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之恋

第九十六章 决战牧野

字体:16+-

俗话说:“洞中一天,人间一年。”我在大峡谷里呆了这么长时间,可想而知,外面发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本来打算遵照狐仙的话,退出商周之争的历史舞台,带着叶子妲已她们回到那个湖心小岛,安安静静地过那种与世无争的太平日子,可我的两个兄弟和跟随了我久经沙场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将士们不依,就是妲已和天香也整日在我耳边吵。她们也想圆那王后嫔妃梦……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我这才真正领会了这句名言的含义。

这是明摆着的理,如果我就此退居山林水泽的话,那我身边的这些人的封候拜相梦王后嫔妃梦统统就化为了泡影……

实在没有办法,事情是我挑起来的,旗帜是我竖起的,可现在我却把大家搁在半道上,只顾自己安逸享受搂着心爱的女人躲进温柔之乡,这不是我弘南的风格。

我决定顺着这条道走下去,将来即使被我表哥打败了,真的如狐仙说的那样死无葬身之地,也无怨无悔。

一旦作出了这个决定,我们便再没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一路上快马加鞭回到朝歌。

然而,还不等我屁股坐稳,就传来快报说我表哥(姜子牙)率兵已经打到牧野了……我连忙招集所有兵马,亲自披挂上阵与之决战。

这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战场,关于这段史料我熟烂于心。

“公元前102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浩浩****东进伐商。

“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方国部落的部队会合。

“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方国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由孟津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折而东行,直指朝歌。周师沿途没有遇到商军的抵抗,所以开进非常顺利,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共约17万人,由自己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师。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

“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接着,武王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每前进六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齐,以稳住阵脚。严申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

“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

“他命令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

“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师作战。

“武王乘势猛烈冲杀敌军。

“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

“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

当我一字不漏地背完这段史料后,我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明知不可为而偏偏要为之,我不是天下第一大傻瓜又是什么,可是箭在弦不得不发,我别无选择……

此时此刻,我蓦然觉得自己全身**漾着一股英雄气!什么是英雄?不就是明知不可为,而偏偏要为之吗?!

我们谁都知道,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衰败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纣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动**不安,出现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混乱局面。

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西岐国势正如日当中、蒸蒸日上。

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姜子牙,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

其第一个步骤,就是翦商羽翼,对商都朝歌形成战略包围态势。

为此,文王首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相继征服犬戎、密须、阮、共等方国,消除了后顾之忧。

接着,组织军事力量向东发展,东渡黄河,先后翦灭黎、邘、崇等商室的重要属国,打开了进攻商都——朝歌的通路。

至此,周已处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态势,伐纣灭商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正在这关系微妙的节骨眼上,文王忽然逝世,世子姬发继位,也就是周武王。

武王继位后,破例没有改元,以示仍秉承文王之天命,继续利用商朝暂时无暇西顾的良机向东扩张。

公元前1048年,,武王出兵崤函,到中原与其他诸侯国会盟,史称“孟津会兵”。

“孟津会兵”时,武王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他出兵时,将文王的灵位摆在中军的战车上,自称“太子发”,说是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主。

到达盟津后,周军与诸侯进行了联合军事演习,其间祥瑞屡出,在渡黄河时,白鱼跃入武王舟中,据说象征商军落入武王之手,后来又有一道火焰化为赤鸟,飞到武王的营帐上鸣叫,又象征周德的昌盛。

后来,不少诸侯都建议武王乘机一举灭商。

武王却说:“你们不知道天命,现在还不到灭商的时候。”

于是各诸侯班师回国。

这回周武王姬发认为时机成熟了,亲自率兵来到牧野,还没有布完阵,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我表哥就带着将士们在雨中布阵。

刚布完阵天就圳出了微微曙色,武王在众军面前进行誓师时慷慨激昂地说:“俗话说,母鸡司晨,是家中的不幸。现在纣王只听信妇人之言,连祖宗的祭祀也废弃了。他不任用自己的王族兄弟,却让逃亡的奴隶担任要职,让他们去危害贵族,扰乱商国。今天,我姬发是执行上天命令,替天行道,剪除昏君,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的罪行,字字血,声声泪。

接着我表哥大声高呼:“杀进皇宫去,斩妖女,擒纣王!”

顿时,周军将士们士气大振,欢声雷动,响彻云霄。

不一会,天便大亮了,我派来阻截的军队阵形也渐渐显出轮廓。

本来斗志昂扬的本周将士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商军黑压压地,几乎要一直排到天边,一面面旗帜像森林一样一望无际。

俗话说,“瘦殆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商纣已经日暮途穷,大厦将倾,但只要我振臂一挥,跟着我送死当炮灰的还是大有人在。

何况,我在城里还囚禁了好几十万俘虏和奴隶,一旦武装起来,是一支不小的军事力量。

但我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水可以载舰载舟,也可以覆舟,那俘虏和奴隶武装起来可以对付敌人,也最容易受敌人的诱降,成为杀死自己的利箭。

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尤其是掌握武器的兵士,他们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你想让它去伤人,弄不好就会伤了自己。

这一仗我表哥至所以能取得胜利,并不是他的战术比我高明,关键是西岐长期正确运用“伐谋”、“伐交”策略的结果。它起到了争取人心,翦敌羽翼,麻痹对手,建立统一战线的积极效果。

我至所以没能取胜,是因为纣王长期以来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结果导致要死要活的战场上那些兵士和奴隶一起倒戈……这恶果让我吃了,我背负受敌,那固若金汤的防御阵地很快就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土崩瓦解……我纵然有天大有本事也是回天无术。

好了闲话少说还是说说当时的情况吧,话说我表哥领了武王之命,汇聚天下诸侯,共有八百,各处小诸侯不计,共合人马一百六十万,祭了宝 旗 ,一声炮响,整人马,望朝歌而来。

《封神榜》中有诗描写说: “征云迷远谷,杀气振遐方;刀枪如白雪,剑戟似堆霜。旌旗遮绿野,金鼓震空桑;刁斗传新令,时雨庆壶浆。军行如骤雨,马走似奔狼。”

安营扎寨后,我表哥传令,三军呐喊,放100响定营大炮。

守城军士,立即跑入午门,向我报告曰:“今天下诸侯,兵至城下,扎下行营,人马共有一百六十万,其锋不可当,请陛下定夺。”

这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我表哥和武王迟早总归是要来的,一旦来了我还是不免吃了一惊。随即命众官保驾,上城去看我表哥的阵容。

天哪,还真他妈的,天兵天将般的威风凛凛。

看,行营方正,威严整肃;长枪短剑如千条柳叶万斤冰鱼;彩旗飘飘,刀光闪灼。鼓进金退,喊声震天;画角幽幽,悄无声息。

这百万雄师竟如一个人一般,不得不对我表哥的练兵之术萧然起敬……