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埋

3、下海

字體:16+-

黑樹國的村支書落選,黑承業也從公子哥的神壇跌落凡塵。小時候,娘老子待他嬌,親昵地喊他“承娃兒”,別人也就跟著喊“承娃兒”。及至他娶妻生子,鄉鄰們還是改不了口,一直稱他為“承娃兒”。

在種好自己的責任田之餘,都想開辟第三產業,多掙些錢,盡而搞活經濟。承娃兒沒有技術,又不會經商,眼看著單單指望自己那二畝地經濟也就越來越拮據。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畢竟人家曾經是幹部家庭,實力雄厚。還不至於到捉襟見肘的地步。

大多數農戶一到後秋裏,種罷小麥,進入冬季,農閑開始時,氣溫也越來越低,幾乎每天都是零下幾度。這個時候,農戶們便開始了他們傳統的粉條加工。這項技術,在百年前的老白坡已經存在。

春天或收罷麥,他們會種植大麵積的紅薯。到秋天,把紅薯收回家,磨成糊,然後,用特大的籮盛著,兌入清水過濾,把紅薯的澱粉給過濾出來。晾曬幹後,存儲到冬天,就用這些紅薯澱粉製作粉條、粉絲、粉皮。

隨著時代的發展,機器代替了人工,過去磨一千斤紅薯,最少得四個小時,用上了機器以後,或是柴油機作動力,或是以電為動力,幾千斤紅薯也就十幾分鍾就磨好了。用籮過濾澱粉,也用上機器。甚至連下粉條時,也用機器代替人工捶瓢。過去四五個棒勞力圍著粉盆,喊著號子和麵子,如今一架攪拌機就行了。科技解放了生產力。科技也是第一生產力。

從種紅薯到製作澱粉,到變成粉條,這需要幾個月時間。這其間,農人的艱辛可想而知。接下來出售粉條也是個挺麻煩的事情。

下粉條,一般是幾家農戶合作。幾家一口鍋,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團體。

承娃兒是兩手白捉,啥也不會。再說,當習慣了公子哥,如果那土地不是他自家的責任田,他理都懶得理,另外一個原因是,沒人和他聯合,又不會技術,又怕下力。況且,他爹當權時,得罪的人也確實夠多的。誰還願意搭理他?莊上人惱黑樹國,可又沒有什麽好法子,隻好用一些不入流的方法來整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