洪泽湖资源时,日本友人看到了草民们在用碾子压龙虾,惊叫了起来了:天啊,这里有这么多的龙虾呀,我们找也找不到呢!

“这个龙虾能做什么用?”陪同的市外经贸委的同志问。

“龙虾肉能吃呀。更主要的是,龙虾壳能提炼出甲壳素呀。甲壳素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可以制作外科手术中缝内层脏器不需要拆下的线。它用处可多了。现在国际上的价格是每吨十万美元。甲壳素是我们株式会社从海里的虾婆壳中提取的,虾婆甲壳素的提取率为3%。而你们这里的这种小龙虾,提取率有13%呢。以后你们有甲壳素要出口,我们公司全部收购。”

说这话时,边上就站着看热闹的村民,村民中就有眯子。眯子大着胆子问:“这位外国叔叔,敢问甲壳素提取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话翻译过去,听见叫他“外国叔叔”,日本友人大笑起来:“工艺不难,把龙虾壳晒干,摊开,浇上醋酸,那时龙虾壳就会成为一个网状的东西,其他没用的东西就被醋酸溶掉了。再把网粉碎成粉就行了。小伙子,你有兴趣生产甲壳素?这是我的名片,我叫大本乔太郎,日本安德林医药株式会社社长。你以后生产出了甲壳素可以与我联系哟。”说着,递给了眯子一张名片,拍了拍他的肩膀走了。

回家后,眯子叫上伙伴毛有林、冯且山,一同捉了几十个龙虾来。眯子决定试验制作甲壳素。他找同伴来的意思是,他吃了龙虾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以报信叫救护车。

他们把龙虾认真洗干净了,再从家里拿来了一个小锅,把龙虾放了进去,并加了水。眯子怕把自己家污染了,所以在野外用石头支个炉灶,再把锅放在小灶上烧。

龙虾煮了足足有一小时,算算有细菌也该杀干净了。拿下锅,揭了盖,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

眯子一咬牙,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龙虾肉那个美呀,黄那个鲜呀,不亚于螃蟹。眯子吃了一只,再吃了第二只。然后众人看着他,足足等了一小时没有什么事发生。两个同伴也把手伸进锅里,各拎了一只龙虾啃了起来。

吃了龙虾,眯子把龙虾壳收集起来,在湖水里洗净了,摊在报纸上晒。抽这个工夫,他回了趟学校,向化学老师要了瓶醋酸。等到龙虾壳晒干了,摊开了,他把醋酸一点点浇了上去。

好臭。一股腐臭味弥漫开来,十分难闻。三个小伙伴们忍着,再细心均匀地洒醋酸。

醋酸洒完了,臭味散去了,奇迹出现了。一个个虾壳变成了一张张浅黄色的小网。他们收起了一张张龙虾壳网,回到家,用擀面杖把网细细地擀碎了。这时的粉末,竟是晶莹雪白的了。

眯子用小牛皮袋装了,让学校一位懂日文的老师帮着写了一封信,按照大本乔太郎名片上的地址,给寄了过去。

一个月后,大本乔太郎的秘书回信了。信上说,寄来的甲壳素化验过了,成色很好。大本董事长很重视这个项目,希望能合作。信中还附来了一个合作成立制药公司的合同样本。

眯子把这事告诉了村支书,村支书找了乡党委书记安虎,安虎马上成立一个乡镇企业,叫安德林制药有限公司。安书记召开了一个全乡乡村组三级干部会。在大会的主席台上,抬上了一大锅龙虾。安书记带头手抓了一只龙虾吃,再让干部轮流上台,每人抓了一个龙虾吃,让他们尝到了龙虾的鲜美,也打消了村民们吃龙虾就会死的担心。然后他让干部回去动员全乡的人民都来吃龙虾,再把虾壳送到公司来做甲壳素。然后,生产出了第一批十吨甲壳素。这批甲壳素出口给了日本安德林株式会社。日本安德林株式会社,不但以每吨十万美元收购,还按合作协议,汇来了第一批投资款。

一个中国的乡企,一下赚了一百万美元外汇,淮安市全市轰动。之后,中日合资的安德林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了,小龙虾也进入了淮安美食行列。地球人都知道这条规律的,世上的东西,凡是被人尤其是中国人看中列为食物的,很快就会供不应求的。淮安市,小龙虾之灾立即成了历史名词,小龙虾还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螃蟹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